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19-07-10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雷少剛,男,1981年出生,四川省南部縣人,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老師。
2004年、2009年先后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獲得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士與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007.10-2009.6期間受美方資助,前往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科研合作。
2012.1-2012.3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開展科研訪問交流。從事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礦區地質環境監測、資源環境遙感、土地復墾、土地信息技術。
曾獲得2011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際環境巖土協會優秀研究獎一項、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中國礦業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科研標兵稱號。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97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與面上項目、江蘇省博士后科學基金、深部巖土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專項基金、江蘇省資源環境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科研基金;作為學術骨干參與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等多個重大項目。
先后在Science、Ecological Indicators、煤炭學報、土壤通報、中國土地科學、測繪通報、EnvironmentalEarth Sciences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CSSCI檢索 20余篇,出版專著1部。
Email:lsgang@126.com
獲獎、榮譽稱號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2.12
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2013.5
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013.11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國際環境巖土協會理事會成員
江蘇省青年科技工作協會會員
研究領域
礦區環境監測與生態重建、RS/GPR應用
科研項目
1 項目名稱:大型煤電基地景觀生態恢復關鍵技術,來源:科技部——國家重大研發計劃課題,經費:27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課題負責人。
2 項目名稱:高強度開采下礦區環境損傷的形成機理與預測,來源:科技部——973計劃子課題,經費:12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環境損傷監測與機理模型研究
發表論文
1 Zhengfu Bian, Xiexin Miao, Shaogang Lei, Shenen Chen, Wenfeng Wang. The Challenges of Reusing Min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s. Science. 2012.8. (SCI檢索)
2 Shaogang Lei*, Lixing Ren, Zhengfu Bian.Time-space Characterization of Vegetation in a Semiarid Mining Area Us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Decomposition of MODIS NDVI Time Series.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1 (SCI檢索).
3 Shaogang Lei*, Hequn Chen, Zhengfu Bian. Evaluation of integrating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with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of TerraSAR-X image for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 in a mountainous region.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11. (SCI檢索)
4 Shaogang Lei*, Zhengfu Bian, John Daniels. Improved spatial resolution in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t arid mining area using apparent thermal inerti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 6. (SCI檢索)
5 Shaogang Lei*, Zhengfu Bian, John Daniels. Improved Soil Temperature Modeling.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1.3. (SCI檢索)
6 Yang Dejun,Bian Zhengfu, Lei Shaogang*. Impact on soil physical qualities by the subsidence of coal mining:a case study in 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2016. (SCI檢索)
7Y Liu,S Lei*,X Chen.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 in urban soils of a coal mining city in East China.Human &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6. (SCI檢索)
8 論文名稱:西部干旱區煤炭開采環境影響研究,刊物名:生態學報,2014.
9 論文名稱:開采沉陷區四合木根系抗變形能力分析,刊物名: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級別:EI
10 論文名稱:風積沙區超大工作面開采生態環境破壞過程與恢復對策:刊物名: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級別:EI
11 論文名稱:超高水材料地裂縫充填治理技術研究,刊物名:煤炭學報,級別:EI
出版專著和教材
雷少剛. 缺水礦區關鍵環境要素的監測與采動影響規律研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2.
科研創新
雷少剛,甄菲,楊賽,王影,馬福建. 探地雷達測定擾動土壤水含量多功能試驗裝置,發明專利:201410018099.8.
楊德軍,卞正富,雷少剛. 一種土壤含水率間接獲取及快速評價方法,發明專利: 201410719050.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