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4-24 相關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和平
單位: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實驗室
郵編:230026
電話:+86-551-63601665
個人主頁:http://sklfs.ustc.edu.cn/yjdw/201107/t20110707_115683.html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熱安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城市公共安全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合肥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火災科學》編輯部主編,火災與應急科技應用研發中心主任,航空航天火災安全研究所所長。
1987年6月在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6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流體力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5年6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獲博士學位。
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安全科學與工程組)成員、全國專業學位安全工程工程領域教育協作組副組長、高等學校消防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等學校安全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亞太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理事、中國消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中國航空學會飛機防火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校園安全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商業消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省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副理事長、安徽省消防協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
主要從事火災風險評估與性能化防火設計、重大工程火災防控技術基礎及應用、航空航天火災防控技術研究及應用等方向研究工作。
發展了火災風險評估技術,實現了火災風險的量化及動態評估;建立了典型建筑材料的起火、燃燒和蔓延模型;發展了基于物聯網的交通樞紐綜合體的火災監測監控技術;發展出國際先進的復雜條件下的受限空間水霧滅火優化設計技術;研發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交通樞紐綜合體火災防控關鍵技術;創新了飛機發動機艙、貨艙等特殊場所火警探測及滅火模擬驗證技術等。
主持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和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飛機防火相關研究項目4項,國家大劇院、2008北京奧運會場館和國家博物館等國家重大工程的火災風險評估與性能化防火設計項目23項;承擔了國家973計劃項目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和基金重點項目5項,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項目課題3項等。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00多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9項,參與編撰專著、教材3部。
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8次,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排名第三)、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排名第三)、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次(排名第三)、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次(排名第四)、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排名第一)。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火災風險評估
2、航空航天火災防控技術
3、高性能防火保溫材料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