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考研復試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03-12 相關院校:北京大學
一、組織管理
我院成立復試與錄取領導小組,由學院主管領導任組長,各專業負責人為小組成員。
各專業(或方向)成立不少于5人專家復試小組,每一小組設組長一名、秘書一名,負責復試記錄以及協調安排相關事宜。
二、復試規則
1.復試分數線
單科:政治50分,外語50分,業務課一90分,業務課二90分
總分: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310分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310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310分
2.成績權重:初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
3.外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4.總成績計算公式:總成績=50%×初試各門總成績/5+復試成績(百分制)×50%;
5.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60分及格,不及格的考生不予錄取。各專業擬錄取名單根據專業招生名額依總成績名次錄取。
6.未按期參加復試者,視為自動放棄復試和錄取資格,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7.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科內及學科之間接受相互調劑。
三、復試安排
電子學系復試工作安排
1.量子電子學研究所(量子電子學)
時間:3月16日上午8:30
地點:理科2號樓2334室
2.現代通信研究所(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號處理)
時間:3月16日下午13:00
地點:理科2號樓2420室
3.物理電子學研究所(物理電子學)
時間:3月18日上午9:00
地點:理科2號樓超凈室會議室
4.應用電子學研究所(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時間:3月19日上午9:00
地點:理科2號樓2544室
微納電子學系復試工作安排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時間:3月16日上午8:30
地點:微納電子大廈103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和智能科學系碩士生復試工作安排
報考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均要求參加上機考試。上機考試不合格者不能進入后續的復試環節。
(一)上機考試
時間:3月16日上午8:30-11:30
地點:理科1號樓1235N室
考試對象:具有復試資格的考生
憑復試通知書和身份證入場,遲到15分鐘不得進入考場。
計算機上機考試練習網址:
http://poj.grids.cn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
上機環境:
系統:Win10
IDE:VS2017,VC6,Dev-C++,CodeBlocks,EclipseC++/Java
編譯器:Mingw
文本編輯器:Notepad++,gvim,SublimeText3
詞典:有道離線版
(二)專業面試
計算機系第一組:
時間:3月17日上午8:00
地點:理科1號樓1331室
計算機系第二組:
時間:3月17日下午13:30
地點:理科1號樓1322N室
計算機系第三組:
時間:3月18日上午8:30
地點:計算機所106報告廳
計算機系第四組:
時間:3月19日上午9:00
地點:理科1號樓1816室
計算機系第五組:
時間:3月19日下午13:00
地點:理科1號樓1501室
計算機系第六組:
時間:3月19日下午13:00
地點:理科5號樓410室
注:計算機系的分組名單見復試通知書。
智能科學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時間:3月16日下午14:00
地點:理科二號樓2111室
四、資格審查:
1.資格審查時請統考和強軍計劃的考生按以下順序提供如下材料:
1)報名登記表;
2)北京大學2018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個人陳述(下載路徑:在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碩士招生-普通招考);
3)正式成績單(須加蓋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或單位人事部門公章);
4)可以證明自身研究潛能的各種材料;
5)提供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或學生證)原件和復印件;
6)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7)準考證。
注:所有材料復印件都用A4紙。
2.考生應對提交全部報考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對于申報虛假或不準確的材料及其它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我校將取消其復試資格;如已取得入學資格或學籍,我校將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3.未按期到我校參加復試者,視為自動放棄復試和錄取資格,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五、注意事項:
1.復試期間食宿及交通費用自理。
2.看到本通知后,請進入復試名單的考生務必于2018年3月12日上午8:00前在以下網址https://www.wjx.top/jq/21128570.aspx回復是否參加復試。未回復者視為放棄復試資格。
3.復試費繳納方式:3月12-15日期間請登錄北京大學統一收費平臺(網址:CWSF.PKU.EDU.CN),通過微信、支付寶或網銀自主繳費。復試費100元/人。登錄用戶名及密碼以收到的短信為準。
4.領取《復試通知書》
持準考證和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北京大學理科一號樓1120室領取。
時間:3月15日14:00-16:00。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2018年3月9日
附件:復試名單
序號
|
考生編號
|
姓名
|
考試
方式 |
報考專業
|
政治
成績 |
外語
成績 |
業務
課1 |
業務
課2 |
總分
|
備注
|
1
|
100018000480245
|
孫鵬鯤
|
統考
|
物理電子學
|
69
|
72
|
131
|
115
|
387
|
|
2
|
110120180200865
|
洪德麟
|
申請
|
物理電子學
|
臺灣
|
|||||
3
|
110120180200576
|
陳貞諦
|
申請
|
電路與系統
|
臺灣
|
|||||
4
|
110120180200847
|
鍾上佐
|
申請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臺灣
|
|||||
5
|
100018000480217
|
李棟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72
|
77
|
117
|
117
|
383
|
|
6
|
100018000480219
|
張瀚尊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6
|
64
|
123
|
124
|
377
|
|
7
|
100018000480281
|
劉云飛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73
|
70
|
112
|
121
|
376
|
|
8
|
100018000480274
|
史文彬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5
|
65
|
128
|
115
|
373
|
|
9
|
100018000480006
|
韓笑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6
|
71
|
132
|
99
|
368
|
|
10
|
100018000480346
|
周劍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3
|
64
|
113
|
127
|
367
|
|
11
|
100018000480172
|
王彬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60
|
114
|
131
|
366
|
|
12
|
100018000480005
|
程楷立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72
|
107
|
121
|
361
|
|
13
|
100018000480234
|
馬鴻悅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50
|
80
|
122
|
104
|
356
|
|
14
|
100018000480397
|
周大中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68
|
124
|
102
|
355
|
|
15
|
100018000480237
|
李云鐸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72
|
65
|
91
|
120
|
348
|
|
16
|
100018000480200
|
劉天天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4
|
67
|
108
|
106
|
345
|
|
17
|
100018000480201
|
朱星達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55
|
63
|
116
|
110
|
344
|
|
18
|
100018000480401
|
楊星辰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67
|
92
|
123
|
343
|
|
19
|
100018000480218
|
任亞金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3
|
60
|
97
|
119
|
339
|
|
20
|
100018000480337
|
霍嘉麗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4
|
51
|
108
|
113
|
336
|
|
21
|
100018000480395
|
時堅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9
|
63
|
92
|
111
|
335
|
|
22
|
100018000480381
|
張清棟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69
|
101
|
103
|
334
|
|
23
|
100018000480004
|
安國成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1
|
54
|
98
|
113
|
326
|
|
24
|
100018000480323
|
閆小威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52
|
53
|
107
|
112
|
324
|
|
25
|
100018000480369
|
張博文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60
|
54
|
103
|
107
|
324
|
|
26
|
100018000480007
|
李昊洋
|
統考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59
|
56
|
107
|
91
|
313
|
|
27
|
110120180200087
|
卓姿廷
|
申請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臺灣
|
|||||
28
|
110120180200274
|
王俊懿
|
申請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臺灣
|
|||||
29
|
110120180200541
|
李家嘉
|
申請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臺灣
|
|||||
30
|
100018000480239
|
熊擇正
|
統考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63
|
72
|
118
|
126
|
379
|
|
31
|
100018000480413
|
鄭朝宇
|
統考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68
|
62
|
130
|
102
|
362
|
|
32
|
100018000480230
|
吳玉龍
|
統考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63
|
57
|
111
|
126
|
357
|
|
33
|
100018000480167
|
楊伯威
|
統考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57
|
67
|
99
|
128
|
351
|
|
34
|
100018000480017
|
張政
|
強軍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73
|
66
|
66
|
90
|
295
|
強軍計劃
|
35
|
110120180201327
|
魏啟勛
|
申請
|
電子科學與技術(量子電子學)
|
臺灣
|
|||||
36
|
100018000480376
|
王巖
|
統考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4
|
67
|
126
|
118
|
375
|
|
37
|
100018000480272
|
榮旭
|
統考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5
|
64
|
113
|
106
|
348
|
|
38
|
100018000480018
|
程壡汀
|
統考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0
|
78
|
90
|
111
|
339
|
|
39
|
100018000480314
|
閆程建
|
統考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4
|
63
|
95
|
107
|
329
|
|
40
|
100018000480380
|
張丁凡
|
統考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4
|
61
|
96
|
98
|
319
|
|
41
|
100018000480035
|
張輝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78
|
91
|
109
|
113
|
391
|
強軍計劃
|
42
|
100018000480026
|
孫嘉航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52
|
69
|
97
|
105
|
323
|
強軍計劃
|
43
|
100018000480036
|
張楠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1
|
76
|
96
|
90
|
323
|
強軍計劃
|
44
|
100018000480019
|
郝文淵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66
|
94
|
70
|
91
|
321
|
強軍計劃
|
45
|
100018000480031
|
徐開明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71
|
75
|
86
|
72
|
304
|
強軍計劃
|
46
|
100018000480034
|
曾衛益
|
強軍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58
|
65
|
77
|
67
|
267
|
強軍計劃
|
47
|
100018000480042
|
李真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58
|
73
|
125
|
117
|
373
|
|
48
|
100018000480040
|
關賀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66
|
64
|
111
|
117
|
358
|
|
49
|
100018000480044
|
馬兵文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67
|
69
|
114
|
107
|
357
|
|
50
|
100018000480194
|
蔚昕朋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53
|
72
|
111
|
112
|
348
|
|
51
|
100018000480339
|
楊釗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71
|
72
|
105
|
100
|
348
|
|
52
|
100018000480411
|
張磊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64
|
61
|
111
|
111
|
347
|
|
53
|
100018000480222
|
張文燁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58
|
62
|
119
|
101
|
340
|
|
54
|
100018000480197
|
李延松
|
統考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56
|
57
|
107
|
105
|
325
|
|
55
|
100018000480046
|
夏宇
|
強軍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55
|
84
|
82
|
68
|
289
|
強軍計劃
|
56
|
110120180200517
|
何冠緯
|
申請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臺灣
|
|||||
57
|
110120180200725
|
伍煒怡
|
申請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澳門
|
|||||
58
|
100018000480322
|
張林昊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76
|
81
|
111
|
126
|
394
|
|
59
|
100018000480078
|
吳文浩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3
|
79
|
122
|
122
|
386
|
|
60
|
100018000480224
|
黃菊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74
|
125
|
100
|
365
|
|
61
|
100018000480051
|
陳鈞吾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4
|
64
|
119
|
121
|
358
|
|
62
|
100018000480284
|
倪江楓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3
|
65
|
122
|
106
|
356
|
|
63
|
100018000480356
|
宋璟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8
|
63
|
123
|
102
|
356
|
|
64
|
100018000480285
|
陶星臣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1
|
80
|
116
|
96
|
353
|
|
65
|
100018000480068
|
孫路暢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5
|
64
|
118
|
112
|
349
|
|
66
|
100018000480050
|
白越然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0
|
63
|
120
|
105
|
348
|
|
67
|
100018000480374
|
何穎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1
|
57
|
114
|
113
|
345
|
|
68
|
100018000480246
|
李菠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4
|
75
|
104
|
96
|
339
|
|
69
|
100018000480353
|
呂黃兵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66
|
112
|
95
|
339
|
|
70
|
100018000480371
|
向鵬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9
|
58
|
114
|
108
|
339
|
|
71
|
100018000480195
|
喬小河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6
|
64
|
112
|
105
|
337
|
|
72
|
100018000480071
|
王超洋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70
|
111
|
90
|
337
|
|
73
|
100018000480084
|
張明壟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1
|
73
|
108
|
94
|
336
|
|
74
|
100018000480276
|
俞志君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6
|
69
|
104
|
106
|
335
|
|
75
|
100018000480263
|
徐軍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8
|
60
|
100
|
103
|
331
|
|
76
|
100018000480248
|
錢幸生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6
|
55
|
109
|
110
|
330
|
|
77
|
100018000480053
|
馮立磊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8
|
57
|
106
|
96
|
327
|
|
78
|
100018000480367
|
郭嘉蒙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3
|
55
|
102
|
105
|
325
|
|
79
|
100018000480072
|
王超逸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5
|
78
|
90
|
90
|
323
|
|
80
|
100018000480171
|
劉香凝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3
|
65
|
103
|
90
|
321
|
|
81
|
100018000480057
|
黃澤宇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50
|
63
|
94
|
105
|
312
|
|
82
|
100018000480070
|
孫文奇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4
|
58
|
99
|
90
|
311
|
|
83
|
100018000480258
|
陳家豪
|
統考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55
|
99
|
90
|
310
|
|
84
|
100018000480081
|
閆文添
|
強軍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70
|
86
|
120
|
95
|
371
|
強軍計劃
|
85
|
100018000480074
|
王牌
|
強軍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71
|
80
|
107
|
95
|
353
|
強軍計劃
|
86
|
100018000480087
|
周躍
|
強軍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75
|
81
|
123
|
67
|
346
|
強軍計劃
|
87
|
100018000480079
|
吳欣
|
強軍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77
|
75
|
74
|
292
|
強軍計劃
|
88
|
100018000480076
|
魏祎
|
強軍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66
|
80
|
58
|
83
|
287
|
強軍計劃
|
89
|
110120180201119
|
蔡淙崴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0
|
110120180200869
|
郭翊慶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1
|
110120180200958
|
何憶琳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2
|
110120180200075
|
黃子峰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澳門
|
|||||
93
|
110120180200967
|
黃令傑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4
|
110120180201003
|
蘇裕勝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5
|
110120180200877
|
熊祖玲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6
|
110120180201287
|
葉佐賢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7
|
110120180200204
|
應思平
|
申請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臺灣
|
|||||
98
|
100018000480202
|
孫一镕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72
|
79
|
109
|
119
|
379
|
|
99
|
100018000480109
|
唐樹森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71
|
70
|
120
|
113
|
374
|
|
100
|
100018000480096
|
高月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3
|
73
|
110
|
117
|
363
|
|
101
|
100018000480329
|
高潔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1
|
73
|
119
|
106
|
359
|
|
102
|
100018000480406
|
田福奎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3
|
72
|
128
|
96
|
359
|
|
103
|
100018000480277
|
吳盛園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8
|
75
|
108
|
100
|
351
|
|
104
|
100018000480249
|
蔣超亞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70
|
60
|
110
|
110
|
350
|
|
105
|
100018000480241
|
郭德聞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55
|
77
|
113
|
93
|
338
|
|
106
|
100018000480193
|
劉杰
|
統考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56
|
56
|
115
|
105
|
332
|
|
107
|
100018000480113
|
楊光偉
|
強軍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8
|
80
|
100
|
79
|
327
|
強軍計劃
|
108
|
100018000480115
|
張碧璇
|
強軍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51
|
88
|
75
|
63
|
277
|
強軍計劃
|
109
|
100018000480118
|
趙德預
|
強軍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63
|
75
|
73
|
66
|
277
|
強軍計劃
|
110
|
110120180200954
|
蔡宏基
|
申請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香港
|
|||||
111
|
110120180201022
|
林紀宏
|
申請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臺灣
|
|||||
112
|
110120180200724
|
林子恒
|
申請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臺灣
|
|||||
113
|
110120180200816
|
于孟萱
|
申請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臺灣
|
|||||
114
|
100018000480394
|
李培鑫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9
|
72
|
123
|
112
|
376
|
|
115
|
100018000480140
|
林晶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72
|
69
|
110
|
124
|
375
|
|
116
|
100018000480407
|
彭晗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71
|
71
|
120
|
111
|
373
|
|
117
|
100018000480227
|
袁逸凡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4
|
65
|
130
|
114
|
373
|
|
118
|
100018000480243
|
高述琪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1
|
81
|
116
|
113
|
371
|
|
119
|
100018000480165
|
張志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0
|
63
|
122
|
126
|
371
|
|
120
|
100018000480131
|
黃浪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0
|
70
|
110
|
124
|
364
|
|
121
|
100018000480173
|
劉昀達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59
|
51
|
112
|
121
|
343
|
|
122
|
100018000480149
|
湯旋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4
|
65
|
109
|
99
|
337
|
|
123
|
100018000480378
|
韓東辰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3
|
64
|
97
|
106
|
330
|
|
124
|
100018000480225
|
賀曄庭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1
|
63
|
102
|
98
|
324
|
|
125
|
100018000480199
|
黃勤龍
|
統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62
|
56
|
114
|
90
|
322
|
|
126
|
110120180200110
|
周冠宇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27
|
110120180200193
|
周姸秀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28
|
110120180200598
|
顏維慶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29
|
110120180200649
|
趙崇輝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澳門
|
|||||
130
|
110120180200728
|
吳冠勳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31
|
110120180201081
|
吳佾勳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32
|
110120180201118
|
鄭宇辰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33
|
110120180201223
|
孫丕建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臺灣
|
|||||
134
|
110120180201424
|
陳昭偉
|
申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