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19-01-28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張燦,男,1986,哲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聯合培養博士,東南大學哲學博士后。目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科技倫理與應用倫理研究。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在《自然辯證法研究》、《國外社會科學》、《自然辯證法通訊》、《中州學刊》、《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聯系郵箱:zhangcanheda@163.com
研究領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倫理學、科技哲學與科技倫理
科研項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資助機構:教育部;資助金額:8.00萬;
(2)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資助項目,資助機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資助金額:8萬元;
(3)主持: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資助機構:江蘇省教育廳;資助金額:0.6萬;
(4)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機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資助金額:80萬;
發表論文
1《技術化身體的倫理反思》,《中州學刊》,獨立作者,CSSCI核心期刊
2《人類增強的類型、范式與倫理爭議》,《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獨立作者,CSSCI核心期刊
3《技術安全的解釋——基于公眾與專家的認知差異》,《自然辯證法通訊》,獨立作者,CSSCI核心期刊
4《臨床均勢原則的爭議及其道德困境》,《自然辯證法研究》,獨立作者,CSSCI核心期刊
5《國外納米倫理學研究熱點問題評析》,《國外社會科學》,獨立作者,CSSCI核心期刊
6《技術安全的維度與語境》,《自然辯證法研究》,第二作者,CSSCI核心期刊
7《current safety practice in nano-research laboratories in china》,《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第一作者,SCI
8《a hermeneutical analysis of the divergence between expert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afety》,《the 2014 forum on philosoph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國際會議論文,第一作者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