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 2019-05-13 相關院校:北京師范大學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教育背景
1999年4月—2005年7月 就讀日本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 先后獲得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6年12月—2014年8月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講師、副教授
2014年9月—至今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
外國刑事訴訟法;證據法學
研究成果
論文:
國外發表:
1、〔日〕《日本における刑事手続上の身體拘束と出入國管理法制の関係(1) (2) (3)》,載《一橋法學》第6巻第1號(2007年3月)、第6巻第2號(2007年7月)、第6巻第3號(2007年11月);
2、(SE)An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confiscation of proceeds of crime in China, Euro-asian legal frontiers review2013,No.1(March,2013)
3、〔日〕《中國における犯罪被害者の権利保護について》,載《一橋法學》第15巻第2號(2016年7月)
國內發表:
1、《日本的法院和法院制度》,載《中國審判》2007年第8期;
2、《前科消滅制度研究》,載《刑法論叢》第15卷(2008年11月)
3、《暫緩起訴制度研究》,載《法學雜志》2009年第3期
4、《日本再逮捕制度的合理性分析及借鑒》,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2009年12月)
5、《日本設立法科大學院的背景、效果及問題淺析》,載《日本學刊》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
6、《從轉型中的日本司法考試制度看我國司法考試制度的完善》,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
7、《日本檢察審查會制度改革及其啟示》,載《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2013年9月)
8、《自媒體時代下的司法公開》(和陳莎合作),載《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總第160期)(2016年12月)等
譯文
1、《辯護人委托權與自己決定》,載《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7年第6期(2007年12月)
2、《日本裁判員制度之論爭》,載《京師刑事訴訟法論叢第一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3、《日本偵查程序中的強制處分法定主義》,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10日)
合著
1、《檢察制度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外國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3、《刑事證據定量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版
4、《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5、《刑事訴訟法修改的歷史梳理與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參編教材
1、《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刑事證據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3、《刑事訴訟法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版
4、《刑事訴訟法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版
5、《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版
6、《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
7、《刑事訴訟法學(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
8、《刑事證據法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版
9、《刑事訴訟法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版
榮譽獎勵
1、合著著作《檢察制度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榮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2年10月)
2、在日本法律專業期刊連載論文《日本における刑事手続上の身體拘束と出入國管理法制の関係(1) (2) (3)》,載《一橋法學》第6巻第1號(2007年3月)、第6巻第2號(2007年7月)、第6巻第3號(2007年11月)榮獲首屆高銘暄刑事法學優秀學術成果獎(青年教師論文類)一等獎(2010年8月)
3、參編“現代刑事法系列教材”之《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和《刑事證據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榮獲2008年度北京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年2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