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21-09-08 相關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T29
科目名稱:生態學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通過生態學課程的學習, 掌握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了解生態學的主要發展趨勢和前言領域。培養學生具有靈活運用生態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態學相關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要求考生掌握個體生態學(生物與環境)、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以及全球變化等知識。
第二部分 具體內容
一、緒論
1. 掌握生態學的定義
2.了解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分支學科及研究方法
3.了解生態學發展過程以及現代生態學發展趨勢
二、生物與環境
1. 掌握環境的概念及其類型
2. 掌握生態因子的概念及特征
3. 掌握限制因子、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態幅概念 4. 掌握生態系統中主要環境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性
三、種群生態學
1. 掌握種群及內稟增長率的概念
2.了解與種群統計學有關的參數、種群年齡結構類型及存活曲線類型
3. 掌握種群Logistic增長模型的公式含義、Logistic曲線的特征和意義
4. 了解種群暴發、掌握生態入侵概念;理解種群空間格局類型
5. 掌握種群生活史的概念,了解種群擴散
6. 掌握繁殖策略r-選擇生物與K-選擇生物特征
四、種內與種間關系
1. 掌握種內關系的概念及類型
2. 掌握密度效應、領域行為、他感作用、生態位與協同進化等概念
3. 掌握種間關系的概念及類型
4. 理解捕食作用的生態學意義
五、生物群落
1.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基本特征
2. 掌握生活型、群落交錯區和邊緣效應的概念
3. 理解影響群落組成和結構的因素,理解中度干擾的生態學作用
4. 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類型
5. 理解控制演替的幾種主要因素
六、生態系統
1. 掌握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組成和結構;掌握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
2. 理解生態效率
3. 掌握初級生產的基本概念,初級生產量的測定方法
4. 了解生態系統分解過程的性質,理解影響分解作用的資源質量和環境因素
5. 掌握生物地化循環概念和主要物質循環類型及特點
6. 理解全球主要的物質循環過程及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氮平衡的破壞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七、景觀生態學系統
1. 了解景觀生態學研究對象和內容。
2. 掌握景觀、尺度、格局、空間異質性、綴塊性、邊緣效應的基本概念
3. 掌握綴塊-廊道-基底模式,理解綴塊動態理論
八、應用生態學
1. 熟悉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2. 掌握生物多樣性概念,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保護途徑
3. 掌握全球變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全球變化的生態后果及其減緩途徑
4. 理解恢復生態學的原理與主要技術
5. 掌握生物入侵概念,理解生物入侵學的可能途徑與生態風險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
1、命題說明:
本課程對各考核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詞語描述:
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
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2、參考書目:
李 博 主編,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牛翠娟,婁安如,孫儒泳,李慶芬主編,基礎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其他規定: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4、本科目考試不得使用計算器。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