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南京大學 2017-05-19 相關院校:南京大學
符淙斌,男,氣候學家,瑞典哥德堡大學名譽博士,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院長,“氣候變化”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科學指導委員會主任。196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氣象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芬蘭科學與人文院外籍院士。
曾任國際太平洋科學協會(PSA)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長期從事氣候和全球變化研究,是最早參與國際全球變化科學領域開拓工作的中國學者之一,先后在一系列相關的國際組織,如國際科聯(ICSU)執行局、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亞太全球變化研究網絡(APN)、國際氣候變化委員會(ICCL)等擔任科學委員會成員。2003-2014年擔任季風亞洲全球變化區域集成研究(MARIS)科學委員會主席。發起并主持亞洲區域模式比較計劃(RMIPI/II)和CEOP半干旱區研究計劃(2005-2010)。歷任973項目“我國生存環境演變和北方干旱化趨勢預測研究”以及“北方干旱化和人類適應”首席科學家。
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溫廓線劃分厄爾尼諾的思想和方法,被國外稱為“符DF廓線”;系統研究了氣候變化和氣候突變,發現20世紀20年代南亞季風的突然增強與全球迅速增暖是同步發生的;應用模擬研究發現大范圍植被覆蓋狀況變化可對區域氣候乃至季風環流產生明顯影響;領導建立的區域環境系統模式研究,被國際上譽為全球變化區域響應研究的一個范例。曾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二等獎,自然科學三等獎等共4項。作為第一完成人,其成果“東亞季風氣候—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研究”獲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