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4-21 相關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朱俊發
單位: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地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郵編:230029
電話:+86-551-63602064
個人主頁:http://staff.ustc.edu.cn/~jfzhu
實驗室介紹:http://staff.ustc.edu.cn/~jfzhu/home.html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9/1989-7/1993 安徽大學化學系 本科生
9/1993-1/199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 碩士研究生
3/1996-12/199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 博士研究生
1/1999-3/2000 中國科技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博士后
5/2000-5/2001InstituteofExperimentalPhysics,
UniversityofLinz,Linz,Austria,
博士后
6/2001-9/2003 PhysikalisherChemieII,Universityof
Erlangen-Nurnberg,Erlangen,Germany, Wiss.Mitarbiter
10/2003-11/2006 DepartmentofChemistry,Universityof
Washington,Seattle,WA,USA. ActingInstructor
12/2006-至今 中國科技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研究員百人計劃
7/2007-10/2007DepartmentofChemistry,Universityof
Washington,Seattle,WA,USA.Visitingprofessor
7/2008-8/2008DepartmentofChemistry,Universityof
Washington,Seattle,WA,USA.Visitingprofessor
7/2010-8/2010PhysikalisherChemieII,Universityof
Erlangen-Nurnberg,Erlangen,Germany,Visitingprofessor
曾獲教育部2007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支持,2008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目前是國際ICSO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StructuresofSurfaces)顧問委員會成員(AdvisoryCommittee),SurfaceScience雜志顧問編委(AdvisoryEditorialBoard);主要開展表面化學與催化、薄膜功能材料和有機光電器件表面與界面結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CSNano,Chem.Commun.和Carbon等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七十余篇。自2006年12月回國以來,負責和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方向性項目和科技部“973”計劃等10余項科研項目。同時,總體負責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催化與表面科學實驗站和光電子能譜實驗線站的建設、開放運行和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表面物理與化學
2、同步輻射應用
3、納米材料與催化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