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15 相關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趙川,1967年9月22日生,女,漢族。1990年7月畢業于四川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同年分配到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現四川文理學院)物理系任教,2000年2月調到成都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任教至今。在兩校都從事計算機教學工作,先后教授過十幾門課程。1997年11月評為講師。
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在中國科技大學進修在職研究生,完成計算機應用專業學分。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在中科大計算機科學系作訪問學者,導師王煦法教授,研究方向為其聯想實驗室中的973計劃理論項目中的情感算法。
2005年11月評為副教授。
2007年評為碩士生導師。
2008年9月開始帶研究生。
2010年研究生共3人(每年級各一人)。方向自然語言理解。
一、教授過的課程
本科生(共計10門)
《模擬與數值電路》 《Pascal語言》 《Basic 語言》 《數據結構》
《Dos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原理》 《離散數學》 《網絡原理》
《人工智能》 《計算方法》
研究生(共計5門)
《組合數學》(學位課) 《形式語義》 《人工智能》 《模式識別》
《計算機科學導論》(學位課)
二、研究方向
智能科學,人工智能基礎,自然語言理解,泛邏輯,組合數學。
作為導師指導研究生的方向為:3個學生08級王園園,09級鄭雪和10級唐建做自然語言理解。王園園即將畢業,是我系第一個做自然語言理解的學生;一個將到來的11級學生希望做智能科學方向。這將是第一個做智能研究的學生。
三、學術論文
共計16篇。
四、參加的學術會議和學術活動
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共計19次,其中國際會議11次。
2001年12月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人工智能基礎專委會委員,2009年10月改選繼續為專委會委員。
五、科研課題
1.2000 - 02年“基于數學與數學理解的人工智能研究” 學校青年基金
2.2002-03年“人文主義精神在計算機教育與教學中的運用” 學院青年基金
3.2003- 04年 “形容詞的生成與理解系統” 學院青年基金
4.2004- 06年 “形容詞的生成與理解系統” 學校科研基金
5.2006 - 08年 “基于語義的自然語言理解系統” 學校科研基金
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題目是“相位理論的創建”是一個原創性基礎理論。2011年3月剛提交了申報書。 堅持計算機領域的理論研究并有穩定的原創成果,堅持在沒有路的地方走路,開創和形成較了完備的理論教學和研究方向。自2003年以來見證和積極參與了智能科學的誕生。參加國際交流,創立新理論。
六、演講
在原達州師范專科學校,現四川文理學院作過《科學的禮贊》等多個講座。2000年調到理工大學任教以來做過的講座如下:
《數學欣賞》2000年6月理工
《關于人工智能的駐思——跨學科思想探討》2002年4月理工研究生
《樂觀堅定而自信地起步》(2001年11月在中科大作訪問學者期間應合肥市霍山縣教委的邀請,給中小學校長做關于信息技術教育的報告)
《科學與真與美》2002年11月理工大樂山分院
《教育的意志》(受學校委托2004年4月16日代表學校在西南民族大學給分管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和班主任交流學生工作經驗)
《智能科學的使命》2004年7月 西北工業大學
《從人工智能到智能科學》2004年12月16日 理工
《文理交匯的點——自然語言理解》2005年12月15日 理工
《怎樣思考得更好——思考思考本身》2006年3月29日 成都電大
《新的整合——泛邏輯沿革》 2007年11月21日 理工
《文明新的黃金時代——由人工智能,復雜性和智能科學等簇生之新學科引領的》2009年5月26日 成都理工
《文明新的黃金時代》2009年10月7日 四川文理學院
《跨學科整合至文明新的黃金時代》 2009年11月27日 四川大學江安校區
《泰戈爾是如何走向世界》2010年9月25日 西南民族大學和Mihir教授一起講座,翻譯并組持交流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