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2-27 相關院校:合肥工業大學
姓 名:唐益明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82
最終學位:博士
畢業學校:合肥工業大學
從事專業:聚類、模糊系統、圖像處理、情感計算 職 務碩士生導師
所屬院系: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所屬科室(研究所):情感計算與先進智能機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職 稱副研究員
聯系方式
辦公電話:0551-62901383
E-mail:tym109@sina.com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號,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郵 編:230009
簡歷概述:
合肥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碩士生導師。
中國計算機學會 協同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機器學習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 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
2015年模糊邏輯與智能計算學術研討會 組織委員會主席。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IEEE會員。
情感計算與先進智能機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的骨干成員。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審稿人: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nformation Sciences,Signal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計算機學報,自動化學報。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作為骨干成員參與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現已發表(或錄用)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
代表性論著
[1] Yiming Tang, Xiaoping Liu(劉曉平).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of (1, 2, 2) type.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SCI, EI)
[2] Yiming Tang, Fuji Ren(任福繼). Variable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algorithm of fuzzy inferenc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5. (SCI)
[3] 唐益明, 劉曉平. 二值命題邏輯的無損求解. 計算機學報, 2013. (EI)
總體情況:
唐益明,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器學習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IEEE會員。2011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導師:劉曉平,中科院百人計劃,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有博士后經歷(合作導師:任福繼,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自2016年12月起,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阿爾伯塔大學)開始Visiting Professor工作。
目前在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涉及機器學習(聚類)、圖像處理、模糊系統、情感計算、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并成為情感計算與先進智能機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的骨干成員。
2015年8月,作為組織委員會主席成功舉辦“2015年模糊邏輯與智能計算學術研討會(CCF會議編號:CCF-TC-15-05R)”。(具體情形見網頁: http://ci.hfut.edu.cn/index/cont/aid/8401 ; http://news.hfut.edu.cn/show-28-27921-1.html ; http://news.hfut.edu.cn/show-1-27996-1.html)。
現已發表(或錄用)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部,獲國家軟件著作權登記5項,申報發明專利2項。獲第二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獎一等獎、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進步獎三等獎、第八屆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2項)、中國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專業委員會第15屆年會“優秀學生論文”獎、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合肥工業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合肥工業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創新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
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資助項目(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橫向項目等多項項目。
其他個人主頁:
http://baike.baidu.com/view/8646024.htm
http://orcid.org/0000-0002-0917-2277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聚類
作為無監督機器學習的典型方法,主要面向聚類的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其在大數據、圖像處理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開展研究。
2)模糊邏輯與系統
圍繞模糊推理、模糊邏輯、模糊系統等的理論及其應用進行探究。
3)圖像處理
針對圖像質量評價、圖像去噪、圖像分割、圖像分類與識別等關鍵問題開展理論與應用研究。
4)情感計算
以模糊理論為基礎,圍繞情感模糊建模、情感識別等科學問題進行研究與開發工作。
5)計算機輔助設計
圍繞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協同設計、創新理論開展研究。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直接經費62萬,2017/01-2020/12,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24萬,2013/01-2015/12,主持。
[3]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5萬,2014/07-2016/12,主持。
[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5萬,2012/12-2016/12,主持。
[5]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8萬,2015/01-2016/12,主持。
[6] 合肥工業大學青年教師創新項目,5萬,2012/07-2013/12,主持。
[7] 合肥工業大學博士專項科研資助基金項目,2萬,2013/01-2013/12,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50萬,2015/01-2019/12,參與。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項目,直接經費260萬,2017/01-2020/12,參與。
[10]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資助項目(863計劃),464萬,2012/01-2014/12, 參與。
教學工作
講授本科生課程《編譯原理》、《軟件工程》等。
目前已指導本科畢業設計20余名。
當前已經指導碩士生4名、工程碩士生5名。
歡迎有讀研意向的同學與我聯系,優先選擇電子郵件的方式:tym109@sina.com
科研獲獎:
1) 第二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獎一等獎
2) 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進步獎三等獎
3) 第八屆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論文名稱:Symmetric implicational method of fuzzy reasoning. 發表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4) 第八屆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論文名稱: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for fuzzy reasoning and fuzzy controller. 發表刊物: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5) 在中國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專業委員會第15屆年會(2010年)中,投稿論文“基于R0算子的FMT-泛三I算法的還原性”獲“優秀學生論文”獎。
6)在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2008年)中,投稿論文“基于物元網絡法的創新推理研究”獲“優秀論文”獎。
7)獲2011年度合肥工業大學“優秀畢業生”。
8)獲2008年度合肥工業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9)獲2008年度合肥工業大學“優秀畢業生”。
學術兼職:
1) 2015年模糊邏輯與智能計算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主席 (http://ci.hfut.edu.cn/index/cont/aid/8401;http://news.hfut.edu.cn/show-1-27996-1.html)
2)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
3) 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
4) 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 委員
5)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器學習專業委員會 通訊委員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
7)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8) 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學術會議(CCSCW)2015程序委員會委員
9) 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學術會議(CCSCW)2016程序委員會委員
10) CRSSC-CWI-CGrC 2015程序委員會委員
11) CRSSC-CWI-CGrC 2016程序委員會委員
12) 第十五屆中國機器學習會議(CCML 2015),圖像及視頻處理分會場主席
13) The 7th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NLPKE 2011, 在日本召開)國際會議的Session Chair。
14)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高級會員
15)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
16) IEEE會員
審稿專家:
1)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SCI)
2) Information Sciences (SCI)
3)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SCI)
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Theore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SCI)
6) Signal Processing (SCI)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SCI)
8) 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SCI)
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Big Data Engineering (IScIDE)
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SKD)
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 Applications
12) 計算機學報
13) 自動化學報
14) 計算機應用
15)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
16) 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CSCW)學術會議
17) CRSSC-CWI-CGrC學術會議
主要論著
[1]Yiming Tang, Fuji Ren(任福繼). Variable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Inference for R- and S-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16, 15 (5): 1235–1264. (SCI)
[2]Yiming Tang, Fuji Ren(任福繼). Variable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algorithm of fuzzy inferenc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5, 28(4): 1885–1897. (SCI)
[3] Yiming Tang, Fuji Ren(任福繼).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for fuzzy reasoning and fuzzy controller. 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2013, 10 (5): 1-24. (SCI)
[4]Yiming Tang, Xuezhi Yang. Symmetric implicational method of fuzzy reas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2013, 54(8): 1034-1048.(SCI,EI)
[5] Xiaoping Liu(劉曉平), Yiming Tang, et al. A form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discussion for problem-solving.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2, 21(3): 453-459. (電子學報英文版,SCI,EI)
[6] Yiming Tang, Fuji Ren(任福繼), et al.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α-universal triple I restriction method of (1, 2, 2) typ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2, 23(4): 560-573. (SCI,EI)
[7] Yiming Tang, Xiaoping Liu(劉曉平).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of (1, 2, 2) type.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59(6): 1965-1984. (SCI, EI)
[8] Yiming Tang, Fuji Ren, et al. Reverse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of (1,1,2) type for the Lukasiewicz im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Nov, 2011, Tokushima,Japan, pp. 23-30. (EI)
[9] Yiming Tang, Fuji Ren, et al. Reversibility of FMT-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Based on IL Operator. 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2011, 11 (12): 2763-2766.
[10] Yiming Tang, Xiaoping Liu. Task partition for function tree according to innovative functional reason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SCWD 2008,China, pp.189-195. (EI, ISTP)
[11] 唐益明, 劉曉平. 二值命題邏輯的無損求解. 計算機學報, 2013, 36(5): 1097-1114. (EI)
[12] 唐益明, 劉曉平. 功能樹的EFVM求解算法.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2010, 22(9):1578-1586. (EI)
[13] 劉曉平, 唐益明, 等. 概念設計中基于擴展功能矩陣的功能求解方法.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2007, 19(12): 1610-1617.(EI)
[14] 劉曉平, 唐益明, 鄭利平. 復雜系統與復雜系統仿真研究綜述. 系統仿真學報, 2008, 20(23): 6303-6315. (EI)
[15] 唐益明, 劉曉平. 與或非功能樹的無損簡化策略. 圖學學報, 2013, 34(1): 31-40.
[16] 唐益明. FMT-泛三I算法的約束度理論. 模糊系統與數學, 2012, 26(5): 13-20.
[17] 唐益明, 劉曉平. 與或功能樹的無損簡化方法. 圖學學報, 2012, 33(3): 34-40.
[18] 唐益明, 劉曉平. 與或非功能樹的功能集族求解方法. 工程圖學學報, 2011, 32(1): 143-147.
[19] 唐益明,劉曉平. 基于R0算子的FMT-泛三I算法的還原性. 中國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委員會第15屆年會,南京,2010: 83-87 (該會議的“優秀學生論文”,該屆會議僅評出3篇優秀學生論文).
[20] 唐益明, 等. 基于物元網絡法的創新推理研究. 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8: 763-766. (該會議的“優秀論文”).
[21] 唐益明。(1,2,2)型異蘊涵泛三I算法及其應用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ISBN 978-7-5650-2842-7。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