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考研復試 來源:成都大學 2019-02-28 相關院校:成都大學
一、學位點概括
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有教職工6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0人。學院設有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四個本科專業。2009年開始與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媒體藝術研究生,2014年開始與成都市委宣傳部共建新聞學院,2015年開始招收藝術學戲劇領域和廣播電視領域專業碩士,2018年獲批培養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
學院先后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獲得四川省社科優秀成果獎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獎2項;獲得成都市社科優秀成果獎20項。建有天府文化研究院、傳媒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組織整合國內外知名專家開展專業研究和學科建設,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授權點根據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緊密結合媒體發展新動態,培養了解城市文化,具有國際化視野與現代傳播理念、現代傳播技能的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滿足政府部門、媒體宣傳機構、企事業單位宣傳企劃部門、文化傳播公司等機構的新聞傳播人才需求。
二、招生專業領域概況
本專業領域研究生導師均為教授或具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承擔有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科研項目,多為省市級新聞媒體評審專家。學院建有全媒體實驗中心,設有圖像編輯、非線性編輯、虛擬演播、音視頻制作等實驗場地,擁有各種專業的照明、攝影、攝像、錄音、剪輯、導播、合成等器材。目前,專業實驗室面積555.3平方米,包括演播室、電視節目制作室、平面媒體創意及制作室、創意影像實驗室等,擁有儀器設備合計564臺/件,總值500余萬元。學院與省市各級媒體、文化傳播公司、政府宣傳部門等十余家機構合作共建實習基地,聘請了業界優秀記者、編輯和媒體管理人員擔任兼職導師,并為學生的實踐和就業提供平臺。
三、考試科目情況
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
||||||
序號
|
類別碼
|
類別名稱
|
第一單元科目
|
第二單元科目
|
第三單元科目
|
第四單元科目
|
10
|
0552
|
新聞與傳播
|
10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
204- 英語二(100分)
|
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150分
|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150分)
|
(一)考試科目
(二)自命題考試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334
一、題型結構
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實際操作題、寫作題等。
二、內容
(一)新聞采寫
1、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的關系
2、新聞采訪與寫作對記者素質的要求
3、新聞采訪的含義、特點、本質與主體
4、新聞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5、新聞采訪的一般方法(訪談/面訪:提問、傾聽、觀察、和記錄)
6、新聞采訪的特殊方法 (隱性采訪、在線采訪、精確新聞采訪)
7、采訪素材的整理加工
8、新聞寫作的共同規律
9、基于不同媒介的新聞寫作
10、消息文體的寫作
11、通訊文體的寫作
12、深度報道的寫作
(二)新聞編評
1、電視評論的特點
2、述評有哪些類型
3、小言論的特性
4、評論由頭和新聞由頭有什么區別
5、什么是編者按,其功能是什么
6、社論、評論員文章
7、廣義和狹義的新聞編輯
8、編輯部門在傳媒業中的位置
9、編輯工作流程
10、選擇新聞稿的意義
11、新聞稿修改的特殊性
12、消息標題的類型和結構
13、新聞評論寫作
科目名稱: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440
一、題型結構
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
二、內容
(一)傳播學理論
1、人類傳播的符號與意義:
符號的含義特性分類;
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2、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3、大眾傳播特點與社會功能:大眾傳播特點與社會功能
4、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自由主義理論;社會責任論
5、傳播媒介的性質與作用: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新媒體
6、大眾傳播的受眾概念;接受動機、受眾權利;科學的受眾觀;“使用與滿足”理論
7、傳播效果研究:傳播效果;“意見領袖”;“議程設置功能”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培養”理論;“知溝”理論;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傳播學的起源、形成和發展;經驗學派;批判學派
(二)新聞理論
1、什么是新聞?新聞的五要素,新聞具有哪些基本特點?新聞的真實性問題
2、新聞學的研究對象
3、新聞學與傳播學的聯系與差異
4、什么是信息?什么是宣傳?什么是輿論?新聞與信息、宣傳、輿論的聯系與區別
5、什么是新聞價值,決定新聞價值大小的要素是什么?
6、新聞出版自由的定義、新聞出版自由的具體表現及經典論述
7、新聞職業道德規范的一般原則;《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核心條款
8、隱性采訪與新聞職業倫理道德
9、中國新聞發展史:近代白話文報刊的誕生與廣播的誕生
10、新聞體制的概念、“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的內涵
11、傳媒業經營的基本原則
12、新聞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新聞的主要社會功能
13、什么是發展新聞學?
14、“喉舌論”(黨報理論)及其核心內容
參考書目: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五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丁柏銓:《新聞采訪與寫作》(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
鄭興東:《報紙編輯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馬少華:《新聞評論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三)復試考試科目與內容說明
1、復試考試科目:新聞傳播理論與媒體發展趨勢
2、內容說明:新聞傳播理論基礎知識;新聞傳播新現象新情況分析;媒體發展的主要趨勢。
(四)其他要求
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歷考生。
四、聯系方式
地址:成都十陵上街1號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聯系人:王老師 電話:028-84616408 郵箱:94181781@qq.com
學院網址:http://wenxin.cdu.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