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2019-01-24 相關院校: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導師趙炎介紹如下:
趙炎,男,九三學社社員,漢族,2004年6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商學院(現管理學院),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創新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訊評議專家,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會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會員,上海市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兼青年學者工作部部長,審稿期刊包括:《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研究與發展管理》、《系統管理學報》、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Management。
趙炎思想正派,作風端正,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投身于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活動,多次承擔九三學社的研究工作,撰寫參政議政報告和建議書,參加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會議并作報告。
在科研方面,趙炎長期從事創新戰略、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產業集群與科技園區、創新聯盟和企業間網絡、風險投資的前沿研究。近年來獲得資助的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基于自組織理論的聯盟創新網絡中‘派系——知識流動’耦合的中國實證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集群與聯盟:復雜創新網絡中企業嵌入與動態抉擇的中國實證”、 歐盟第7框架重大研究項目The changing natur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novation in Europe: impact on firm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policy in the EU(編號SSH-CT-2008-217296)的子課題Innovation of major European and US firms' R&D establishments in China,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體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產權問題研究”, 上海市九三學社承擔上海市決策咨詢委員會重點課題“科技型企業抗風險能力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集群創新系統的復雜性: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
趙炎曾先后多次作為訪問學者,到海外與創新管理的學者進行合作與交流。2005年6月-8月,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UTS)訪問學者,與Steve Burdon教授合作交流創新與中小企業管理的教學;2008年4月-6月,DAAD資助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Regensburg)訪問學者,與Michael Dowling、Stefan Huesig教授合作進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創新集群方面的研究;2008年10月—2009年8月,荷蘭國家政府Huygens獎學金資助荷蘭馬斯特里赫特技術與創新研究中心(UNU-MERIT)訪問學者,與Geert Duysters、Wim Vanhaverbeke教授合作開展戰略聯盟與開放式創新的研究;2009年10月,訪問瑞典延雪平國際商學院(Jonkop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開展合作教學與科研;2010年5月,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訪問學者,與Nam Youngho教授合作進行電子商務、互聯網游戲產業的研究;2013年4月、2015年4月,兩次訪問奧地利林茨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of Linz),為研究生全英文講授《創新管理》課程;2015年6-7月,訪問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Regensburg)、開姆尼茨工業大學(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為研究生全英文講授《創新管理》課程。
目前,趙炎已出版著作三本,《高新技術風險企業的企業家機制》,《技術創業與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管理》。其中《創新管理》一書作為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暢銷書,已經進行了再版。在國內外管理類重要期刊,如《科研管理》、《預測》、《中國軟科學》、《中國管理科學》、《運籌與管理》、《研究與發展管理》、《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系統管理學報》、《北大商業評論》、《清華管理評論》、《軟科學》、《科技進步與對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等,以第一作者署名發表相關論文50余篇。
趙炎積極投身于國內外學術交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的相關學術會議并做報告,如ICCA2002(控制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CSDS2002(系統,發展與自組織國際會議),IEMC2004(國際工程管理年會),ISMOT2004、2007(第四、五屆技術管理國際研討會),SFTT2006(上海國際技術轉移論壇),IEF2007(國際創業論壇),2007年南開大學第四屆公司治理國際會議,AIE2008、2010(創新與創業國際學術年會),CCDC2008(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ICIM2008(國際創新管理會議),ICEE2010(國際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府會議),IACMR2010(第四屆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大會),MOT2011、2012、2013、2015、2016(第八、九、十、十二、十三屆中國技術管理學術年會),CIMD2011、2012、2016(第七、八、十二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2012年“產業發展與科技管理國際研討會暨廣東產業發展論壇”,2013年企業創新沙龍,2014年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2013、2014、2015、2016年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屆),CICALICS WORKSHOP 2015,管理學在中國2015年會,2014年“第五屆復雜科學管理國際研討會”,“第四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2016年第八屆中國青年創新論壇,等等。其中,在2012年11月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2013年11月在上海大學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上、2014年11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上、2015年10月在長安大學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上、2016年11月在西南大學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上,獲得優秀論文獎,為提升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趙炎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一方面用全英文為中國的本科生講授專業必修課《創新與小企業管理》、《組織結構與變革》,用雙語教授《技術管理與創新》課程,告訴他們創新和創業并不遙遠;另一方面,趙炎為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國際留學生班開設《管理學》、《戰略管理》、Chine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全英文課程,為他們了解中國文化體制背景下的管理理論打開了一扇窗口。此外,還為本科生開設《創新創業前沿》、《創新上海》、《管理學》、《管理類經典導讀與研討》,為研究生開設《知識管理與創新》、《高級管理學》課程。
在人才培養中,趙炎已經培養了70多名碩士和博士畢業生,正在承擔30多名國內外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盡心盡力的指導和培養他們做出有價值、有創新性的成果。其倡導的“專業化水平+職業化精神”培養模式得到廣泛的認同,取得了出色的效果。
在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的國際化方面,趙炎積極推進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在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擔任國際事務與合作委員會成員期間,先后發起并建立了與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Regensburg)、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奧地利林茨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of Linz)、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AIESEC)的學術交流往來,并與他們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了學生交換和交流的制度。在他的倡議和推進下,上海大學管理學院與荷蘭蒂爾堡大學布拉邦創業研究中心(Braban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于2010年4月12日簽署了合作共建“全球創新與中國創業研究中心”的協議。此外,趙炎還參與了與瑞典延雪平商學院(Joenkoep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等大學的外事接待、洽談合作的工作。
此外,趙炎還先后邀請了包括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韓國國民大學、國立愛爾蘭大學、法國巴黎礦業大學、奧地利林茨大學、臺灣國立政治大學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代表團、教授,以及Philips研發中心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等,到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做學術報告和交流,極大的推進了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的國際化工作。
在趙炎的發起和大力推動下,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全球創新與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后來的創新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21日合作主辦了“首屆全球創業與創新管理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多名來自德國、荷蘭、韓國、愛爾蘭以及國內的頂尖知名學者做學術報告。此外,全球創新與中國創業研究中心與臺灣國立政治大學、Philips研發中心于2010年9月6日合作舉辦了“創新全球化產學互動論壇”,探討創新全球化和研發本地化問題。于2010年12月24日舉辦了“國際企業家精神論壇”,把創業的理論和方法播撒到同學們年輕的心中。2011年4月13日,與法國巴黎礦業大學技術創新系合作舉辦了“創新管理與創新工程”研討會。2011年12月1日,與上海市寶山區政府聯合舉辦了“寶山現代服務業集群的創新與發展論壇”。與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研管理》雜志社聯合,于2013年11月9日—10日,主辦了第十三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
在社會服務方面,趙炎是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特聘專家顧問,為推進上海和其他地區的產業發展、技術創新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趙炎曾經在上海市寶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職擔任副局長,為期一年的時間,負責寶山區的創業帶動就業、職業培訓工作,為寶山區建設“創業型城區”做了出色的工作。承擔的項目包括:上海國際汽車城正牌汽車零配件及汽車用品直銷中心可行性研究,上海市技術市場調查研究與上海市技術交易指標體系研究,上海張江高新區上大園“十二五”發展規劃,云南昆明麥肯咨詢創新聯盟規劃,上海市寶山區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研究,上海市寶山區創業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上海市閘北區科學技術委員會打造閘北轉型驅動創新鏈建設研究、江蘇省蘇通科技產業園“十三五”產業規劃研究,等等。此外,趙炎還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發起建立“上海技術交易所——上海大學技術轉移管理研究中心”;參與最早的籌劃“上海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與上海大學科技處合作,進行上海大學產學研合作平臺的建設研究;與上海大學團委密切合作,為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提供技術支持;作為中國科協的專家,參與了上海市創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評估。
在學院內,趙炎與同事關系融洽。踏實做人,努力做事是趙炎的座右銘。
近年,趙炎先后榮獲“上海大學工會積極分子”、第八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第十三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八屆全國先進生產力理論與實踐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和論文類二等獎、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第十五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九三學社上海市優秀社員(2006-2010年度)”。
研究領域
創新與創業管理
技術創新與技術轉移
現代服務業創新(文化創意產業)
聯盟和集群網絡的創新
風險投資
中小企業管理 學術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通訊評議專家
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會員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會員
上海市生產力學會副會長兼常務理事
上海工程管理學會技術創新專委會副主任
審稿期刊:
《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研究與發展管理》;《系統管理學報》;Strategic Outsourc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Management
Email:zhaoyan87@shu.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