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浙江財經大學 2022-11-21 相關院校:浙江財經大學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和要求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代碼440)》主要考查考生對新聞傳播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新聞傳播學知識、具備跨學科思維,選拔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法治觀念和國際視野,能夠適應新媒體傳播環境,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新聞傳播專業人才。
二、考試形式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科目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等。
四、考查的主要內容
(一)新聞學理論
1.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2.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史
3.黨性原則與中國新聞事業的基本制度
4.新聞學的形成、發展及研究對象
5.世界各國新聞學主導性理論
6.新聞的本源、起源、定義及基本特征
7.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內涵及外延
8.新聞失實的主要表現、產生原因及防治
9.新聞與宣傳、輿論之間的關系
10.新聞事業的歷史發展過程及其基本規律
11.互聯網與傳媒新業態
12.新聞媒介的性質
13.新聞事業的功能與效果
14.輿論引導與輿論監督的內涵、基本原則及實施
15.大眾傳媒與社會的關系
16.新聞媒介的運行體系與管理模式
17.傳媒業經營的基本原則、目標與路徑
18.新聞媒介的受眾特點、定位和權利
19.新聞生產和新聞選擇
20.中國的新聞改革
(二)傳播學理論
1.傳播學的研究對象、研究體系及研究方法
2.傳播學的產生、確立與發展
3.傳播學的最新理論
4.傳播的概念、特點與分類
5.傳播的模式、功能與原則
6.媒介組織與傳播制度
7.信息的傳播分析、特征與分類
8.信息爆炸、信息匱乏、信息污染與信息侵略
9.符號、意義與傳播
10.符號的特性、功能與與分類
11.傳播媒介的概念、特點與類型
12.傳播媒介主要理論
13.傳播謀略的立體透視與分析
14.傳播謀略的運籌與決斷
15.傳播技巧的概念、特點與運用
16.受眾研究的主要理論
17.受眾的選擇機制與意見領袖
18.傳播與環境的關系
19.傳播環境的特征與類型
20.媒介環境與社會環境
21.傳播環境與媒介生態
22.傳播效果研究的歷程與理論
23.傳播效果的形成、實質與評估
五、主要參考書目
(一)《傳播學》(第三版),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二)《傳播學教程》(第二版), 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三)《新聞學概論》(第七版),李良榮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
(四)《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彭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