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頻考點總結7
查看(402) 回復(0) |
|
|
發表于
樓主
7、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性質: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改革的全面性: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判斷改革得失成敗的標準: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革中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黨在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方面積累起來的經驗和主要原則: 第一,保持改革、發展、穩定在動態中的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 第三,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 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必要性: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國際,世界經濟可能陷入長期低迷,外需疲弱很可能常態化,經貿摩擦將進入高峰期。 國內,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制約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較多,對外開放面臨的風險增大,開放的層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怎么做: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1.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2.創新開放模式,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 3.堅持進口和出口并重; 4.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5.加快走出去步伐; 6.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