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21-09-10 相關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T46
科目名稱:誤差理論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目標:誤差理論包括誤差來源、誤差類型及精度評價、協方差傳播率、測量平差模型、條件平差模型、附有參數的條件平差模型、間接平差模型、附有約束條件的間接平差模型、誤差橢圓等基本內容。通過學習,應系統掌握協方差傳播率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夠針對不同的平差問題進行建模并給出精度評價,具有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基本要求:掌握協方差傳播率、最小二乘原理、條件平差模型、附有參數的條件平差、間接平差模型、附有約束條件的間接平差模型等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經典平差、現代平差的發展歷史、發展趨勢及主要應用領域。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一)基本概念
1、掌握誤差來源、誤差分類;
2、了解測量平差的研究內容
(二)誤差分布與精度指標
1、掌握偶然誤差的分布規律;
2、掌握精度、準確度、精確度;
(三)協方差傳播律及權
1、掌握協方差傳播律及其應用;
2、掌握權及定權的方法;
3、掌握協因數傳播律;
(四)平差數學模型與最小二乘原理
1、理解測量平差函數模型;
2、掌握函數模型的線性化;
3、理解參數估計與最小二乘原理
(五)條件平差
1、掌握條件平差原理;
2、掌握條件方程建立方法;
3、掌握精度評價方法;
(六)附有參數的條件平差
1、掌握附有參數的條件平差基本原理;
2、掌握精度評價方法;
(七)間接平差
1、理解間接平差原理、掌握誤差方程建立方法;
2、掌握精度評價方法;
3、掌握間接平差模型在實際中的應用;
(八)附有限制條件的間接平差
1、掌握附有限制條件的間接平差基本原理;
2、掌握精度評價方法;
(九)誤差橢圓
1、掌握點位中誤差、誤差橢圓;
2、掌握誤差橢圓的計算和應用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基本要求:本課程對各考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的詞語描述:
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
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2、命題說明: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來確定。試卷組配兼顧覆蓋面、能力層次、內容、難易程度。
難易程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級,試題分數比例一般為 2:3:3:2。
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
“了解”占15%、“理解、熟悉、”占40%、“掌握”占45%。
試題形式有: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等題型。
3、參考書目: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第三版),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量平差學科組編寫,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版。
4、其他規定: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本科目考試不得使用計算器。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