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貴州大學林學院 2018-06-11 相關院校: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林學院研究生導師楊章旗介紹如下:
楊章旗,男,1964年生,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級高工,現任所長。
辦公電話 0771-2319866
電子郵件 yangzhangqi@163.com
招生學科方向
學科方向1 森林培育
學科方向2 林木遺傳育種
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
從事松類遺傳改良、栽培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
2014年以來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注明主持或參與、項目來源、項目名稱、項目研究起止時間)
(1)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南亞熱帶馬尾松高產脂及材脂兼用林培育技術研究”子專題(2015BAD09B0102-2),起止年限2015年04月—2019年12月。
(2)主持國家林業局“948”項目“南亞松優良種質資源及培育技術引進”(2011-4-34),起止年限2011年01月—2015年12月。
(3)主持“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廣西馬尾松二代育種技術研究與示范”子專題(2012BAD01B0202-04),起止年限2012年01月—2016年12月。
(4)主持“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廣西國外松高世代育種和種苗繁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子專題(2012BAD01B0203-04),起止年限2012年01月—2016年12月。
(5)主持廣西地方標準“馬尾松速生豐產林標準”(2015-0208),起止年限2015年01月—2016年12月。
(6)主持廣西地方標準“馬尾松種子園營建技術規程”(2015-0211),起止年限2015年01月—2016年12月。
(7)主持自治區科技廳項目“松樹種質資源庫建設”(桂科能14123006-30),起止年限2014年01月—2016年12月。
(8)主持國家林業局項目“松韻授權新品種轉化應用”(2014-XPC-04),起止年限2014年01月—2016年06月。
(9)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馬尾松高產脂形狀候選基因挖掘與關聯分析研究”(31560216),起止年限2016年01月—2019年12月。
(10)參加自治區科技廳項目“拉雅松、大明松、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種質資源收集與繁育研究”(桂科能1598025-43),起止年限2015年01月—2019年12月。
(11)參加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馬尾松種子園交配系統對子代遺傳穩定性影響研究”(2014GXNSFBA118078),起止年限2014年06月—2017年06月。
2012年以來主要發表學術論著(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稱、發表時間、期卷頁碼)
(1)楊章旗,黃永利,覃開展,韋元榮.馬尾松速生良種‘廣西南寧市林科所馬尾松初級無性系種子園種子’,林業科學,2014,50(3):151.
(2)楊章旗.馬尾松不同年齡產脂量及松香組分分析.林業科學,2014,50(6):143-151.
(3)楊章旗,李巨仲,唐朝強,韋元榮.速生松樹良種‘廣西藤縣大芒界馬尾松初級無性系種子園種子’,林業科學,2014,50(10):26.
(4)楊章旗,馮源恒,吳東山.細葉云南松天然種源林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廣西植物,2014,34(1)10-14.
(5)楊章旗.馬尾松木材化學組分的遺傳變異研究.福建林學院學報,2012,32(2):33-37.
(6)徐慧蘭,顏培棟,唐生森,韋鈞翔,楊章旗*.采脂處理對濕地松幼齡林生長和材性的影響.森林與環境學報,2016,36(2):252-256.
(7)陳虎,楊章旗*,譚健暉,馮源恒等.馬尾松PmFT1基因克隆及對花發育的影響,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5,34(4):806-812.
(8)陳新華,楊章旗*,段文貴,林桂汕.南亞松針葉的揮發性物質化學成分.西部林業科學,2015,44(4):69-78.
(9)馮源恒,吳東山,王德俊,楊章旗等.拉雅松遺傳多樣性及同域分布種間親緣關系分析[J].廣西植物,2014,34(3):320-325.
(10)陳虎,顏培棟,楊章旗*.海南霸王嶺南亞松天然林群落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4,15(4):706-712.
(11)賈婕,馮源恒,楊章旗*,黃永利.松屬EST-SSR引物開發及馬尾松-濕地松種間特異性鑒別引物篩選.分子植物育種,2014,12(5):963-968.
(12)賈婕,黃永利,楊章旗*.馬尾松種子園2個無性系木材密度變異規律,廣西科學,2012,19(1)84-87.
(13)王胤,郭飛,張明慧,楊章旗*.馬尾松脂材兩用人工林經濟效益分析與評價----以廣西國有派陽山林場為例.林業經濟問題,2012,31(6):484-487.
2012年以來獲得發明專利、科研(教學)成果獎及成果推廣情況
(1)專利:馬尾松種子的貯藏方法,ZL 201210317211.9(排名1)
(2)專利:縮短馬尾松無性系嫁接種子園時間方法,ZL 201210317203.4(排名1)
(3)專利:利用馬尾松種子獲取無菌苗的方法,ZL 201310149982.6(排名3)
(4)專利:一種雜交馬尾松的人工授粉育種方法,ZL 201310192307.1(排名3)
(5)專利:一種馬尾松優良品系選育試驗林的營建方法,ZL 201410620318.1(排名4)
(6)“馬尾松工業用材林良種選育及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得2012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3年中國林學會梁希獎(排名1)
(7)“馬尾松大徑材及高產脂林定向選育及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2)
(8)主持完成的“馬尾松良種選育及速生豐產配套技術研究”項目,在廣西、廣東、福建、湖南等南方11個省區市、100多個縣市推廣總面積70多萬公頃,產生的經濟效益39億多元,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
學術兼職及榮譽稱號
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委員、廣西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廣西松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第十一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廣西大學、貴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