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2019-07-05 相關院校:華中科技大學
個人基本情況
羅欣(Luo Xin,Professor)
1968年7月出生,湖北咸寧人。現為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復雜機電系統智能控制;智能移動機器人;高性能足式機器人仿生設計與智能控制;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
電話:027-87556594
郵箱:mexinluo@hust.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復雜機電系統智能控制
智能移動機器人
高性能足式機器人仿生設計與智能控制
人機交互技術
開設課程
本科生:數字電路,28學時,1.5學分;微機原理,32學時,2學分
研究生:智能移動機器人,32學時,2學分
近年的科研項目、專著與論文、專利、獲獎國家縱向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納米精度加工裝備關鍵部件運動穩定性的基礎研究”,編號:51435006,起止年月:2015.1 – 2019.12,經費350萬元,主要參加者
2、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課題(博導類)“四足仿生機器人復雜擾動環境下的動態運動控制方法研究”,編號:20130142110081,起止年月:2014.1-2016.12,經費12萬元,項目主持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性能流體靜壓支承系統的基礎研究”,編號:51235005,起止年月:2013.1 - 2017.12,經費300萬元,主要參加者
4、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系統運動與能量的調控機制研究”,2013.1 - 2016.12,主要參加者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復雜擾動環境下四足機器人動態運動規劃和控制研究”,編號:61175097(F030603), 起止年月:2012.1-2015.12,經費63萬元,項目主持人
6、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主題項目“基于仿生機器人的四足機器人研究”之課題“外力沖擊與慣性擾動下四足仿生機器人平衡控制研究”,編號:2011AA040701,起止年月:2011.1- 2012.12,經費87萬元,主要參加者
7、國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項目“IC裝備工藝模擬與多領域建模工藝仿真設計平臺”之課題5“超精密運動部件多領域建模、仿真與優化”,編號:2011ZX02403-005,,起止年月:2011.1 - 2014.12,經費876.0萬元,主要參加者
8、國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項目“NAxx 光學系統α樣機攻關”之課題6“曝光系統動力學仿真及測試平臺研究”,編號:2009ZX02204-006,起止年月:2009.6 - 2012.12,經費921.2萬元,項目主持人
9、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IC制造裝備基礎問題研究”之課題5“大慣量多體系統的多場多尺度建模與納米精度運動生成”,編號:2009CB724205,起止年月:2009.1 - 2013.12,經費288萬元,主要參加者
10、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目標導向課題“精微機電產品結構設計方法與集成設計工具”,編號:2009AA04Z148,起止年月:2009.4 - 2011.3,經費249萬元,項目主持人
11、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仿人型觸覺虛擬操作理論及其在產品開發和遙操作中的應用”,編號:2008CDB385,項目主持人
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1、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合作項目“舵機動剛度測試系統開發”,2013.7 - 2014.5,經費172萬元,項目主持人
2、中航工業洛陽電光技術研究所合作項目“慣性穩定平臺穩像精度數字仿真軟件開發”,2012.6- 2014.12,經費72萬元,項目主持人
3、鄭州煤礦機械集團公司合作項目“低位放頂煤液壓支架機構優化與結構力學分析軟件”,項目主持人
4、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合作項目“大齒輪結構位標器動力學建模、分析和實驗測試技術開發”,項目主持人
5、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合作項目“舵機數字化設計專業模塊軟件開發”,項目主持人
榮譽與獎勵:
2012年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科學與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四)
2014年 教育部科技進步將一等獎(排名第二)
2011年 入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學者(晨星崗)”
2009年 指導學生獲得“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
2012年 指導學生獲得“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
2012年 共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獲得“第二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優秀獎
代表性著作:
1. AFriction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based on Dual-Relay Feedback Configurationwith Application to an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 MECHATRONICS, Volume 24,Issue 8, pages 1120-1131, 2014
2. SpatialForce-based Non-prismatic Beam Elemen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Circular Flexure Hinges in Compliant Mechanisms. PRESION ENGINEERING, Volume 38, Issue 2, Pages 311-320, 2014
3. AMonte Carlo Analysis of Uncertainty in Supporting Assembly of Large-Aperture OpticalLense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Volume 227,Issue 10, Pages 1504-1513, 2013
4. Six-degree-of-freedom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with Decoupled Collocated Control.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ENGINEERS 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Volume 226, Issue 2,Pages 313-325, 2012
5. Modelingand Analysis of Dual-Chamber Pneumatic Spring with Adjustable Damping for PrecisionVibration Isolation.JOURNAL OF SOUND ANDVIBRATION, Volume: 330, Issue: 15, Pages: 3578-3590, 2011
6. Modelingand Analysis of a 3-DOF Lorentz-force-driven Planar Motion Stage for Nano-Positioning,MECHATRONICS, Volume 20, Issue 5,Pages 553-565,2010
7. Collaborative Plan Exchange Significant Reinforcement for Contract Net Based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Volume 37, Issue 9-10, Pages1042-1050, 2008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