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問題集(二)
查看(1017) 回復(0) |
|
香爾滾姐姐
|
發表于 2014-09-18 22:33
樓主
26.畢業后在家復習沒工作,準備繼續復習明年考研究生,戶口轉回后怎樣保管?
為了考研后能順利通過復試并完成入學提檔,考生在回家復習期間應做好兩件事: (1)攜帶畢業證、派遣證(報到證)、戶口遷移證和家里的戶口本,到人才中心報到。 (2)在復習考研期間,要在市或區上的人才中心辦理檔案人事代理手續,因為將來考研復試時,學校要查閱考生的政審報告,而一旦考研成功,學校還要提取考生檔案,這里的政審報告和檔案都得由人才中心出具。 提醒注意的是:因為將來考研復試時,學校要查閱考生的政審報告,而一旦考研成功,學校還要提取考生檔案。所以,在家復習考研的考生須辦理檔案代理手續。 27.什么叫推薦免試?推薦免試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推薦免試讀研是指推薦免試研究生,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直接讀研的行為。推研的時間為大四上學期9月初到9月末。想要去自己滿意的地方,尤其是不推本系的,盡早準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7、8月亦不算早,大三下學期就開始聯系也是恰當的。 28.推薦免試有哪些條件? 一般有兩大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獲得母校推薦免試資格的全國重點大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北大、清華之類牛校的條件則更為苛刻。例如清華大學除上述兩條外還要求學生: ① 前三學年總評成績一般在年級前5%,或能夠在現就讀學校取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② 在學期間曾從事科技活動,并獲獎或表現突出; ③ 未受任何處分。 29.推研需要提交的材料是哪些? 一般需要提交如下材料: 1、申請表 2、各人陳述 3、專家推薦信 4、成績單 5、由申請者現所在學校教務處提供同意推薦免試的證明信,并加蓋公章 6、獲獎證書復印件、發表的學術論文等復印件 7、有的學校要求英語水平類證書(如四六級、托福、GRE等成績) 30.推薦免試有哪些注意事項? 推研四大注意事項 [一句衷告]:有疑問盡量直接電話詢問,或自己上官方網站查詢,這是得到真實性有保證的信息的最快最好的方法,四處發文求助往往是耽誤時間沒有結果的事情 注意事項 1、推研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備推研的資格 關于此資格的詳細說明,請及早聯系輔導員班主任,或者系里老師,具體要求可能每年會有變化,最終確定可能要待9月初開始推研才宣布。但是早問到以往的要求對于自己未來的考量是很有意義的。(不符合資格要求可以及早準備出國、工作、考研,早開始計劃決不是壞事) 2、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導師和方向 這個更是多早都可以進行的準備工作,現在各大學的網站都作的很好,都有各院系所任職教師的介紹,自己找感興趣的學校感興趣的方向仔細瀏覽,必能有所收獲,如此可以得到一個自己希望的目標(系或老師)的一個列表。 3、如何與老師聯系 到了這一步千萬不要猶豫,直接發email,甚至直接打電話也可以,詳細介紹自己的情況,表達自己對老師所研究的方向有興趣。詢問能不能考慮過去讀研等等,老師大都會非常熱情的及時回復郵件,如此會有進一步的聯系。這一步十分關鍵,秉著:膽大、心細、禮貌、廣撒網四原則行事。都嘗試了將來就不會后悔了 4、怎么推過去 如果聯系已經到很確定的地方,比如對方老師明確說愿意你跟其讀研,或者他表達你的情況推過去應該問題不大,或者建議你進行嘗試的。你也確實感興趣的話,那么在9月份自己學校進行推研的時候,按著自己學校要求的程序,(這個到時候班主任輔導員系里主管教師會告訴你的,有疑問立刻就問去詢問)。以及對方校、院系所要求的程序,比如送材料,面試時間等進行就可以了,如果有不止一個目標(一般都不止一個,否則不是真正目標明確的牛人就是……)。那么一定要仔細規劃安排自己的時間安排,萬一有沖突的也要仔細思考進行取舍。 31. 推薦免試的選拔程序是怎樣的? 先由應屆畢業生本人根據推免條件提出申請,學校組織評審委員會或工作組對申請人資格進行評審,確定推薦免試生名單;獲得本校的推免資格的畢業生,向研究生招生單位(本校或外單位)提出免試攻讀碩士學位復試申請;接收單位向申請人發出復試通知書;復試合格者,發給接收函。 需要注意的是: 1.推薦免試的高校,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高校,這些高校按規定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2.推薦免試人數是由教育部下達的,推薦名額不得作校際間調劑。 3.高校推薦辦法是由學校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的,既要看學生歷年的學習成績,又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業務能力及其他特長進行考查。 4.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接收本校推薦免試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本校推薦免試生總數的70%,其中西部高校及軍工、石油、農林、礦業、地質類高校要高一些,不超過80%;申報外校的推薦免試生所有證明材料,是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或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統一出具的,接收推薦免試生的信函由接收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統一發出。 5.各招生單位接收推薦免試生的專業,均應留有一定的名額用于招收參加統一考試的考生;為了保證招生計劃的順利執行,不允許已被接收的推薦免試生再參加統考。招生單位接收的推薦免試生必須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參加報名,未參加報名的視為自動放棄推薦免試資格。 32.已經獲得保送資格,可不可以保留資格,再去參加統考,考一所更好的學校? 不可以,對此,國家有明確規定,如果你想參加統考,就必須放棄保送資格,作為統考生參加全國統考,而且錄取時是有資格獲得公費名額的,前提是你的成績可以獲得公費。 33.在校期間受到過處分,對考研會不會有影響? 如果你所受處分沒有進入檔案,那么,你就不要傻乎乎的打電話到你報考的學校去問可不可以報考,只要沒進檔案,他們不會知道,如果進了檔案那么會對你的政審有一定影響,會不會影響到你的錄取,可能各個學校規定會不一樣,有些學校會影響錄取,有些學校也許不會,至于撤消處分,也要看情況的,如果你的處分已經入檔案了,就算是撤消了,檔案中也會有記錄的,如果你的處分在撤消前沒進入檔案,那么就沒有任何影響了。 34.假如被錄取,卻因種種原因不能當年入學,是否保留一年學籍? 普通高校有保留一年學籍的規定,要看學校的具體規定,例如中科院系統沒有。 35.碩-搏連讀,碩士讀下來要幾年?是否授予碩士學位,還是只允許讀搏? 所謂碩搏連讀是指2年碩士3年博士,最后以博士生畢業的5年連讀制,中途不得退學,更不能在中途作為碩士畢業。 36.考研政審的內容及形式是什么? 政審是為了保證入學新生政治素質而對復試考生進行的思想政治審查。思想政治審查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工作學習態度、職業道德、遵紀守法等方面。 政審工作可采取“派人外調”或“函調”的方式。函調的證明信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所在單位政治工作(或人事)部門加蓋印章。 37. 復試體檢時發現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陽”,但肝功能正常,然而還是拒絕錄取。但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看到《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修訂)》中明確規定,“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不予錄取”。既然國家已規定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為什么學校不遵守國家規定,還是要將這樣的考生拒之門外? 所謂“大三陽”主要指其中的e抗原陽性,病毒在體內復制自然傳染的可能就大些即所謂“會傳染”,所以對于e抗陽性的病人一般是要采取必要治療的,醫生也建議在有可能的傳染途徑中請病人注意!所以,如果你的e抗為陽性,還是先治好病再考研。 從政策上來講,因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陽”而拒絕錄取,學校的這種做法并不違反有關規定。因為你提到的《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修訂)》是主要針對高考錄取制定的體檢標準,而不是專為研究生招生錄取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在每年的高考招生錄取中必須嚴格遵照由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制定的體檢標準,不得另立標準。而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在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時,可參照普通高校在高考錄取中的體檢標準,即可參照《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修訂)》執行。 注意:這里是“參照執行”,而不是“遵照執行”。因此在研究生錄取體檢時,各招生單位可參照《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修訂)》,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考生的身體狀況做出要求。 這主要是考慮到研究生招生單位與普通高考招生單位不同,不只是高等院校,還包括一大批科研機構。不同性質的招生單位在招生、錄取、用人等方面情況不一,因此,對于研究生體檢標準究竟是全部參照普通高考體檢標準,還是部分參照,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確定。 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院校都不錄取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陽”,但肝功能正常的考生,關鍵是考生在決定報考哪所院校、何種專業之前,應當了解清楚所報考單位、專業對考生身體狀況有哪些具體要求,我們生科院是不考慮錄取的。 因此,建議你及所有準備報考研究生、在決定報考志愿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確知自己患有可能影響錄取的疾患時,必須向自己打算報考的招生單位及院系詢問清楚:該單位、該專業招不招收此類考生?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初試合格,但體檢不過關的慘痛遭遇。 38. 乙肝小三陽(肝功能正常)影不影響錄取? “小三陽”的存在有兩種情況: 一是表示乙肝病毒通過自身免疫的調節或抗病毒治療后,病毒復制減少或趨于靜止,身體沒有明顯不適,體力、食欲各方面和正常人一樣,肝功能系列檢查長期保持正常。這是一種好現象; 另一種情況是乙肝病毒變異所造成的結果,雖然是“小三陽”,但病毒復制依然持續,病情加重,有明顯的癥狀,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脹、肝區不適等,肝功能反復波動:轉氨酶,血清膽紅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是一種壞現象。 所以,“小三陽”如果肝功能正常就不影響錄取,反之,就要影響錄取了。 39.就讀研究生的途徑都有哪些呢? 國家統一考試注冊的研究生必須經過全國統一考試,而就讀碩士研究生的途徑相對而言要多一些,也靈活一些。 對于應屆本科畢業生而言,就讀研究生可以考慮的路主要是兩條:一是保研,二是考研。 40.研究生報考前該做些什么? 首先應該盡量向剛考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些老生請教,無論他們考上與否,都有一些經驗教訓值得你吸取,可以盡量減少大的、方向性的錯誤,同時,還可以請他們給你開列參考書單,免去你盲目找書的麻煩。參考書的好壞極其重要,否則不僅浪費時間,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其次還要關注新的招生簡章的指定參考書有無變化。另外就是盡快和你想讀的那個學校那個專業的在讀研究生聯系上,向他們請教一些考試的經驗,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錯。 41.報考時是從專業角度選擇學校,還是從學校的角度選擇專業? 在確定報考院校時,一般是先選定專業,再從專業的角度選擇學校。因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側重于學生的學術科研能力,是向高度專業化的過渡。考生報考時選擇的專業方向會在今后的學術研究中產生重大影響,并伴隨自己終身。 42.報考時選擇學校和專業應當注意那些問題? 選擇學校時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①學校的所在地; ②學校及其所辦專業在全國的競爭力; ③學校歷年的報考與招生情況; ④個人的實際情況; ⑤國家招生政策的變化。 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包括兩大系統,一是高等院校,二是專業研究單位。 高等院校大致分為幾個檔次: 第一類,名校。定位為國際知名的院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等。 第二類,重點高校,即34所自主劃院校。 第三類,“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屬的高校(除上面所提到的學校)。 選擇研究單位時主要參照自己的競爭實力,另外再結合其它一些因素,例如單位所在地等等。 選擇招生單位時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需完全了解招生單位以下情況: 1.學術 包括學術地位,國際地位,主要的教學方法,著名的學者、教授,專業范圍,各種學習、培訓的機會,圖書館、計算機設施等的配備情況,學業負擔是否沉重,競爭壓力等等。 2.就業 包括畢業分配去向,平均起始工資,就業計劃、準備簡歷與面試的技巧等方面的幫助,傳統上哪些公司在此招人等等。 3.生活質量 包括學校的地點、校園環境、地理位置,學生生活的情況等等。 4.費用 包括學費、生活費和獎學金、助學金的發放情況。 選擇專業時應當注意的五大因素: ①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 ②個人的興趣; ③該專業的歷年復試分數線和錄取比例; ④培養年限與學費標準; ⑤個人的實際情況。 43.報考碩士研究生一般需具備哪些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一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②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③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④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⑤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生。 (2)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4.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有哪些?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有政治、英語和兩門業務課,共四門,部分學科考兩門業務課改為專業綜合考試,共考三門。其中政治、英語是全國統考,復試科目則由招生單位自定。全國博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科目一般由外語(英語、日語、德語、俄語等)和兩門專業課組成,無全國統考,復試科目招生單位自定。 45.研究生入學考試形式和時間是怎么樣的? 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碩士生入學初試一般在春節前一周左右進行,全國統一命題,博士生入學初試時間則由招生單位自定,但在每年的上半年居多,有的招生單位一年組織春秋兩次入學考試。復試由各個學校自行組織,時間、形式不一。 46.什么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它和普通研究生有什么不同? 專業學位研究生又稱為特殊類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區別于一般意義上側重理論、學術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旨在針對一定的職業背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但大多只設置碩士一級。各級專業學位與對應的我國現行各級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專業學位的名稱表示為“XX(職業領域)碩士(學士、博士)專業學位”。專業學位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都有規定的考試科目,各專業學位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專業學位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體可以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由于攻讀方式不同,大多數專業學位教育只授予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另外,專業學位招生條件的最大特點是,要求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一般要求本科畢業,有的專業要求報考者具有學士學位。 47.研究生考試報名中的“單獨考試”是什么意思? 單獨考試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高等學校,為符合特定報名條件的在職人員單獨組織的考試,考試科目由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命題。 48.介紹幾種專業碩士? 對于已經工作的人而言,除了放棄工作報考研究生以外,還可以不脫產申請攻讀專業學位,以及申請單獨考試。 MBA: MBA(工商管理碩士)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MBA比較注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 MPA: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簡稱為 MPA,是一門綜合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體系。 法律碩士:法律碩士簡稱“法碩”,是為適應政法部門及社會對大批較高層次的應用型、復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而引進的。 49.研究生畢業問題 ①定向或委托培養碩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單位。 ②非定向和自籌經費碩士生畢業時采取畢業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或按照培養合同就業。招生單位及所在地省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50. 研究生的優勢有哪些? ● 更強的專業和科研能力 本科四年只是打基礎,真正的專業學習在研究生階段才開始。研究生階段通過系統而扎實的專業學習,與導師更為貼近的直接交流,以及不時的課題研究機會,能夠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一整套堅實的理論基礎。 ● 更高層次的社會關系積累 ① 研究生本身就是足以吸引關系的磁石。而且,相對本科生,一些工作機會也更愿意去找研究生以增加公司的光環; ② 研究生同學圈子本身就形成一張層次很高的人際資源網絡; ③ 通常情況下,導師多年積累的社會網絡可以為你所用。不僅在學術交流方面,更在就業方面。 ● 畢業時的就業優勢 ① 政策更寬松 很多大城市對于研究生的準入制度相對本科生寬松很多; ② 就業機會更多 通常工作招聘上面只招碩士學歷以上的占28%,只招本科的占11%,剩下的61%兼招研究生和本科生,而且一般研究生優先; ③ 就業層次更高 同樣的單位招聘,通常情況下提供給研究生的崗位一般都是部門主管、高級研究人才、管理人員等,而提供給本科生的崗位則往往只是文秘、銷售等簡單工作; ④ 待遇更為優厚 首先是薪金待遇;其次是福利待遇。為了爭奪人才,許多單位都給予研究生更好的住房待遇等; ⑤ 發展前景更好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都已制定相關政策,研究生在晉升、晉級等方面均要比本科生起點高、速度快;企業方面雖然沒有硬性政策,但出于爭奪人才的考慮,研究生也更被看重,發展前景也要更好。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