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4-17 相關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陸朝陽
單位: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號
郵編:230026
電話:+86-551-3607511
個人主頁:http://quantum.ustc.edu.cn/member/homepage.php?uid=15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陸朝陽,男,1982年11月出生,浙江東陽人,九三學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11年初,他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博士答辯后,未做一刻停留,隨即回國組建固態量子光學實驗室,致力于發展和國家信息安全密切相關的量子信息技術,28歲成為中國科大最年輕的教授。
他回國后潛心于科研工作,成果多次入選我國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國際物理學年度突破”(這是中國本土的成果第一次入選該榮譽)、和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光學重大進展”。2015年,他和導師潘建偉等一起獲得了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一、 初露鋒芒劍橋深造
陸朝陽于2000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后,他被保送進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師從潘建偉教授從事光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工作,表現出了卓越的科研創新能力。24歲的他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六光子糾纏“薛定諤貓態”和“簇態”,刷新了光量子糾纏的兩項世界記錄。該工作隨后入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同年,陸朝陽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實現了量子大數分解算法,成果被美國物理學會以“量子計算的突破”專題報道,并入選了教育部評選的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開展科學研究需要有更廣闊的視野,為了發展可實用化的量子信息技術,2008年,陸朝陽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固態量子光學的研究。博士期間,陸朝陽以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單電子自旋的實時量子躍遷和非破壞性測量,為固態量子計算解決了一個基礎性難題,成果發表在《自然》上并被哈佛大學Lukin教授高度評價。陸朝陽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博士論文和答辯,同時,還入選了競爭異常激烈的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青年研究員(入選比例不到1%)。
二、 雄鷹展翅勇攀高峰
感受到量子信息在通信安全和計算能力方面的潛在重大應用,博士答辯一結束,陸朝陽隨即回國,希望把量子信息技術做大做強,為國家所用。在潘建偉院士的宏觀部署下,年輕的研究團隊向世界勁旅發起挑戰,完成了一系列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突破。
在多光子糾纏和光學量子計算領域,2012年,團隊打破之前的六光子記錄,首次實現八光子糾纏,繼續在多光子糾纏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利用領先的多光子操縱技術,陸朝陽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利用量子計算解決大數據問題的實驗探索,分別于2013年和2015年首次成功實現快速求解線性方程組和量子機器學習的量子算法。
在可擴展固態量子計算方面,陸朝陽等首創脈沖共振熒光技術,克服了十多年來阻礙單光子源品質的瓶頸問題,實現了國際上最高品質的高效率單光子源;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連接了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系列工作使我國在固態光學量子調控這個新領域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
三、 利劍出鞘世界之巔
利用自主發展起來的高性能單光子源,陸朝陽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超越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和晶體管計算機的量子模擬原型機。這是量子計算科學近30年發展史中,第一次在實驗室真正造出光量子器件和經典計算機在某些特定問題方面同臺競賽。在這方面的工作被美國物理學會、英國物理學會、《自然》等廣泛關注,并入選了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光學重大進展”。
在量子通信方面,陸朝陽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單光子多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打破了國際學術界18年以來只能傳輸基本粒子單一自由度的局限,為發展可擴展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工作是歷史上中國本土完成的科學成果首次入選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國際物理學年度突破榜首。
由于在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領域的先驅性和系統性貢獻,潘建偉和陸朝陽等應邀在國際物理學界最權威的綜述性評論期刊《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題為“多光子糾纏和干涉度量學”的長篇綜述論文。這是中國科學家在該期刊上的第一篇實驗綜述論文。
四、 碩果累累社會責任
陸朝陽已在《自然》及其子刊、《近代物理評論》、《美國科學院院刊》、《物理評論快報》這些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了40余篇論文,先后入選了中組部首批青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美國光學學會會士,獲得了安徽青年五四獎章、上海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等榮譽。
在繁忙的科研之余,陸朝陽也熱心科普報告等公益活動和社會責任。例如,他擔任了美國光學學會量子計算和通信技術組主席、國際量子通信與計算學會執委會委員、中組部****聯誼會數理組副組長、上海市青聯委員、浦東新區政協委員;承辦了首屆九三學社青年社員“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論壇;撰寫的“丹心灼灼照國,科技熠熠興邦”文章入選《紀念九三學社創建70周年演講征文集》;為各地政府單位、高科技企業、大中小學生受邀做關于量子物理和量子技術的科普報告四十余次,受眾一萬余人,并受到廣泛好評。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量子計算
2、多光子糾纏
3、基于半導體量子點電子自旋的光學操縱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