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暨南大學 2019-08-08 相關院校: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市場學系研究生導師楊德鋒介紹如下:
楊德鋒教授
研究方向
市場營銷、品牌管理與競爭優勢
電子郵箱
yangdefeng@163.com
個人簡介
楊德鋒(1976.9-),河南虞城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市場學系系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營銷科學學報》編委。主要從事市場營銷、品牌管理與競爭優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一項,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廣東省軟科學等基金各一項。現
已在國際期刊如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SSCI),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SSCI),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SSC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SSCI),國內期刊如《心理學報》、《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財貿經濟》、《營銷科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40多篇論
文。并擔任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管理科學學報》、《心理學報》、《南開管理評論》、《營銷科學學報》等期刊的匿名評審專家。
教育背景
2005.9~2008.6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
2002.9~2005.7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系市場營銷專業,獲管理學碩士
1995.9~1999.7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系生物技術專業,獲理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5.10~現在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2010.10~2015.10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2010.12~2013.1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博士后
2008.7~2010.10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代表性論文
[1]Yang Defeng, Xie Ninghui and Su Sarena J.. Claiming best or better? The effects of target brands’ and competitors’ puffery on holistic and analytic thinkers.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 2019, 18(2), 151-165.(SSCI)
[2]Yang Defeng, Jiang Wei and Zhao Weihong.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stakeholder integration capability: A mediation analysis.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first online May 2019.(SSCI)
[3]Liao Junyun, Yang Defeng, We Haiying i and Guo Yulang. The bright side and dark side of group heterogeneity within online brand community.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2019, accepted. (SSCI)
[4]Yang Defeng, Wang Xu, Zhou Zheng Karvin and Jiang Wei.Environmental strategy, institutional forc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A managerial cognitio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First Online: 2 March, 2018.(SSCI)
[5]Yang Defeng, Sheng Shibin, Wu Shuilong and Zhou Kevin Zheng. Suppressing partner opportunism in China: Contextualizing institutional forc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8, 90, 1-13.(SSCI)
[6]Yang Defeng, Jin lou and Sheng Shibin.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breadth and depth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2017, 59(4), 517–536. (SSCI)
[7]Yang Defeng, Lu Yue, Zhu Wenting and Su Chenting. Going to be gree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dvertising appeals on green consump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 68(12), 2663-2675. (SSCI)
[8]Yang Defeng, Zhao Ping, Lou Runping, Wei Haiying. Environmental marketing strategy effects on market-based asset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2013, 24(5/6), 707-718. (SSCI)
[9]楊德鋒, 江霞, 宋倩文. 消費者何時愿意選擇與規避群體關聯的品牌?心理學報, 2019, 51(6): 699-713.
[10]楊德鋒, 李清, 趙平. 分享中社會聯結、假想觀眾對品牌至愛的影響——他人回應分歧性的調節作用. 《心理學報》, 2014, (7), 1000−1013.
[11]劉偉, 王新新, 楊德鋒. 何為死忠粉?品牌崇拜的概念和維度研究——基于網絡志方法[J]. 品牌研究, 2017(03): 28-43.
[12]李清, 衛海英, 楊德鋒, 冉雅璇. 顧客-員工擬親關系對顧客重購意愿的影響——溝通風格、感知背叛的調節作用. 營銷科學學報, 2016, 12(1), 89-106.
[13]衛海英,李清,楊德鋒. 品牌危機中社會關系沖突的動態演化機理——基于解釋學的研究. 中國工業經濟, 2015, (11), 109-124.
[14]呂瑛,楊德鋒. 基于灰關聯分析的顧客參與動機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15, (6), 46-48.
[15]楊德鋒, 江霞. 趙平. 獎勵分享能強化分享者原有的品牌至愛嗎?——獎勵在體驗分享中的影響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4, (3), 4-18.
[16]楊德鋒,趙平,張夢遠. 向他人分享品牌體驗能強化分享者原有的品牌態度嗎.《營銷科學學報》,2014, (2), 82-98.
[17]楊德鋒, 馬穎杰, 馬寶龍. 社會互動、代際文化價值觀傳遞與品牌體驗的形成. 《管理評論》, 2014, (3), 70-80.
[18]馬穎杰, 楊德鋒. 服務中的人際互動對體驗價值形成的影響——品牌價值觀的調節作用. 《經濟管理》, 2014, (6), 86-98.
[19]楊德鋒, 李清, 趙平, 衛海英. 商店情感、面子意識與零售商自有品牌購買意向的關系研究. 《財貿經濟》, 2012, (8), 97-104.
[20]楊德鋒, 李清, 衛海英, 趙平. 商店忠誠、自有品牌態度及其購買意向的關系研究.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12,(10), 61-70.
[21]楊德鋒, 李清, 趙平. 品牌特性對品牌至愛的影響:BESC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調節作用.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5), 12-19.
[22]楊德鋒, 趙晶, 趙平.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雙贏范式與企業競爭優勢構建機制研究. 《軟科學》, 2012, (7), 1-5.
[23]楊德鋒, 楊建華, 樓潤平, 姚卿. 利益相關者、管理認知對企業環境保護戰略選擇的影響. 《管理評論》, 2012, (3), 140-149.
[24]楊德鋒, 楊建華, 衛海英. 品牌體驗、自我展示與品牌至愛:通過非凡體驗創建品牌至愛.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10, (10), 69-77.
[25]楊德鋒,王新新. The Effect of 2-tier Store Brands’ Perceived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Brand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n Store Loyalty.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10, (1), 1-28.
[26]楊德鋒, 楊建華. 環境戰略、組織能力與競爭優勢. 《財貿經濟》, 2009, (9), 120-125.
[27]楊德鋒, 楊建華. 環境戰略研究前沿評述.《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9, (9), 29-37.
[28]楊德鋒, 王新新. 零售商自有品牌感知質量的居中性:基于線索診斷理論的研究.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9, (5), 81-89.
[29]楊德鋒,王新新.價格促銷對品牌資產的影響:競爭反應的調節作用.《南開管理評論》, 2008, (8), 20-30.
[30]楊德鋒, 王新新.制造商線索與零售商自有品牌感知質量.《中國工業經濟》, 2008, (1), 87-95.
[31]楊德鋒, 王新新. 2-梯隊自有品牌感知質量、感知價值、品牌知識和態度對商店忠誠的影響作用.《營銷科學學報》, 2008, 4(1), 69-85.
[32]楊德鋒, 王曉玉. 西方參考價格研究評述.《經濟學動態》, 2007, (8), 99-103.
[33]楊德鋒,王新新. 零售商自有品牌感知質量的形成與提升研究.《消費經濟》, 2007, (6), 68-71.
[34]王新新, 楊德鋒.基于全球倫理準則的標準化/本地化:以創建全球性品牌為目標.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5), 41-46.
[35]王新新, 楊德鋒.自有品牌與零售商競爭力研究.《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6), 94-97.
[36]楊德鋒.產品變量對渠道結構模型的影響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6), 56-60.
[37]楊德鋒.加油站選址研究.《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3), 20-23.
出版著作
[1]楊德鋒. 品牌管理與競爭優勢:如何通過品牌管理獲得競爭優勢. 科學出版社. 2015. 3
主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規避群體模仿消費的形成機制、錯配現象及其對被模仿群體的影響(批注號71872073). 主持人. 2019.1-2022.12.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品牌群體標簽有效性的機理研究:消費者的群體聯想、認同建構與認同飽和的影響(批準號71472074). 主持人. 2015.1-2018.12. 已結項.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體驗分享對品牌至愛的影響機制:基于分享現實理論的研究(批準號71102009). 主持人. 2012.1-2014.12. 已結項.
[4]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 顧客與企業互動中的品牌體驗形成機制(批準號2012T50106). 主持人. 2012.9-2013.1. 已結項.
[5]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體驗分享、他人回應和認同建構對品牌至愛的影響(批準號20110490362). 主持人. 2011.6-2012.6. 已結項.
[6]廣東省軟科學項目. 環境規制推動技術創新的實現機制及其促導措施研究(項目編號:2012B070300036). 主持人. 2012.10-2014.8. 已結項.
[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零售商自有品牌購買行為與商店忠誠倒U型關系的形成原因:基于顧客體驗視角的研究(批準號09YJC630100). 主持人. 2010.1-2012.12. 已結項.
[8]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育苗工程項目). 輕度、中度和重度自有品牌購買行為的形成機理和影響研究(批準號wym09051). 主持人. 2010.1-2011.12. 已結項.
教授課程
博士:品牌管理與國際營銷、市場營銷研究
碩士:營銷管理與競爭優勢、行業研究與競爭分析
本科:市場營銷學、國際營銷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