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公告 來源:北京考試報 2019-11-30 相關院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增考古學和公共管理兩學科
——訪學校招辦主任冉盈志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日前,記者就2020年研究生招生計劃、師資力量、報考建議等問題采訪了國科大招辦主任冉盈志。
記者:請介紹一下國科大是一所什么樣的大學?
冉盈志: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根據2019年9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數據,國科大國際排名第82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
2020年國科大研究生招生備案導師共1278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070人。招生導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5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87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4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2077人。
記者:明年學校計劃招多少碩士生?其中全日制碩士生、非全日制碩士生各多少人?有哪些專業招生?
冉盈志:2020年國科大共有130余個培養單位(指中科院所屬研究院、所、中心、園、臺、站及國科大所屬各院系,下同)計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的200余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9000余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生8600余人、非全日制碩士生500余人。全日制碩士生中含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150人左右,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100人左右。具體以教育部正式下達的2020年招生計劃數為準。
記者:明年的招生計劃與今年相比有哪些變化?
冉盈志:總體招生規模基本保持穩定,個別培養單位可能會有微調。
2020年國科大新增考古學和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招生。考古學一級學科的具體培養單位是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具體培養單位是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和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記者:2019年學校的研考錄取情況怎樣?報錄比是怎樣的?有哪些報考人數多的熱門專業?
冉盈志:國科大2019年共錄取博士研究生6892人,其中男生4071人,占錄取總數59.1%;女生2821人,占錄取總數40.9%。錄取碩士研究生9148人,其中男生5281人,占錄取總數57.7%;女生3867人,占錄取總數42.3%。錄取碩士生中有全日制碩士8603人,占錄取總數94.0%;非全日制碩士545人,占錄取總數6.0%。
國科大不同培養單位的報錄比差異較大。一般情況下,北京、上海等地的單位報錄比高于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培養單位。不同學科報錄比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心理學、人工智能、計算機、電子信息等熱門專業報錄比相對傳統基礎學科較高。相同專業在不同的培養單位的報錄比也有差異,學科實力越強的單位報錄比越高。
記者:學校有哪些學位授權點、特色專業建設點?研究生培養方面有哪些特色?師資隊伍建設怎樣?
冉盈志: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2個,分布在哲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5個,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
國科大還擁有金融、應用統計、應用心理、翻譯、農業、藥學、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電子信息等工程類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逐漸顯現。
國科大是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任務的重要承擔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戰略使命的重要依托。學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臺,遴選中國科學院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提供給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國科大始終秉承中國科學院的育人傳統,堅持在高水平科研實踐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在學研究生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中國科學院的重大成果和產出都有他們的付出和貢獻。
截至2018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直接給學生講課的老師)30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3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75人。目前國科大有研究生招生備案導師1278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070人,采取一對一指導或導師組多對一指導的方式培養。
記者:學校有哪些針對研究生的獎助措施?
冉盈志:國科大設置有多層次、全方位完整的獎助學金體系,確保每一名考入國科大的學生都能衣食無憂,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全校統一籌措的有國家助學金、國科大學業獎學金、中科院獎學金(含各種冠名獎)。研究所籌措的有研究所獎學金、助教津貼、助管津貼。導師籌措的有助研津貼。平均每名學生能獲得的獎助學金總額在國內高校排名前列。
記者:學校畢業研究生就業形勢怎樣?有哪些主要去向?
冉盈志:2019年7月,國科大授予5605名學生博士學位,授予5308名學生碩士學位。至此,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71526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83458人博士學位,授予88068人碩士學位。自1978年建校以來,所培養的學生中有112人當選為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有四分之一是國科大畢業生。
國科大畢業研究生就業形勢良好。碩士畢業生中很多人繼續深造讀博,就業主要去向為國有企業、科研、設計單位、三資企業或其他企事業單位等。博士畢業生主要去向為科研、設計單位、高等教育單位,以及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還有很多學生畢業后選擇出國深造。
記者:對于報考貴校的考生,您在專業選擇方面有什么建議?
冉盈志: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選拔性考試,要求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靈活掌握,同時具有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復習備考時要寬泛閱讀、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考生報考前要對自己進行合理評估,根據所學專業、學習成績、學習興趣、未來規劃等選擇培養單位和專業。就國科大來說,同一專業經常在幾個研究所或學院都有招生,但各培養單位的實力不同、學科側重點不同,考取的難度也不一樣。總體而言,考生可選擇那些具有一定挑戰性且通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目標的培養單位報考。
2020年國科大各培養單位的研考專業課命題分為校統一命題和培養單位自命題。采取哪種命題方式,由培養單位選擇。實際上,除用題量比較小的專業課由培養單位自命題外,絕大部分單位和專業選用國科大統一命題。近兩年國科大統一命題用題量覆蓋率達到報名考生的90%。2020年國科大統一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和各培養單位的招生專業目錄已經在學校招生信息網發布。考生要注意查看。
記者:非全日制研考已納入統考中。您對非全日制考生有哪些建議呢?
冉盈志:國科大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屬性也分為全日制碩士招生指標和非全日制碩士招生指標。國科大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對同一單位相同專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實行相同的考試學術要求和培養標準。
考生要充分了解相關專業的學費標準、住宿安排、授課安排等,確認符合本人的實際情況。
記者:對于想參加推免的考生,您有什么建議?
冉盈志:對于擬參加推免的考生,一要獲得所在本科院校的推免資格,二要通過擬接收培養單位的面試考核。這些都需要良好的學習成績作為基礎。
推免申請者要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填報相關培養單位和專業,并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內通過系統與擬接收的培養單位互動完成復試通知、擬錄取通知等各項網上確認程序。截至規定時間仍未完成相關接收手續或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薦免試資格不再保留。
明年擬推免到國科大的考生要關注相關培養單位的“聯合培養本科生計劃”“大學生夏令營/暑期學校計劃”和“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等。相關信息會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可以有效提升推免擬接收的可能性。(記者 孫夢瑩)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