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級“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復試題(開卷)
查看(877) 回復(0) |
|
|
發表于
樓主
2003級“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復試題(開卷)
]一.混凝土結構部分(每題6分、共30分;涉及規范內容時,一律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1、 什么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應力重分布現象?試舉例說明(不少于3例、越多越好) 。 2、 什么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內力重分布?它與上題1的應力重分布有何聯系和區別? 3、為什么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有一定的錨固長度要求?試述梁的簡支支座、連續梁中間支座、中間層框架梁柱節點處梁受力鋼筋的錨固要求(不考慮抗震設計)? 4、承受軸向壓力設計值N和彎矩設計值M的矩形截面對稱配筋構件,當己知截面尺寸、材料強度、偏心距增大系數及內力設計值時,如何進行配筋計算?(試用流程圖表示步驟和公式、并作簡要說明) 。 5、在進行多層現澆框架設計時,若同一軸線上各層柱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強度均不變化,如何選擇柱的控制截面? 二.結構力學(各10分) 1、 力矩分配法為什么不能用于求解有側移剛架?試敘述其原因。 2、 試分析為什么力法只能用于求解超靜定結構,位移法卻既可以用于求解超靜定結構,也可以用于求解靜定結構。 3、 力法方程是依據位移協調條件列出的方程。那么,由力法解得的結果能否保證滿足平衡條件呢?為什么? 三.試判別下列說法正確與否,并簡要說明理由(共40分) 1.結構動力學 (1) 結構的自振頻率與結構阻尼有關 (6分) (2) 由于振型關于質量矩陣和剛度矩陣具有正交性,因此振型迭加法適用于一切線性多自由度體系的強迫振動 (6分) 2. 結構抗震設計 (3) 由于基本烈度介于小震烈度和大震烈度之間,因此其設防標準是結構可修復 (6分) (4) 抗震設計中應盡量避免強柱弱梁型框架結構,以使工程結構在大震烈度下具有最有利的屈服機制 (6分) (5) 在強烈地震干擾下,直接建造在Ⅰ類場地上的高層建筑結構比多層砌體結構更易遭受破壞 (6分) (6) 由于地震地面運動持續時間是影響工程結構地震反應的主要工程特征之一,因此對同一個工程結構而言,它所遭受的地震干擾的持續時間越長,則破壞越嚴重 (10分)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