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6-29 相關院校:渤海大學
吳志穎,1963年出生,錦州人,1985畢業于錦州師范學院(現渤海大學)物理系,1989年攻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98年在首都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訪學一年后,開始講授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方面的課程,并于2004年成為該方向碩士生導師,2008年畢業于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獲得稀有金屬冶金專業博士學位,F為渤海大學數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渤海大學數理學院副院長兼物理系主任,教學委員會副主任,遼寧省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多年來一直從事基礎物理教學和稀土綠色冶金工藝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獲評遼寧省教學名師。
教學方面先后主講了《力學》、《電磁學》、《基礎物理》、《物理學史》、《科學技術寫作》等本科生課程和《物理教育研究》、《物理實驗設計與研究》、《物理學史與中學物理教學》等研究生課程。主持遼寧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項;主持和參與渤海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6項;榮獲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04年和2007年兩次被評為渤海大學教學骨干;主編出版教材3部,主持和參與遼寧省精品課1門,渤海大學精品課3門;發表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十余篇。
科研方面主要從事稀土冶金方面的研究,曾先后參與了富鑭稀土硅鐵合金的研制項目(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2002102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頭稀土的CaO分解產物在HCl-H3cit中的化學反應機理和反應礦物全組分研究》(50574031)的實驗研究工作。為解決含氟稀土精礦焙燒過程中氟逸出的問題,提出添加一定量的CaO-NaCl-CaCl2助劑混合焙燒的方法抑制氟的逸出,并采用氣相色譜、X射線衍射等技術測量焙燒氣體中的氟總量、逸出率、添加助劑前后混合稀土精礦的分解率以及焙燒產物的物相組成等等,為混合型稀土精礦的低能耗、清潔處理工藝研究提供了依據,目前為止,已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近十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此外,主持和參與教育部、遼寧省教育廳、科技廳等項目6項。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