2016考研政治史綱建設史2
查看(42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5-12-12 13:13
樓主
專題二 社會主義建設初探時期
(一)中共八大 1.主要矛盾: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根本任務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3.三個建設:在經濟建設上,大會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在政治建設上,提出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使黨和政府的活動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執政黨建設上,強調要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水平,健全黨內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 4. “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二)《論十大關系》 1.基本方針:十大關系圍繞的基本方針,是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2.意義:《論十大關系》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 (三)《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1.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敵我矛盾用專政的方法。 2.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