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2018-07-18 相關院校: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研究生導師韓松介紹如下:
韓松,1978年11月生,男,浙江大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博士后,貴州大學教授,貴州大學學術骨干,貴州省電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貴陽市科技特派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交直流電力系統動態分析、新型電力電子裝備、配電網規劃與運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貴州省科教青年英才培養工程項目等省級項目3項和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重點科技項目等橫向科研項目4項,主研完成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前瞻性科技項目1項,授權發明專利2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項,編寫專著1部,曾獲貴州大學卓越青年教師基金三等獎,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檢索2篇,EI收錄20余篇,并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中國電工技術學報》等國內外權威和知名期刊的審稿人。
聯系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西校區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423室
Email:shan@gzu.edu.cn, ee.hans@gmail.com
1、主要研究方向:
(1)交直流電力系統建模與仿真(大規模交直流電網、新能源發電建模、廣域測量系統、軌道交通供電系統);
(2)高電壓大電流控制理論與方法(短路電流限制器、潮流控制器等新型電力電子裝備);
(3)配電網規劃與運行(在線電能損耗評估理論與降損技術等)。
2、大學開始受教育經歷
·2014年9月-2015年9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博士后研究,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2013年3月-2013年7月,四川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培訓部,出國留學人員英語培訓高級班。
·2007年9月-2011年3月,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研究生/博士。
·2000年-2003年,保送貴州工業大學(2004年合并入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研究生/碩士。
·1996年-2000年,貴州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士。同時輔修了第二專業:計算機應用。
3、研究工作經歷
·2017年9月-2018年9月,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2014年9月-2015年9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博士后。
·2012年12月-至今,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9年1月-2012年11月,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3年7月-2008年12月,貴州大學(2003-2004年為貴州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講師。
4、主持和參與的項目(部分)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貴州電網機電振蕩模式演化機理及模態表分析方法適應性研究,在研,主持。
(2)貴州省科教青年英才培養工程項目:區間振蕩動態特性分析理論在貴州電網中的應用技術基礎研究,已提交結題,主持。
(3)貴州省科技廳聯合資金項目:故障限流器詳細模型及裝置側關鍵技術研發,在研,主持。
(4)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項目:電力系統區間振蕩動態特性分析理論與方法的應用研究,結題評價優秀,主持。
(5)貴陽市科學技術局工業振興計劃項目:故障限流裝置及其關鍵技術基礎研究,已提交結題,主持。
(6)貴州電網公司重點科技項目:故障限流裝置及其關鍵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已結題,主持。
(7)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前瞻性科研項目:故障限流裝置應用技術基礎研究,已結題,主研。
(8)貴州電網公司科技項目:GIS變電站快速暫態過電壓建模、評估與監控技術研究,已結題,主研。
(9)貴陽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委托項目:貴陽市電力直供試點規劃,已結題,主持。
(10)貴州電網公司六盤水供電局咨詢項目:2016年六盤水產業園區電網規劃修編,在研,主持。
5、發表論文(部分)
[1]S. Han, Z. Xu, B. Sun,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 Interarea Oscillations using HH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10, 32(10): 1085-1090. (SCI檢索:661FO,影響因子:2.212; EI檢索: 20103613219920)
[2]S. Han, Z. Xu ,C. Wu. Mode shape estimation and mode checking for IAO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technique [J].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11, 81(6): 1181-1187.(SCI檢索:747SV ,影響因子:1.478; EI檢索:20111113741510)
[3]韓松,徐政,黃弘揚.利用改進經驗模式分解和相關分析追蹤區間振蕩同調性[J]. 高電壓技術, 2011,37(08): 2045-2052. (中文核心期刊,EI檢索).
[4]韓松, 徐政. 基于功率偏差估計主導區間模式下參與因子與參與方向[J]. 電網技術,2011,35(08):69-74. (中文核心期刊,EI檢索).
[5] 韓松, 徐政, 毛雪雁, 等. 適用于大電網機電暫態仿真的高壓 SCCL 模型研究[J].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9, 29(3): 27-31. (EI 檢索)
[6] 韓松,何利銓,邱國躍.WAMS研究、建設與應用的新進展[J]. 電測與儀表, 2011,48(544): 1-8. (中文核心期刊)
[7]韓松,徐政,何利銓.互聯電網區間振蕩動態特性分析方法述評[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1,23(04): 1-9 (中文核心期刊).
[8]韓松, 徐政, 吳小辰, 等. PSD-BPA與PSS/E暫態穩定數學模型比較[J]. 南方電網技術, 2010, 4(3): 67-71. (中文核心期刊)
[9]韓松,徐政,何利銓.互聯電網區間振蕩動態特性分析方法述評[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1,23(04): 1-9 (中文核心期刊).
[10]韓松, 郜小娜, 邱國躍 et al. 考慮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線損估算方法[J]. 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 2009, 24(004): 76-82
[11]武誠, 徐政, 韓松. 電力系統低頻振蕩的近似分析方法[J]. 高電壓技術, 2010, 36(10): 2594-2599. (EI檢索)
[12]武誠, 徐政, 韓松. 預想事故分析中低頻振蕩特征值的快速計算方法[J]. 電網技術, 2011, 37(7): 1805-1810. (EI檢索)
[13]黃弘揚; 楊汾艷; 徐政; 韓松. 基于改進軌跡靈敏度指標的動態無功優化配置方法[J]. 高電壓技術, 2012, 38(2): 2106-2111. (EI檢索)
[14]周保榮, 金小明,吳小辰,韓松,徐政. 特高壓直流對交直流并聯電網安全穩定影響[J]. 南方電網技術, 2010, 4(2): 31-34.
[15]衛元朋,韓松,許逵. 串聯諧振型高壓故障限流器研究及應用進展述評[J]. 高壓電器,2013,49(07):104-109. (中文核心期刊)
[16]孫婷,韓松,許逵,趙立進,馬曉紅. 基于分區運行和優化調度的電網限流措施研究.智能電網, 2015,3(5):394-399.
[17]許逵,孫婷,韓松,趙立進,馬曉紅. 考慮運行損耗的故障限流器布點優化和容量選擇[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5,43(5).21-26. (中文核心期刊)
[18]覃炎潔,韓松,張宋鑫.飽和鐵芯型超導限流器的應用研究述評[J]. 低溫與超導,2016,44(11):58-63. (中文核心期刊)
[19]覃炎潔,韓松,盧家暄.超導限流器類型和材料對限流特性影響的研究[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49(07):104-109. (中文核心期刊)
[20]范俊秋,韓松.基于FLUX3D的變壓器油箱和夾件雜散損耗分析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16(8).XX-XX. (中文核心期刊)
[21] 榮娜,李澤滔,韓松.機電振蕩模式屬性和機組參與特性的量化剖析研究[J].電測與儀表, 2017,54(03):110-115. (中文核心期刊)
[22]榮娜,李澤滔,韓松.改進的機電振蕩模式相對局域性指標及其適應性[J].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7,37(02):140-144. (EI檢索)
[23]韓松,王興龍.弱一致性風速分布山區風電場機電暫態建模及適用性研究[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7,45(15).1-7. (中文核心期刊)
[24] 韓松,陳湫林.含設備利用率因子的配電網滾動規劃后評價模型[J].電網與清潔能源, 2017,23(6).20-26. (中文核心期刊)
6、出版專著:副主編,短路電流限制裝置的技術研究[M],貴州大學出版社,貴陽,2016。
7、獲授權的發明專利:
(1)采用快速建模與數據質量分析的理論線損在線計算方法,201410647261.2,第一發明人。已應用。
(2)變壓器副邊繞組反相的少級數特征潮流控制裝置與方法,201510330860.6,第一發明人。
(3)特種變壓器型潮流控制裝置的多分級分接頭控制方法,201510431561.1,第一發明人。
8、登記的軟件著作權:基于SCADA數據的地區級高壓配電網理論線損計算算法軟件,軟著登字第0909235號,第一。已應用。
9、榮譽與獎勵:
2017年入選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計劃
2017年入選貴州大學學術骨干
2016年獲貴州大學青年教師卓越基金三等獎
2014年獲貴州電網科技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2013年獲國家公派出國留學資格榮譽證書
2010年獲浙江大學研究生一等獎
2010年獲浙江大學三好學生
2007年獲貴州大學大學生研究項目SRT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