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6-01 相關院校:中北大學
博導姓名:李瑞琴
博導資料: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學科帶頭人
研究方向: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機械與機構的動態設計與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大型機械裝備中主動可控技術的基礎理論,等。
學科領域:機械設計及理論,工業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個人簡介:2008年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后出站;2004年獲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博士學位;1990年獲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碩士學位;1985年獲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學士學位。
1985年至今在中北大學從事機械工程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工作。2011年底被聘為中北大學“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學科帶頭人。2009年獲山西省教學名師稱號。2006年為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基金等評審專家,第8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英國先進制造技術、機械設計等期刊審稿人。
目前指導博士生3名、碩士生11名。講授研究生課程:現代機械設計、科技英語寫作與英文科研論文等。
主要論著教學科研:
(1)簡述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1項,橫向課題3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7篇,出版著作及教材7部。2011年科研成果“復雜機電系統方案求解理論與方法”獲得山西省自然科學獎(負責人)。2008年教學研究成果“機械原理及設計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負責人)。2013年承辦第十屆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國際會議(2013.7.8-12)。。
(2)代表性的成果
獲獎:
[1] 科研成果,“復雜機電系統方案求解理論與方法”,2011年獲得山西省自然科學獎,排名第一。
[2] 教學研究成果,“機械原理及設計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08年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發表論文:
[1] 科研成果,“復雜機電系統方案求解理論與方法”,2011年獲得山西省自然科學獎,排名第一。
[2] 教學研究成果,“機械原理及設計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08年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發表論文:
[1] Rui-qin Li, Jian S. Dai. Workspace atlas and stroke analysis of seven-bar mechanisms with the translation-output.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2, 47(1): 117-134(SCI收錄)
[2] Li RuiQin, Xiao DengHong, Jian S Dai. Orientation angle rotatability of planar serial n-link manipulators.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0, 53(6): 1620-1637(SCI收錄)
[3] Li RuiQin, Jian S Dai. Study on orientation angle workspaces of planar serial three-link manipulator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4): 975-985(SCI收錄)
[4] Li RuiQin, Jian S Dai. Crank Conditions and rotatability of 3-RRR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12): 3601-3612(SCI收錄)
[5] Rui-qin Li, Jian S Dai. Workspace Rule of Variation of Seven- Bar mechanisms with Various Translational Outputs. Proceedings of the ASME/IFToM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s and Robots, London, 2009: 78-82(EI收錄)
[6] LI Rui-qin, ZOU Hui-jun. A New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Method to Support Conceptual Design of Mechatronic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5, 25(7-8): 619-627(SCI收錄)
主要論著:
[1]李瑞琴編著. 現代機械概念設計與應用.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10
[2]李瑞琴主編. 機械原理(第二版).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1.6
[3]李瑞琴編著. 機構系統創新設計.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4
(3)目前主要在研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多自由度混合驅動型可控機構設計理論與應用研究”,Study on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DOF Hybrid-driven Type Controllable Mechanism,項目編號: 51275486
[2]主持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名稱“復雜機械裝備系統概念設計理論與方法”,Theory and Method on Conceptual Design of Complex Mechanical Equipment System,項目編號:2011142011000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