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 2009-10-14 相關院校: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
一、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簡介
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六研究所,簡稱電子六所)成立于1965年,長期致力于通信、計算機、控制三大學科技術為基礎的研究開發、產品制造、系統工程承包和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與技術服務。現任所長郭先臣,黨委書記宋志德,副所長程志良、欒剛,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賈西林,總會計師黃剛。經過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專注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系統工程、信息服務等方面集科技開發、生產、系統工程、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技術企業集團。六所正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創新型高科技集團。
六所曾隸屬于四機部、國防科工委第十研究院、十九研究院、國家計算機工業管理總局、機電部、電子部、信息產業部等部委直屬領導建制。成立之初,業務方向為“應用電子技術為農業、工業、科學技術現代化服務”,所名為“無線電應用技術發展綜合設計研究所”,代號四機部六所。后曾改名為“電子技術推廣應用研究所”。1989年所名定為“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代號“電子部六所”。在科技體制改革中,1999年信息產業部同意六所劃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但仍保留其事業單位編制和“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六研究所”的名稱。
四十多年來,六所以計算機、通信、控制系統技術與產品研發為核心,在微機、工作站、工業控制機、程控交換機、計算機軟件和工業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等方面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取得了優異的科技成果,榮獲國家、部級科技進步獎180項。六所在科研院所的基礎上,以產業化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其產品和應用系統工程廣泛地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頗得用戶信賴、享有極高商譽。尤以長城0520B微型機、CCDOS、漢字化軟件、華勝工作站、華科程控交換機、和利時DCS分布式控制系統和火電站/核電站監控、電力網監控、各行業的工業自動化工程、計算機網絡等飲譽中外。
六所下屬企業BHH公司(北京日立華勝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連續5年榮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四部委聯合頒發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證書;投資企業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華勝,600410 SH)在2009年工信部公布的第五屆“中國軟件收入規模前100名企業” 中名列前茅,體現了六所在軟件與系統集成方面的強大實力。
六所研究生部作為國家教委批準的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單位,每年定向招收、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40多名,工程碩士20多名,為研究生進行項目設計和論文制作提供了優越條件。六所與國內外有關大學和科研機構有著緊密的科研教學合作,聯合培養各層次人才。六所主辦的《電子技術應用》及《微型機與應用》月刊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及歷屆信息產業部電子精品期刊獎、電子優秀期刊獎,發行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六所是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應用委員會、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微型機與應用分會掛靠單位,并建有中國JAVA中心等機構。經常組織全國計算機應用、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等學術交流,以及計算機與應用方面的軟科學研究,為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服務。
六所一直與國外著名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產業公司,以及科研機構保持著緊密的業務合作和技術交流,吸收各國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科研開發能力和市場開拓水平,擴大產業規模,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產品和高水平服務。
六所集團現有職工3800多人,其中具有碩士、學士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占了近70%,博士22名,研究員級高工17名,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18名。六所擁有全面的研發服務支撐體系,本部設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毗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八大學院,在上地信息產業基地設有30000多平方米的研發基地(一期項目10000多平方米);在西三旗辟有近20000多平方米的開發、生產基地。
六所將秉承“創新中國電子,奉獻信息未來”的企業文化,發揚“求實、進取、合作、創新”的六所精神,打造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創新型高科技集團。
二、培養目標
我所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的總結,根據具體業務主攻方向,采用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形式,培養出可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需要、高素質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由于本專業的導師都是學科前沿的專家和技術領頭人,掌握著國內國際技術的最新動態,因而他們的研究課題大多代表著先進實用、面向市場、面向用戶的尖端技術,通過這些導師的言傳身教,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掌握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增強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專業實力。
三、報考條件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 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均可;
3. 年齡不得超過28周歲;
4. 身體健康有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有吃苦耐勞、具備緊張工作的自身素質,并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5. 考生在報名后,需將最高學歷的成績單、獲獎證書復印件、考生報名表等寄至我所研究生部。
四、學習年限
我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二年半。第一學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或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理論基礎課,按規定需修完學分。第二學年回所結合科研任務進行實踐且撰寫開題報告,同時進行論文的準備和課題設計工作,第三學年完成學位論文和相應的畢業設計實踐課題,完成論文答辯工作。
五、招生專業、人數、研究方向及考試科目
2010年招生專業、研究方向、招生人數及考試科目見下表:
專業名稱及代碼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計算機工業過程控制 | 35 | 政治 101 英語 201 數學(一) 301 計算機學科 專業基礎綜合 408 |
移動3G及VOIP關鍵技術 | |||
工業現場數據采集與處理可靠性研究 | |||
PLC軟件、硬件設計 | |||
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 | |||
通用工業控制器 | |||
傳感器網絡技術 | |||
信息安全 | |||
嵌入式操作系統 | |||
計算機網絡及通信 | |||
汽車電子通信和驅動技術的研究 | |||
企業信息化系統 | |||
工業網絡與總線 | |||
運動控制與驅動 | |||
圖形圖像處理 |
六、培養方式
我所是國家教委批準的招收培養研究生單位,有二十八年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經驗,有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優秀導師隊伍,具有較為優越的科研教學條件,保證研究人員人手一臺機器、網絡化開發環境以及計算機和工業自動化培訓基地。碩士研究生論文實踐安排在分層分領域的研究開發部門進行。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所招收碩士研究生全部為定向培養,學生畢業后均留所工作,三年后可自由流動。
七、學習期間待遇
學生入學后,在第一年基礎課期間,每月補助550元,第二年到畢業,導師會根據學生課題情況及能力,給予一定補助。
八、報 名
報名地點: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辦公室確定的報名地點報名。在北京參加考試的考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部報名。
九、證書
學生在校修滿學分,通過碩士英語學位水平考試,并參加所內學位論文答辯后,經所學位委員會投票表決,通過后由國家教委頒發全國統一的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十、疑問及解答
為了使學生能對六所的情況有個更深刻地認識,結合近幾年來學生的郵件和我部匯總的問題給予解答。
1.讀六所研究生是否轉戶口?
答:只要是被我所正式錄取的工學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畢業后均轉為正式北京市戶口。
2.畢業后是否可以考博?
答:六所沒有博士點,且與學生有3年的定向培養協議,因此我所的研究生只能在畢業兩年后申請,第三年可以考。我所有博士后流動站,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3.去年的復試分數線是多少?
答:去年的復試分數線是320分。
4.研究生畢業后的工資待遇是怎樣的?
答:由于學生畢業后都是分配到我所下屬各單位,跟著導師繼續作項目,每個員工的工資都是不公開的,所以研究生畢業后工資待遇是根據能力和不同工作單位而確定的。
5.六所為什么選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基礎課培養點?
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以前都是隸屬于電子部的學校,我所以前也是隸屬于電子部的,由于我所和兩所學校的關系都非常好,而且兩所學校的專業設置也是非常好的,教學質量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我所與兩所學校一直保持著這種密切合作。
6.在學期間待遇情況?
答:學生在讀基礎課期間,助學金是每人550元/月,以減輕學生上學時的經濟負擔。在返所做課題期間,導師將根據能力給予適當的月補助。
7.是否畢業后就可以離開?
答:由于我所是定向培養,學生入學后必須與我所簽訂畢業后服務三年以上的定向委托培養協議,因此學生必須服務期滿后方可離開。
8.六所的下屬單位是否在北京?
答:六所下屬單位都在北京,但有些單位在其他省份也有自己的分公司。
通訊地址:北京927信箱研究生部
聯系電話:(010)82306057
電子郵件:guoyc@ncse.com.cn
乘車路線:在西直門地鐵站乘632路、438路、392路、398路、719路清華東路下車均可到達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