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河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2019-10-31 相關院校: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劉聯勝介紹如下:
姓 名:劉聯勝
職稱職務:教授,博導,副院長
聯系方式:Lane812@163.com
研究方向:
1、清潔燃燒技術與裝備
2、液體霧化技術與霧化裝置
個人簡介: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河北工學院機械工程二系熱能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熱電廠,任值長;
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河北工業大學動力系熱能工程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2001年3月至2013年12月,以引進人才方式進入河北工業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任教,當年取得副教授職稱,2006年取得教授職稱,2009年被評定為三級教授,2013年評為博士生導師。現任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天津市建筑供能工程中心及熱能工程省重點學科“高效燃燒及排放控制技術”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
現任天津市工業爐學會、河北省工業爐學會、天津市中小企業創新與技術協會理事;《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燃燒科學與技術》特邀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
獲獎成果及專利:
[1] 發明專利,低氮氧化物燃燒工藝和燃燒裝置以及應用,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010522117.8,劉聯勝,吳晉湘等。
[2] 發明專利,自動送料并以秸稈壓塊為燃料的民用采暖爐,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0810151492.9,劉聯勝,李寧等。
[3] 實用新型專利,低氮氧化物燃燒裝置,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020579690.8,劉聯勝,吳晉湘等。
[4] 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小區垃圾桶垃圾異味處理裝置,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420347823.7,劉聯勝,楊華等
[5] 實用新型專利,生活垃圾熱值與低熱值熱解氣燃燒一體化裝置,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320659676.2,劉聯勝,吳晉湘等
[6] 實用新型專利,以秸稈壓塊為燃料的戶用直燃采暖裝備,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420632362.8,劉聯勝,張曉宇等
[7] 發明專利,一種高溫低氧燃燒器,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0910067680.8,吳晉湘,茍湘,劉聯勝等。
[8] 發明專利,手提細水霧滅火器,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0920096636.5,吳晉湘,茍湘,劉聯勝等。
[9] 發明專利,一種蜂窩陶瓷換熱器,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0910067681.2,吳晉湘,茍湘,王恩宇,劉聯勝等。
[10]實用新型,氣泡霧化細水霧噴槍,國家知識產權局,ZL201220221498.0,梁強,吳晉湘,劉聯勝等
承擔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料/氧化劑空間濃度調制過程對火焰結構及污染物生產機理的影響規律(編號:51276055),2013-2016,資助金額70萬元。(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液霧燃燒過程中熱聲耦合振蕩的發生規律及控制策略研究(編號:50876026),2009-2011,資助金額30萬元。(主持)
[3] 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科技服務業重大專項,適用于風冷式機組的智能化低能耗噴霧冷卻系統的開發與推廣(編號:14ZCDZGX00821)2014-2017,資助金額50萬。
[4]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生物質成型燃料直燃技術關鍵問題及專用燃燒設備的研究(編號: 210017),2010-2012,資助金額10萬元。(主持)
[5] 國際合作—日本大金工業株式會社委托研究項目,Research on Spray Characteristic of Effervescent Atomizer(I),2012-2013,資助金額250萬日元。(主持)
[6] 國際合作—日本大金工業株式會社委托研究項目,Research on Spray Characteristic of Effervescent Atomizer(II),2013-2014,資助金額300萬日元。(主持)
[7] 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II)項目,城市生活垃圾熱解及低熱值熱解氣燃燒一體化循環工藝及裝置,2014-2016,資助金額20萬元。(主持)
[8] 8、河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生活垃圾熱解-低熱值熱解氣燃燒循環工藝關鍵問題研究,2014-2016,資助金額20萬元。(主持)
[9] 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農產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畜牧業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秸稈壓塊燃料直燃技術關鍵問題及小型專用燃燒裝備研究(編號:13226604D-4),2013-2015,資助金額10萬元。(主持)
[10]天津市質量管理研究所委托開發項目,鍋爐操作工職業培訓包開發,2014-1015,經費總額32萬元。
[11]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火焰熱聲耦合振蕩的發生規律及控制策略研究,2009-2011,資助金額5萬元。(主持)
[12]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低污染燃油噴嘴燃燒特性研究,2003-2006,資助金額3萬。(主持)
[13]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貧氧部分預混/富氧補燃對火焰穩定性及其污染物排放的影響規律研究(編號:ZD2010122),2011-2013,資助金額6萬元。(主持)
[14]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城市生活垃圾高溫空氣焚燒的基礎研究(編號:jh2011109),2011-2013,資助金額5萬元。(主持)
[15] 北京佰能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究項目,焦爐余熱回收設備溫度控制方案的研發與優化,2012,項目金額12萬元。(主持)
[16]新奧(廊坊)燃氣有限公司合作研究項目,生物質混燒及水煤漿技術在層燃路的應用,2010,項目金額5萬元。(主持)
[17]保定高新區委托合作研究項目,鍋爐除渣改造,2009年,項目金額12萬元。(主持)
[18] 河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燃料/氧化劑空間濃度調制對燃燒過程及污染物排放的影響規律研究(編號:13964503D),2013-2015,資助金額25萬元。(負責)
[19] 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工業爐富氧助燃、貧氧燃燒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編號:09ZCKFGX02000),2009-2013,資助金額15萬元。(負責)
論文及著作:
[1] 劉聯勝主編,《燃燒理論與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01
[2] 劉聯勝,許巖等,煙氣氣氛中生活垃圾的熱解過程及熱解動力學分析,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精品論文,Vol.6,no.20,2013
[3] 劉聯勝,李寧等,以秸稈壓塊為燃料的民用采暖設備的實驗與數值模擬研究,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論文,編號134386,2013.11,重慶
[4] 杜聰,劉聯勝等,氣泡霧化噴嘴流量特性及內流場模擬研究,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論文,編號134160,2013.11,重慶
[5] 程子忠,劉聯勝等,氧濃度對平面對沖火焰結構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響,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論文,2013.11,重慶
[6] Cong Du, Jianzhong Liu, Zhenyu Huang, Liansheng Liu,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ray Velocity Field of Coaxial Convergent Nozzle by Particle-Image-Velocimetry Measurements,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2012.6(134) (SCI)
[7] 劉聯勝等,燃煤/秸稈成型燃料層燃混燒試驗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Vol32,No.8,p124-132.(EI)
[8] Liu Lianshe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spray combustion produced by effervescent atomizers, CDCIEM 2012, p 305-311, 2012. (EI)
[9] 劉聯勝等,貧燃預混旋流火焰動力學失穩過程分析,燃燒科學與技術,17(6),pp491-498,2011。(EI)
[10]劉聯勝等,預混火焰熱聲振蕩的高速攝像分析,燃燒科學與技術,17(2),pp126-132,2011。(EI)
[11]劉聯勝等,預混火焰不穩定性的大渦模擬,燃燒科學與技術,16(5),pp396-403,2010。(EI)
[12]劉聯勝等,貧氧預混火焰熱聲耦合振蕩的聲場分析,燃燒科學與技術,16(2),pp175-180,2010。(EI)
[13]劉聯勝等,空氣旋流強度對氣泡霧化噴嘴噴霧流場及火焰的影響,燃燒科學與技術,2008,Vol14,No.6,523-528。(EI)
[14]劉聯勝等,氣液質量流量比對氣泡霧化噴嘴燃燒特性的影響,燃燒科學與技術,2007,Vol13,No.1,10-15。(EI)
[15]劉聯勝等,氣泡霧化旋流燃燒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Vol.39,No.3,101-106
[16]劉聯勝等,華北典型農作物秸稈燃燒動力學特性分析,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2012,北京,編號124046
[17]劉聯勝等,C/O空間濃度分布對部分預混火焰結構和污染物生成的影響,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2011,杭州,編號114008 [18]張財紅,劉聯勝,柱狀燃燒室內旋流噴霧過程的數值模擬,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Vol39,No.4,83-89
[19] Wang enyu, Liu Liansheng, Investigation of shapes and extingction limits of premixed flames in large centrifugal acceleration fiel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Vol. II: 543-546, 2011 (EI)
[20] Yang Hua, Liu Liansheng, The development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software, EDT 2010,v 2, p 405-408, 2010, (EI)
[21] Yang Hua, Liu Liansheng,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graduation project educatio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s, Photonics and Energy Engineering, v 2, p 286-289, 2010,(EI)
[22] 谷巖,劉聯勝,燃煤秸稈壓塊層燃混燒試驗研究,煤氣與熱力,Vol31,no.6,A01-03,2010
[23] Gou Xinag, Liu Wenyong, Liu Liansh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SO2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urnout Time of Corn Stalk Combustion in O2/CO2 and O2/N2 Atmospheres,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2012Bali, Indonesia. (EI)
[24] Gou Xinag, Liu Wenyong, Liu Liansheng,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Pulverized Coal Ignition Tim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ctober, 12-14, 2012. (EI)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