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辦答疑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10-12 相關院校: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2018年研究生招生問答
問1:請介紹一下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基本情況。
答:武漢科技大學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學校辦學歷史可溯源至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898年創辦的工藝學堂,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學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碩士授權點單位,1998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目前,學校擁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2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各類在校研究生5000余人。
問2:請介紹一下貴校2018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和2017年研究生招生情況。
答:1.招生人數:2018年,我校擬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4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00余人,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我校實際招生人數為準。自2017年起,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增設了“退伍大學生士兵”專項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
2.復試線:近幾年,我校各專業復試分數線基本上為國家線。
3.報錄比:2017年,我校共錄取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80余人,報考和錄取比例約為2.2:1。
4.學制:我校研究生學制3 年(社會工作專業學制2 年),學習年限一般為2.5~5年。
5.學費: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費:8000元/人·年,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社會工作、項目管理、藝術專業學費標準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費標準以湖北省物價局審批為準。博士研究生學費:10000元/人·年。
問3:請問貴校獎助體系是如何設置的?
答:為了激勵研究生潛心學習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獎助體系。獎助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取得學校研究生學籍、基本學制年限內、無固定工資收入且人事檔案完全轉入我校的全日制非在職研究生。
(一)國家獎學金:博士研究生:30000元/生·年,碩士研究生:20000元/生·年。
(二)新生獎學金:研究生新生獎學金用于獎勵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優秀全日制研究生新生,一等20000元/生,二等7000元/生。(推免生全覆蓋)。
推免生可優先申請碩博連讀,經學校審核同意后,按照“本-碩-博”貫通模式培養,本科階段可修讀研究生課程并享受學校5000元資助,取得碩士學籍后一次性發放。
(三)學業獎學金:
1.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覆蓋面為100%,標準為18000元/生·年。
2.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年級覆蓋面100%,一等學業獎學金為8000元/生·年,二等學業獎學金為4000元/生·年,三等學業獎學金2000元/生·年。二、三年級實行動態調整,一等學業獎學金為12000元/生·年,二等學業獎學金為8000元/生·年,三等學業獎學金為4000元/生·年。
(四)助學金
1.研究生國家助學金:博士研究生為13000元/生·年,碩士研究生為6000元/生·年。
2.研究生學校助學金:在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學校另外安排經費資助全日制非在職博士研究生,標準為8000元/生·年(其中導師科研經費補助不低于6000元/生·年)。
3.“三助”崗位助學金:學校設立“三助”崗位助學金,用于資助研究生從事“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標準一般不低于500元/生·月。具體按照《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三助”工作實施暫行辦法》規定執行。
(五)社會獎學金:學校設有“許家印”、“科力生”、“鈮鋼”、“濮耐”、“首安”等社會公益獎學金,特等獎學金最高為10000元/人,一等獎學金最高為5000元/人,二等獎學金最高為3000元/人。
上述各類獎助辦法具體按照武漢科技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問4:請問貴校學科建設情況如何?
答: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構建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管、醫、文、經、法、哲、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科體系,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學校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5個省級重點學科;在2013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高校學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礦業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分別位列全國高校第6位、第7位,10個一級學科全國高校排名前50名;15個一級學科排名居省屬高校第一位。2015年,我校獲批建設2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學校立項建設6個學科交叉創新團隊,著重培養創新型人才。
問5:請簡要介紹一下貴校人才隊伍情況。
答:我校擁有雙聘院士8人,國家“****”創新人才6人、“長江學者”1人、“****配套引智工程”項目9項,“國家杰青”1人,湖北省“百人計劃”10人,國家及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29人。目前,學校有碩士研究生導師 70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50余人。
問6:貴校有哪些科研平臺?
答:我校為研究生教育搭建了多層次、多方向的良好科研學術平臺:建有湖北省屬高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有湖北省屬高校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擁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科研基地、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聯合)、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3月,學校成立了四個校級重點科研平臺:大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研究院、深度信息融合研究院。
問7:近幾年,貴校取得哪些科研成果?
答:近五年,學校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0余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獎120余項;獲得17項國家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
問8:貴校研究生就業情況如何?
答:近年來,我校研究生教育實施精品人才培養戰略,研究生就業形勢良好,畢業研究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供不應求。近三年,博士畢業生就業率100%,碩士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7%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畢業研究生到世界財富500強企業、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的畢業生比例達到65%以上,每年有70%以上的畢業生在副省級城市就業。畢業研究生簽約薪酬逐年增加,2016屆畢業研究生年薪最高者超過30萬元。學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