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備考最后沖刺指導
查看(747) 回復(0) |
|
|
發表于
樓主
新浪教育訊 10月29日,北京新東方學校國內考試部周雷老師做客新浪,給正在沖刺的考研學子指導備考,以下是本次訪談實錄:
主持人婁雷: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新浪嘉賓聊天室,我是婁 視頻:新東方名師周雷談2011年考研沖刺 媒體來源:新浪教育 雷。2011年考研的步伐正在加快的向我們邁進,很多同學正在積極的準備考研。對于我們今年的考研的同學來說應該關注一些怎樣的問題呢?今天將會請到我們的老朋友北京新東方學校國內考試部的周雷老師跟我們大家交流,周老師先跟我們的同學打聲招呼。 周雷: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我是新東方的周雷,很高興又一次坐在新浪的嘉賓聊天室里跟主持人聊聊考研的話題。 主持人婁雷:前幾天有一條新聞,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今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較去年相比報名人數略有下調。很多專家分析今年考研的人數會比去年有增加,當然這是專家的一種觀點,您是如何分析今年的考研形勢? 周雷:因為前一陣公務員的國考報名剛剛結束,確實有這樣的數據顯示報名人數略有下降。這個問題要分析一下它的具體原因,比如說國家收緊了應屆畢業生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可能性,現在是明確要求兩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因為公務員考試大家也知道有時競爭也極其極其激烈,比如有些崗位可能錄取比例在千分之一,甚至四千分之一、五千分之一以上。因為在過去幾年這方面的報道比較多,很多同學看到這種報道以后對自己是否選擇公務員考試也會產生一定的懷疑,我個人認為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的下降,也是很多同學的一個理性的選擇,它和我們研究生考試的報名人數有關系,但是關系我個人認為并不明顯。 今年考研報名的最終確定人數還沒有下來,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我個人的一個判斷,即便是增加或者是減少都不會有一個大幅度的變化,還是會穩定在往年比較大的規模之上。即便是有調整,調整的上下比例也不會超過5%左右,可以說對大家的報名和考試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我們從歷史上來看,考研其實最高峰的時候、報名人數最多的時候、大家最瘋狂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個,現在一般選擇考研的同學基本上還是比較理性的,而公務員考試現在可以說是正是最瘋狂的時刻剛剛過去,今年這是一個信號,也許明年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還會再減少一點點,因為大家要回歸理性,最開始肯定一窩蜂想去考一下,后來發現考試錄取的概率很小,慢慢會回歸理性。具體2011年考研報名的形勢大家要看最后統計的數字,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其實全國到底有多少人考研究生,跟同學去選擇考研相關性不是特別大。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考研跟高考不一樣,它跟其它考試也都不太一樣,它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院校。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全國有多少人考跟你沒什么太大關系,更有關系的是針對你這個專業招生的情況到底有多少人考,這才是最關鍵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可能在下一步要稍微做一點點研究工作,或者是稍微去了解一點消息,是你所報考的院校、你所報考的專業大概的報考人數是多少,這樣的話你心里會有底,這樣可能對于你的考試幫助會更大一些。 主持人婁雷:周老師,很多同學其實在選擇考研的時候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同學是為了自己未來的深造和研究,我特別想做研究,所以我讀研究生是必經之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要是為了延緩就業,現在就業市場壓力也比較大,拿到一個高學歷對未來找工作或多或少會有幫助。但問題就來了,有很多同學在讀研過程中能力并沒有提升,只是多了一紙文憑或者學位而已,真正在找工作的時候他發現研究生學歷的人也很多,在研究生層次上的競爭也同樣激烈,他們在讀研期間究竟該如何規劃自己兩年也好、三年也好研究生的生涯,他們在學校里面應該怎樣做好準備呢? 周雷:婁雷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就我現在的觀察和判斷,以及了解同學們的一些情況,現在考研基本情況是二八開,有兩成的同學真正是沖著以后做研究深造去讀博士,甚至出國讀博,朝這個方向走的。剩下80%的同學其實都是為了就業,當然就業也分兩種情況。 這個本身來說我認為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國家的本科教育本身從專業設置,從培養的規模上來說,它還是有些欠缺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最近有一條教育新聞,我特意關注了一下,教育部列了本科專業的十個紅色專業,就業形勢非常不好,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和高職的十種紅色的專業。很多大家耳熟能詳覺得不錯的專業其實都已經列在這個專業里頭了,比如像英語、中文、新聞、國際貿易、計算機甚至像高職類的臨床醫學,都是屬于不好就業的情況。為什么會存在一個這樣的情況呢?我個人認為這跟我們國家高等教育制度本身的設置可能有一點點關系。比如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按臨床醫學和法律這兩個專業來說,大家知道基本上世界上普遍的高等教育比較成熟的國家,這兩個專業基本上是沒有本科的,臨床醫學和法律,本科階段是學不到的。為什么?因為它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所要求的你的知識層面遠遠不是你到18歲的時候,你剛剛高考畢業以后就能夠掌握的技能。實際上這些東西本身就是應該讀研究生的,像在美國也好,西方也好,包括還有很多其它一些國家,讀法律之類都是研究生之后才做的事情,而在我們國家推到本科畢業生身上,這也導致我們現在本科很多就業形勢不是特別樂觀。 剛才主持人說如果針對就業方向怎么去看上研究生這三年時間的規劃,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你到底興趣是在什么地方,你適合做什么樣的事情,你應該對自己有一個估價、評價。 第二,希望大家在研究生的階段做好專業技能方面和學術基本功方面的綜合培養。什么叫專業技能和學生基本功的綜合培養?比如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法律,像一些基本的法理、基本的哲學層面的東西你要去掌握,這是研究生要做的。另外一方面一些專業技能,上研究生以后,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社會實踐的機會,有時間多去做一些兼職的工作,哪怕人家給一點點錢,你去鍛煉一下,去接觸一下實際。通過這樣子雙方面的結合,研究生才能真正學得有價值,才會讓自己最后畢業的時候,在就業形勢上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最后的出路。 最后我要說一點,雖然現在研究生感覺很多,但是它相比本科生來說還值那么一點點錢。研究生的就業形勢不是特別樂觀,但是你要相比本科生,可能它就更不樂觀了。因為就現在我們接觸到的很多本科生基本上已經從事非常非常一般基礎的工作了,研究生可能還能稍微進行一點點有官吏色彩或者有協調能力的工作,這也是必然。我們隨著整個中國高等教育水平的發展,有的人可能說這是一種人才浪費也好,但是在西方這也很普遍,博士還有開出租車的。其實最后可能本科教育就是相當于一個全民性的素質教育,研究生可能才是培養專業能力方面的方向。其實國家已經很明確的看到了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到從去年開始,我們研究生已經進行了分類的培養方向的嘗試,所謂的學術性的碩士和專業性碩士,應用型的人才,把碩士也作為一種高級應用型人才進行培養,我個人認為在未來肯定是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主持人婁雷:正如您所說很多同學在讀研究生的過程當中可能也會為自己考慮很多,但是在本科過程中,比如像您說的就業情況,有很多同學會選擇逃離,在本科專業學這個專業確實不好找工作,希望通過研究生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或者是去尋找一個自己一生想從事的職業。高考可能給你做決策的機會并不多,因為形勢很嚴峻,有很多同學是調劑到某一個專業當中去,但是自己并不見得喜歡。但是考研的時候,這個選擇權更多決定在學生個人手里,報考某一個學校的某一個專業,當然結果有考上有考不上之分,但是專業是自己能夠把握住的。您怎么看待跨專業和跨大類的考生? 周雷:這是很普通的現象,所謂的雙跨是跨地區、跨專業的考生。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好事,首先通過四年本科的學習,很多同學已經了解到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興趣到底聚焦于什么方向,自己喜歡做什么,自己不喜歡做什么事情。另外一點,很多同學其實在做這種選擇的時候也不是說一窩蜂的,這個東西現在比較熱門我就去考這個,很多同學還是從自己實際的需求出發,我個人認為這很好。當然在考的時候確實有時候也會比較痛苦,因為很多專業課是需要重頭再學的,特別是現在基本上我們看到理工科來考文科的多一些,文科考理工科少一些,主要還是在于數學的問題上,因為很多同學比如說以前學語言類的,要去考一個管理類的研究生或者是經濟類的研究生,確實數學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前也沒有學過高等數學的課,學了以后學的也不是很扎實,這又牽扯到我們準備考研的時間表的問題上。現在有些高校甚至提倡大家從大二甚至大一就開始規劃考研的事情,大一可能規劃有點早,但是大二、大三的時候還是要想一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很多事情你在大學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每天就玩,打打游戲,當然每天的日子可能過得比較愉快,但是可能本科生畢業的時候會比較痛苦一些。還有一些同學事先未雨綢繆做了一些準備,也能考上,希望大家盡早的規劃、準備。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