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中國近代史試題
查看(1596)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9-14 15:37
樓主
一. 名詞解釋(每道題4分,共32分)
1.《虎門條約》 2.鄉官制度 3.發昌機器廠 4.幼童留美 5.“臺灣民主國” 6.《應詔統籌全局折》 7.國會請愿運動 8.中國科學社 二.簡要回答(每小題12分,共48分) 1.“拜上帝教”的特點及其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作用。 2.洋務派舉辦了哪些主要的官督商辦企業?官督商辦企業的特點是什么? 3.簡述戊戌維新時期思想文化的變化。 4.如何認識1905—1907年革命派和立憲派的論戰? 三.史料解析(共20分,其中第一題5分,第二題7分,第三題8分) 閱讀材料一,仔細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兩個問題: 弟事合肥三十年,從不爭牌子,合肥亦抑之使不得進。同患難而不能效指臂之力,可長太息也。湘鄉、益陽功業蓋天下,首在薦賢。今后洋務之難,不尤難于發捻軍務耶?南皮任洋務知人用人,可不比湘鄉、益陽耶?湘鄉用人,惟恐不能盡其用,絕無所謂限制之心;合肥用人,惟恐功為人居。此得人失人之不同也。 1. 文中“發捻軍務”所指何事? 2. 指出與合肥、湘鄉、益陽、南皮等地名相對應的歷史任務。 閱讀材料二,仔細閱讀下列材料,然后根據材料設計問題并結合史實予以分析: 鐵路之議其名曰官督商辦是民之事而主之以官也是于不宜合謀者而使之合謀也中國之官素未得民中國人民素累官府官有權而民無權官有勢而民無勢以無權者與有權者競則有權者勝無權者負矣以無勢者與有勢者爭則有勢者得而無勢者失矣理之不能有是而無非也事之不能有可而無否也而權勢不均則是者惟官得而是之民不得而是之也非者惟官得而非之民不得而非之也可者惟官得而可之民不得而可之也否者惟官得而否之民不得而否之也是非可否皆決于官則是鐵路而有利焉其利必先官而后民鐵路而不利焉則害必先民而后官。 閱讀材料三,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并給出正確標點: 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濟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豈非形器之末而睽渙取諸易象射御登諸六藝豈火輪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壺創自周禮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風力水力火力奪造化通神明無非竭耳目心思之力 四.論述題目(共50分,其中第一道題20分,第二道題30分) 1.結合史實評中國近代工業化進程中的傳統工業。 2.比較并分析晚清史上的幾次變法。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