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15 相關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姓名:毛曉冬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地球科學學院
196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1984年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1999年9月,由國土資源部批準為研究員技術職稱任職資格;2007年,由四川省人事廳轉為教授職稱。
主要從事于沉積學、礦床地質學、區域成礦學、油氣儲層評價、固體礦產勘查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及勘探工程設計和施工。
1984年7月-2004年12月:國土資源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現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工作,先后主持和參加的科學研究工作包括:
[1]參加地質礦產部科技攻關項目“中國南嶺泥盆系層控礦床”、“華南泥盆紀巖相古地理及成礦作用”(1984年7月-1987年12月);
[2]主持地質礦產部科技攻關子課題“華南泥盆紀靈山-衡陽臺間盆地形成演化研究”(1986年-1988年),獲地質礦產部地質科技進步三等獎;
[3]參加地質礦產部科技攻關項目“武夷—云開典型成礦區礦產預測”、“云開典型礦集區金、銀、銅、鉛、鋅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靶區優選”(1996年-2000年);
[4]主持地質礦產部科技攻關子課題“廣東省高明-高要地區金銀銅鉛鋅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規律研究”(1998年-2000年);
[5]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華南成礦區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綜合研究”(2000年-2001年);
[6]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南嶺錫礦成礦規律綜合研究”(2002年);
[7]負責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南嶺錫礦成礦規律綜合研究”(2003年-2004年);
[8]負責中國地質調查局計劃項目“南嶺地區錫多金屬礦評價”(2003年-2004年);
[9]參加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張業明研究員負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制約海南島大地構造格局的南碧溝組構造地層問題”。
此外,先后參加過一些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1]Study on the Geological Setting and Mineralization of Cu-Pb-Zn Poly-Metal Deposits, North Guangdong(與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合作);
[2]Investigation on Palaeo-Magnetic Stratigraphy of Sinian to Cambrian in Yangtze Platform, Central China(與美國耶魯大學地質地球物理系合作);
[3]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Stratigraphy of Sinian to Cambrian in Southeastern Edge of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合作);
[4]Probe into the Accurate Boundary between Permian and Triassic and Bio-Extinction and its Isotopic Chronology in China(與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及美國伯克利同位素年代中心合作);
[5]The Geological Excursion cross Yangtze Platform to Central Orogenic Belt to Huabei Platform(與日本國大坂大學合作)。
2005年1月-至今: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勘查工程系工作;2007年由四川省人事廳轉為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教授職稱。在完成學校本科(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區域地質及礦產資源調查、勘查地質學、礦山地質學)、研究生(區域成礦學、礦床地球化學)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先后參與或負責承擔了一些國家級、省部級、礦業公司和石油公司的固體礦產及油氣資源調查的科學研究及勘探工程。
先后在自然科學進展、巖石礦物學雜志、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雜志發表文章20余篇。
電子郵箱:maoxiaodong@cdut.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