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2-08-10 相關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一、學校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建校后,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著力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 并一直得到國家的重點建設,很快發展成為國家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目前學校有2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同時還擁有MBA、EMBA、MPA、法律碩士、工程碩士(18個領域)、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等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獨立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9個中科院重點學科、1個安徽A類省重點學科、19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建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34個國家和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現有專任教師1162人,科研機構人員286人。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3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9人,教授450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46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還聘請了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學家為名譽教授、名譽博士和客座教授。在校學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碩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養質量一直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過去50年,中科大秉承品質至上的教育理念。到2011年底,大學畢業的五萬名學生,其中42人最終成為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超過七成的學生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當選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的人數在中國大學排名前幾位。
二、招生學院及專業介紹
(一)管理學院
1、學院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成立于1995年6月。使命是“創一流成果服務中國,育一流人才建設中國”的辦學理念。目前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統計學三個一級學科。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為國家一級重點(培育)學科,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工商管理為省級一級重點學科。下設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學系和統計與金融系,以及E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MPM教育中心和高層管理研修中心(EDP)。
管理學院自建院以來,一直保持較快的可持續發展態勢。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團隊,包括一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一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兩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一名海外及港澳青年基金獲得者,一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還聘請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作為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近年來管理學院新增科研項目的比例和發表國際論文的數量在全國高校管理學院中名列前茅。
學院一直遵循著交流、開放和國際聯合的辦學原則,與北美、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香港及臺灣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畢業生基礎扎實、視野開闊、實際工作能力強,多數畢業生現已成為企業的高管、政府的骨干、社會的精英,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成績。
2、招生專業介紹
①工商管理碩士(MBA)
中國科大MBA教育始于1998年,累計招收學員6000多名,畢業學員4000多名,800多名畢業生走上企業高管崗位。畢業生主要分布于上海、北京、深圳、合肥、蘇州等地,主要就業領域包括金融、證券、保險、電信、民航、IT等領域。
中國科大MBA教育實行基于傳授知識、提升能力、鍛煉心智和塑造品行為目標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課堂教學、課下演練、課后實踐和在崗提升。
中國科大為MBA教育配備了雄厚的師資力量:所有授課老師都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且有豐富的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或咨詢經驗,并聘有多名優秀企業家擔任課程教授或職業導師。中國科大還與40多家優秀企業簽有實習協議,能夠滿足學員參觀、實習等實踐教學的需要。
中國科大MBA教育受到主管部門和社會良好評價:在中國教育部MBA教育合格評估、《福布斯》關于中國最有價值MBA教育評價、網易關于中國最佳商學院評選等活動中,中國科大MBA 教育均名列前茅。2010年中國科大MBA教育被教育部授予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目前中國科大MBA教育正按照“中國一流、世界領先”之目標進行建設和發展。
②工商管理博士(DBA)
中國科大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為安徽省重點一級學科。旨在培養具有較高科學研究素養的工商管理領域研究型人才。畢業生要能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在掌握扎實數理分析的基礎上,能對現代工商管理理論中涌現的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具有創新思維和獨立開展本領域學術研究工作。
本學科還擁有一支以中青年為主和較強研究能力的團隊,具有學科交叉性強、與企業合作密切和年輕人才較多等特點,研究骨干均承擔過國家級的研究項目,大多擁有博士學位。目前本學科擁有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和講師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87%。本學科目前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和4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近五年來,承擔了與工商管理有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多項、企業委托項目40多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在科學研究、教書育人和企業服務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研究方向:1.運營和營銷管理;2.企業戰略管理;3.人力資源管理;4.金融與財務風險管理;5.技術經濟與管理
(二)公共事務學院
1、學院介紹
公共事務學院是中國科大全面落實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舉措。公共事務學院重點開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公共事務學院。
學院現擁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設有公共管理教育中心、法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物流工程碩士教育中心、項目管理碩士教育中心,以及政策科學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公共經濟學研究中心、科技法學研究室等。
公共事務學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目前已經開展MPA教育、法律碩士(JM)、物流工程碩士(MLE)教育和項目管理碩士(PMM)教育。在法律教育方面,學院擁有法律碩士專業碩士專業學位點(可授予法律碩士學位)和法學碩士科學學位點(可培養法學碩士、民商法碩士和經濟法碩士學位);物流工程教育方面,擁有物流工程碩士專業碩士學位點;在公共管理教育方面,學院擁有公共管理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點;在項目管理教育方面,學院招收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當前,學院正積極為社會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未來,學院將緊密圍繞社會需求,大力開展其他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育。
公共事務學院注重科研和學科建設,不斷提升整體科研能力。學院目前設有公共經濟學研究中心、政策科學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國際事務研究中心,同時學院還擁有全國一流的融合知識產權管理、法律、政策、經濟分析和實務于一體的知識產權管理研究中心、科技法學研究室,學院整合資源優勢,努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公共事務學院。
公共事務學院積極投身于社會發展,與相關部門開展多方位合作。學院下設國家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安徽省版權教育示范基地、合肥市商標與品牌培育基地、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創新人才培訓基地等。學院將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為社會培養各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積極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2、招生專業介紹 ①法律碩士(JM)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法學研究生教育起源于1997年。隨著學校的發展腳步,中心在最近3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引進師資、擴大辦學規模、培育優秀人才和積極參與國家法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中心設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民商法、經濟法和法律碩士三個學科點,從2010年開始招收法律碩士研究生,2006 開始招收知識產權管理博士研究生,在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環境法、金融法等學科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近年來又通過引進人才和選留博士后流動站出站人員等方式進一步完善了師資隊伍,增加了學科實力。 科大法律碩士的教育秉承了科大“質量優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精品辦學指導方針,在專業方向設計上做到特色鮮明,主要集中在新興的法律部門,形成自己的專業競爭優勢,彌補傳統法律教育的不足。科大法律碩士依靠目前在知識產權法和科技法等方向的研究優勢,重點開展知識產權和科技法兩個方向的培養。針對財稅金融、煙草專賣、房地產、信息與傳播和社會保障等行業以及社會需求度高的法律領域,結合科大相關優勢專業,大力開展稅法、證券法、煙草專賣法、房地產法、信息傳播法、網絡法、社會保障法等方向的培養。
目前,中心約有100學生攻讀法律碩士學位, 另外已接受多名世界名地的外國留學生。
②公共管理碩士(MPA)
中國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管理學科有較長的歷史,學科專業實力也很雄厚。自創辦以來,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級公共管理人才,承擔MPA教學科研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利用獨特的學術資源和師資優勢,突出理論功底與實踐能力并重、國際視野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培養特色,精心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MPA品牌。
為推進MPA教育的國際化,學校大力與世界知名大學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馬里蘭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蒙納什大學;加拿大康卡迪亞大學合作,促進師生交流,促進MPA教育的國際化。
MPA中心的培養目標是貫徹學校創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宗旨,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現代管理理念、公民社會服務意識和戰略思維的公共部門管理精英;致力于培養懂經濟、會管理、重實踐、高素質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科大MPA中心的課程優勢:采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專題討論、社會調查、沙盤推演、特色論壇、實驗演練、實地考察等多種教學方式;注重學員職業發展規劃和研究方向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調研結合、知識掌握與解決問題結合;充分重視教學環節和管理環節的精心設計和嚴格管理。通過這些方法,從而使學員真正掌握本專業的知識、方法和技能,具備事相應專業管理的能力,具有寬廣的國際化視野。
③項目管理碩士(MPM)
項目管理代表著現代管理學的最新發展趨勢。項目管理已廣泛應用于建筑、航天、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開發、制藥、會展、金融等各個領域。美國《財富》雜志預測,項目管理將成為21世紀的首選職業。項目管理追求的是,管理者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項目從投資決策開始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以實現項目的目標。
科大項目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面向社會、面向企業、主要開展針對各類行業的在職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致力于為各類行業、企業培養急需的精通項目管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擅長項目決策與運作的高級項目管理人才。
項目管理專業擁有近20位教授和副教授,師資力量雄厚,他們不僅具有豐富的項目管理教學經驗,還擁有不同的項目管理實踐經驗,能夠很好地培養學員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同時,項目管理專業也會定期開展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導師培訓研討會。項目管理專業根據不同行業和企業的不同需求,開設不同的課程和培訓,包括《知識產權管理》、《工程經濟學》和《高級管理學》等課程,以及各種講座和專題報告。
海外在職人員通過提出申請,由學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成為項目管理中心的正式學員。學員通過課程考試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統一監制)。
(三)人文學院
1、學院概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簡稱中科大人文學院)經中國科學院批準,于2000年11月正式組建成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具有鮮明的科技人文交融特色,秉承科技大學高揚科學精神促進社會進步的一貫宗旨,致力于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層次的科學技術人才。人文學院立足于大的領域和學科交叉,注重培養面向新社會形態需要的新型復合型人才,已培養的學生在國內外有很強的需求。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目前設有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外語系、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科技哲學教學研究部、人文素質教學研究部、體育教學部、現代藝術中心、陶瓷藝術中心、知識管理研究所、終身學習實驗室等11個單位。現有正式教職工16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62人。
現任院長兼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主任是國際科技史學會
(IUHPS/DHST)主席、中國科學院劉鈍研究員。現有3個本科專業(傳播學、英語、考古學),一個國家重點學科(科技史),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哲學),3個博士點(科學技術史、傳媒管理、哲學),10個碩士點(傳播學、傳媒管理、教育技術、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技術史、考古學、科技哲學、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中國哲學)。
2、招生專業介紹
①新聞與傳播碩士(MJ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中心(簡稱MJC中心),面向社會對科學傳播、新媒體應用、傳播政策研究等緊缺需求,招收新聞與傳播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致力于培養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入了解中國基本國情,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JC中心依托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開展教學工作。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隸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本、碩、博貫通、培養科技傳播高端人才的基地。該系基于在科學傳播理論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新聞實踐、科普新媒體、教育新媒體、公益新媒體、新媒體藝術等新興的學科領域和交叉應用領域的長期研究和產學研結合優勢,自1985年以來,為全國新聞與傳播相關機構培養輸送了優秀的專業人才,畢業生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央電視臺、南方報業集團、上海文廣集團等大型傳媒單位工作或承擔重要職務,近年來畢業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互聯網創業等新興領域表現活躍,他們秉著“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科大精神在我國的科學傳播、媒體傳播領域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貢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JC中心師資力量雄厚,授課教師都具有高級職稱且大都具有博士學位,他們不僅理論功底扎實,而且實踐經驗豐富,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很多還擔任媒體等相關機構的顧問,在科研領域和業界也有比較廣泛的影響。我們同時還聘請了國內有影響力的媒體人士作為學生的校外指導教師與校內導師一起來指導學生的科學研究以及畢業論文的寫作。
MJC課程教學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案例教學和與學生的互動。我們設置了MJC專用的教學區,配備了齊全先進的教學設備,建立了專門的MJC網站和教育管理的信息系統,所有教師都撰寫了規范的教學大綱、制作了完備的教學課件。每個班級都有設有專職的班主任和輔導員來負責學生的日常事務。
MJC作為專業學位的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在校內,我們與科學傳播研究發展中心、知識管理研究所、數字文化教學中心、終身學習實驗室等機構一起建立了學生在校的實踐學習的平臺,同時我們還與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社、中國科學報社、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國內知名的媒體機構合作建立了學生校外的實習基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JC的培養方向主要有科技傳播、新媒體、傳播政策、新聞傳播、影視傳播等,我校以國內外MJC教育的先進理念為指導,以系統提高學員的實際傳播和傳媒技能,和致力于培養具有卓越的內容創意設計能力、優秀的媒體管理策劃能力以及出眾的傳播技能的傳媒英才,日益成為培養科技傳播和新媒體英才的教育機構之一。
(四)軟件學院
1、學院概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件學院是中國教育部設立的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現擁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是中國大學少有的幾所專注軟件工程碩士和博士培養軟件學院。學院現有教師103名,其中學院專職教師36名、校內兼職教師40名、海外和企業兼職教師27名,許多教師具有IT企業工作經歷和工程背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軟件工程理論與模型、新型軟件系統方法與技術、海量信息處理與知識工程、軟件服務與應用和教育軟件工程等。
學院秉承學校現代大學的教育思想和優良的大學校園文化,堅持“質量優異、規模適度、夯實基礎、注重實踐”辦學理念,同時還依托我校計算機、數學、電子、通信和微電子學科的基礎與專業基礎課師資力量和豐富教學資源進行辦學。尤其在軟件工程專業碩士培養方面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以高層次、復合型、工程型和國際化軟件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和工程型人才培養為目標,軟件工程碩士的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課程內容面向軟件技術發展和軟件產業需求不斷更新,強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Learning by Doing),提高學生的系統開發、管理能力和工程意識。
學院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營造了工程型人才培養的生態環境。學院聘請海外和企業有工程背景的教師承擔部分專業課,學生的論文選題來源于產品研發和生產實際。學院已與微軟、IBM、HP、思科、阿爾卡特朗訊、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和科大訊飛等許多國內外著名研究院所和IT企業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學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和蘇州等地的70余家知名軟件企業和日本軟件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并與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和日本法政大學合作辦學,建立了聯合培養軟件工程碩士計劃,符合一定條件的在校生可申請參加合作培養計劃。
2、招生專業介紹
①軟件工程碩士(MSE)
2013年開始學院面向海外招收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采用全學分制,一般要求在2.5-5年內完成學業,所有課程授課和相關教學環節使用英文,課程學習階段在我校蘇州校區進行。
MSE申請者需要具有中國教育部認可的本科學歷,港澳臺地區申請者須參加中國教育部組織的港澳臺地區學生在中國大陸攻讀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其他國家考生采用申請審核制。
MSE的培養規格是高素質的軟件及IT相關領域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和管理人才。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綜合素質和技術創新與應用能力,在全面掌握軟件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加強高級操作系統、高級數據庫和高級計算機網絡等理論課程的學習,加強面向對象技術等現代軟件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的訓練,使其具備獨立承擔軟件開發項目和參與大型軟件系統開發組織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經驗和創新意識,同時,還開設相關的項目管理等管理類課程,以便學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知識和行業規范,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復合型、工程型、國際化”軟件工程技術型和技術管理型人才。
MSE項目采用全學分制和課程教學全日制培養,一般要求學生在2.5-5年完成學業。其培養過程采用“三階段培養,雙導師制,全程指導”的創新模式,即第一年在校理論和實踐課程學習,所修課程(不含畢業論文)總學分不少于32個學分,第二年在企業實習和論文工作,第三年回校完成論文,其間校內和企業二位導師全程參與指導。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一般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以解決生產或工程實際問題為重點,設計方案正確,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并能對研究結果做出合理的、嚴謹的分析和討論。
符合一定條件要求的MSE學生可申請學院現有的與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和日本法政大學聯合培養項目。即在我院所學課程將全部或部分學分得到聯合培養院校認可,第二年赴聯合培養院校繼續課程學習和完成畢業論文,并可同時申請我校和聯合培養學校的碩士學位。
MSE項目辦公室常設在我校蘇州校區,地址和聯系方式如下:
校 址: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仁愛路166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件學院(蘇州)
聯系人:劉峰 先生
電 話:0086-512-68839302
手 機:18913107606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