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2020-11-13 相關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813-機械綜合
本大綱適用于機械工程(學術學位)、機械(專業學位)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考試科目由機械設計和自動控制原理兩部分構成。該科目考試滿分為150分,其中機械設計占75分,自動控制原理占75分。
一、機械設計部分
1.機械設計總論
1)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2)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其計算準則
3)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
4)機械零件的材料和熱處理選擇
5)摩擦、磨損和潤滑
6)機械零件的標準化
2.螺紋連接
1)螺紋的主要參數和牙型
2)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和標準件
3)螺紋連接的預緊和防松
4)單個螺栓的強度計算
5)螺栓組設計
6)提高連接性能的措施
7)螺旋傳動
3.帶傳動
1)帶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2)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3)帶傳動的力分析和應力分析
4)帶傳動的運動特性
5)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4.鏈傳動
1)鏈傳動的工作原理
2)鏈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3)鏈傳動的受力分析
4)鏈傳動的運動特性
5)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和潤滑
5.齒輪傳動
1)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2)齒輪各部分名稱及幾何參數
3)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4)齒輪常用材料和許用應力
5)齒輪的計算載荷
6)齒輪的精度等級
7)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8)標準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9)標準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10)齒輪傳動的潤滑
6.蝸桿傳動
1)蝸桿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2)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
3)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
4)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
7.軸和軸轂連接
1)軸的功用和類型
2)軸的材料選擇
3)軸的結構設計
4)軸的強度及剛度計算
5)軸轂聯接
8.滑動軸承
1)滑動軸承的結構與材料
2)滑動軸承的潤滑
3)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4)流體潤滑原理
9.滾動軸承
1)滾動軸承的結構和類型
2)滾動軸承的代號
3)滾動軸承的壽命及承載能力計算
4)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10.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
1)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見類型
參考教材
1. 李威,邊新孝,俞必強.機械設計.冶金工業出版社.2017
2. 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劉瑩、吳宗澤.機械設計教程(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 吳宗澤,羅圣國,高志,李威.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自動控制原理部分
1.概論
2. 控制系統的微分方程
1)一階系統的微分方程
2)二階系統的微分方程
3)高階系統的微分方程
3.傳遞函數
1)傳遞函數的定義和性質
2)傳遞函數的特征方程、零點和極點
3)典型環節及其傳遞函數
4)系統方框圖及其簡化
5)控制系統傳遞函數推導實例
4.控制系統的時間響應
1)時間響應的基本概念
2)一階系統的時間響應
3)二階系統的時間響應
4)高階系統的時間響應
5)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分析
6)控制系統的穩態性能分析
5.控制系統的頻率特性
1)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頻率特性的極坐標圖
3)頻率特性的對坐標圖
4)最小相位系統
5)傳遞函數的實驗確定方法
6)閉環系統的開環頻率特性
6.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1)穩定性的定義和條件
2)勞思穩定性判據
3)奈奎斯特穩定性判據
4)控制系統的相對穩定性
7.根軌跡法
1)根軌跡與根軌跡方程
2)繪制常規根軌跡的基本法則
3)根軌跡與系統穩定性
8.控制系統的設計和校正
1)概述
2)PID控制規律及其實現
3)用頻率法進行串聯校正
4)反饋校正
5)復合校正
參考教材
王長松,呂衛陽,馬祥華,齊昕.控制工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