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cs考研有感(非常詳細)
查看(1401)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10 00:40
樓主
初試篇
我是在07年4月上旬開始復習的 但由于本科課程比較多所以復習的時間非常有限 特別是期末時老師布置一個比較大的題目---電子商務題目:做一個網站----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搞定(因為html 和Dreamvweaver沒學過所以用了近兩個星期看書) 且暑期開始三個星期也要上課 所以真正放下心復習應該是在六月中旬吧 (1)專業課 我的復習資料有:華工網上掛出來的三年真題 嚴蔚敏版的數據結構課本 李春葆的數據結構習題與解析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 同時在網上買了中文版的現代操作系統 和黃欽勝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及其配套答案 本科時學過外文版的數據結構和湯子瀛的OS以及白中英的計組 但數據結構學得不好 所以復習時數據結構課本我看了兩遍(初看和精看各一遍) 李春葆的解答我認真看并做了一遍且在最后又重點看了其中的樹圖哈希和遞歸部分感覺李春葆的這本書不是很難 因為華工不給考綱我也不知道重點 所以除了我認為是重點的部分其它的也略看了下 湯的OS因為以前學過 模糊還知道個大概 所以看起來輕松點 三年試題看了下很多題不會做特別是OS題 數據結構的選擇題有些總覺得有兩個答案不知道選哪個 所以三年試題會做的我盡量做不會的拉倒 重要的是自己的基礎要打實了(插曲:三年試題中有一OS題考頁面調度算法CLOCK算法的思想 我當時就認為該算法08年一定不會考了因為在本科時老師對它沒有要求應該不重要且考過的題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應該不會再考的 所以沒有看 但08試題中卻真的出現了一模一樣的題 我暈 那八分題我也就只能眼睜睜地空著了-----對此我現在還耿耿于懷) 還有就是那個現代操作系統的書我買來看也沒看(當時認為每年在這本書上也就出一道十分左右的題 由于時間緊也就放棄了 現在想來放棄這本書還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它太厚了沒時間也沒耐心看啊但可惜了我那五十多快錢) 08試題中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那題(8分)外還有一題9分的關于磁盤的題我也沒有做 選擇題求數組元素地址那題也錯了 最后分數120+ -----沒出乎我的意料 (2)數學 從考研復習開始我就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數學上因為數學在考研中的分量實在太重了 我的數學復習資料:李永樂復習全書 兩本高教出版社的高數課本 同濟的線性代數及課后答案 浙大的概率統計及課后答案 恩波的歷年試題十套卷(只要十快錢) 首先聲明我是個慢性子做事也比較拖沓-----這也是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必須努力改正的缺點 在暑期我把高數看完并做完課后題 線代也看了些 九月分開學了我還在看概率 所以李永樂全書我是從十月一號才開始看的 當時時間非常緊李永樂的高數和線代部分我看了兩遍概率部分沒時間看了 概率我只啃本科課本和課后答案 十年真題是在十二月份開始做的每兩天一份但每次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張卷子 得分在100+到110+ ------慢性子的致命結果 這也就導致我在正式考試完后還空有總共十八分的線代題沒做 對了 我還買了恩波的沖刺8套卷可惜我連一眼都沒看過更不用說做了 總之 我的數學復習根本就缺乏計劃 有很大的隨性成分且重點不突出時間觀念也不強 其實課本不要啃得那么細關鍵是把復習全書給嚼細啰(但我覺得各種積分還是課本上講得詳細特別是引出每種積分時所用的背景對理解各種積分很有幫助)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真題當然也不能放過 還有就是要通過多做題有意識地提高做題速度我做題不多所以速度跟不上這也是我必須好好反省的 模擬題我做的就是李永樂復習全書的課后練習題 08試題中求區間的那題填空題錯了 選擇題好像也錯了一題 再加上十八分沒做的題 最后結果120+也是我預料中的成績 很慶幸 (3)政治 報了恩波的全程視頻班(它的宣傳上說現場報名可少交20元還有大禮包一個----里面其實都是些沒價值的小本本 所以我一時沖動現場報名并交了480 元 后來我的一個同學和其他人以團體的名義一起報班每人只要450 唉我怎么就不明白沖動是魔鬼的道理呢 給自己一個巴掌為了那多浪費的30快錢 ) 我的復習資料:恩波發的一大摞輔導書 + 本不必要買的陳先奎政治理論過關2000題(近50元) 恩波的輔導書除了那暑期強化班發的幾本基礎資料外它發的其它資料我百分之八九十沒看過或做過 哲學我常把它與一些現實聯系起來理解感覺還好上手 毛概就權當作歷史故事看(看完毛概我不由地越來越敬佩老毛一輩了 他們的很多思想確實牛B 無不透出嚴密的辯證思維以及實事求是的風格) 我認為哲學和毛概在以后生活學習中還是很有用處的 所以這兩門我學得比較有意思 這兩 門的基礎資料我看了大概有兩遍吧 政經雖然以后用不著但比較難所以我對它也認真看過 其中的一些重點我還多看了幾遍并認真分析過 剩下的其它科目由于時間緊我根本就沒時間去瞧考試時能吹的盡量吹就是了 呵 呵 陳的2000題中哲學、毛概 政經的選擇題做過一遍并對錯的題分析過 其它的問答題和選擇題空白 分析題做很少這直接導致我在考試中出現做大題時不知從哪些方面著手分析的窘境 政治題(相對來說)越來越簡單是大勢所趨 ----------我好像是聽網上這樣說 總之報不報班就看你的基礎以及時間了 我沒什么基礎且時間又被我搞得很緊所以就報了 可惜的是我花了大本錢買了那么一堆紙 ----利用率超低 但考出來的成績不是很差70+ (4) 英語 英語我不知道怎么說好 復習時就是沒按考綱的要求背單詞我都是隨性背 我喜歡翻字典并記些隨意踫到的單詞 看到哪 個單詞有意思就記哪個 背些亂七八糟的單詞 肯定的是不出幾天我會忘得差不多但就是喜歡翻字典 買了一本胡敏的考研英語核心詞匯筆記卻沒看一個星期就扔了-----其中的許多例句還是不錯的但我感覺就是沒有字典上的例句親切 總之單詞量我肯定不夠格 后來感覺這樣復習很危險所以就把恩波送的"大禮合"中的據說有三千五個考研單詞的單詞本看了三分之二左右 在九月分買了本張劍的歷年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 感覺很不錯的一本書 我對其中的最近十年的真題做過一遍但都做得不好后來我對著翻譯及其出題思路認真研究了幾年試題 做題中也記些生詞并在休息時把其中的一些文章當作美文來閱讀(奇怪的是我始終沒覺得大學英語課本中的文章是美文 這可能和老師成天讓我背課后生詞有關吧) 對于寫作 我買了本北文考研12句作文法 薄薄的的一本也就十一快錢(我不喜歡那種厚厚的讓人看一眼心就涼了半截的作文書)這本書的一個優點就是提供的模板結構簡單思路很明確像一本初中教材 我看了它的近幾年范文并模仿著寫了幾篇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模板了(注意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模板) 以后只要是看圖作文一律套用該模板(07年的六級作文雖然不是看圖作文我也把該模板適當變個形照樣套進去 最終我的六級居然考了比較高的分數) 總結一下了: 1.通過這次考研復習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毛病 這些毛病在以后還是要加以重視的 2. 復習也沒有計劃 這使我的復習比較亂沒有階段性 3.單詞背得不多 英語學習在研究生階段仍然應加強----英語也可能是飯碗嘛 4.在復習這漫長過程中幸好有好幾個兄弟一起奮戰 大家相互鼓勵 相互討論 不會覺得寂寞 復習累了就一起騎上自行車在黑暗的校園里轉悠聊天(這常常攪了黑暗中一對對情侶的好事) 或者一起去逛超市買些吃的喝的 逛逛書店 或者在某個角落里開個"群眾座談會"亂侃一通 那嘻嘻哈哈的場景至今令人難忘(zz)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