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15 相關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龍訓榮:男,1967年10月生,重慶市銅梁縣人,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現任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工程系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礦床學及礦床地球化學研究。
1983.09-1986.07于重慶市銅梁縣第二中學讀高中;1986.09-1990.06于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礦產勘查系地質礦產勘查專業讀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1990.09-1993.06于成都理工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礦產系礦床學專業讀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3.07-至今,留校任教,其中,1995.11晉升講師,2000.12晉升副教授,2008.03-2010.12兼任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工程系實驗室主任。2000年獲成都理工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成都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2007年獲成都理工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面向大學生先后主講過《礦床學》、《礦床學研究方法》、《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非金屬礦產及其利用》、《礦權評估理論與實踐》、《礦產資源開發概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地球科學概論》等課程;面向碩士研究生主講《礦石學》和《礦產資源開發》等課程。
作為主研人員先后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10余項,如《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床的低溫成礦作用地球化學研究》、《薩瓦亞爾頓金礦成礦條件及東阿賴山成礦區靶區優選與評價》、《滇西新生代地幔流體作用的系列成礦效應》、《四川鄉城——稻城——得榮斑巖型銅礦找礦方向研究》、《四川中咱——得榮地區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研究》、《云南1∶5萬阿熱、小中甸、中村、東壩幅區域地質調查》,等等。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其中代表性著作有:
[1]西藏浪卡子金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礦床地質[J].2010(增刊)
[2]四川赤普鉛鋅礦床成礦模式[J].2010(增刊)(第二作者)
[3]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床容礦巖系沉積環境[J].地質與勘探.2010(6)(第二作者)
[4]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地質調查與研究[J].2010(2)(第二作者)
[5]GIS在地震應急基礎數據庫建設中的應用[J] .高原地震.2010(2)(第二作者)
[6]西藏洞中拉鉛鋅礦床成礦流體研究[J].地質與勘探.2010 (4)(第四作者)
[7]Liu Xianfan; Song Xiangfeng; Lu Qiuxian; Tao Zhuan; Long,Xunrong; Zhao Fufeng. 2009.Special Xenoliths in an Aegirine-Augite Syenite Porphyry in Liuhe, Yunnan, China: Discovery and Implications[J]. Aa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s Edition),83(2),258-265.
[8]云南六合霓輝正長斑巖中特殊包體巖石的發現及其意義[J].礦物學報.2007(3) (第五作者)
[9]地幔流體的交代作用——來自堿性正長巖及其深源巖石包體的證據[J].礦物巖石學雜志.2007(4) (第五作者)
[10]地幔流體在滇西富堿斑巖成巖成礦過程中的作用——地質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制約[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6 (4)(第五作者)
[11]滇西富堿斑巖及其中包體巖石的地幔流體交代作用特征[J].礦物巖石.2006 (4)(第五作者)
[12]云南金頂超大型鉛鋅礦床地幔流體成礦作用探討[J].礦床地質.2006(增刊) (第五作者)
[13]滇西富堿斑巖及其中包體巖石的深部地質過程探討[J].礦床地質.2006(增刊) (第五作者)
[14]地幔柱和地幔流體作用與攻深找盲應用研究[J].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5 (第三作者)
[15]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礦床中石英??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齡及其意義[J].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4 (1)(第三作者)
[16]新疆布隆金礦床的成礦特征與成礦時代[J].地質與勘探.2004 (5)(第三作者)
[17]薩瓦亞爾頓金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礦床地質.2002. (增刊)
[18]薩瓦亞爾頓金礦床的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義[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2 (3) (第四作者)
[19]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床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齡及其意義[J]. 礦物巖石. 2002 (3) (第二作者)
[20]薩瓦亞爾頓金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同位素組成[J].地質與資源. 2002 (3) (第四作者)
[21]西南天山穆龍套型金礦成礦條件及靶區優選與評價[M].地質出版社.2002. (第四作者)
[22]新疆薩瓦亞爾頓穆龍套型金礦床的確認及其意義[J].貴金屬地質. 2000 (3) (第三作者)
[23]西南天山薩瓦亞爾頓金礦床成礦地球化學特征[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0 (4)(第三作者)
[24]新疆薩瓦亞爾頓金礦床賦礦地層時代的重新厘定及其意義[J].科學通報.1999. (6) (第三作者)
[25]薩瓦亞爾頓穆龍套型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J].礦床地質(第六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集). 1998 (增刊)
[26]我國首例穆龍套型金礦床的發現[J].礦床地質. 1998 (增刊) (第三作者)
[27]薩瓦亞爾頓穆龍套金礦床構造控礦特征[J].礦床地質.1998 (增刊) (第三作者)
[28]赤普鉛鋅礦床成礦物理化學條件研究.四川地質學報[J].1997 (1)
[29]黝銅礦化學組成特征研究新進展.四川地質學報[J].1996 (3)
[30]決定區域成礦特點的因素淺析.四川地質學報[J].1996 (4)
[31]赤普鉛鋅礦床成礦物質來源研究[J].礦物巖石. 1996(3) (第二作者)
[32]四川赤普鉛鋅礦床含礦巖系的研究及在找礦評價中的意義[J].四川地質學報. 1995 (2)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