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 2023-05-15 相關院校:大連理工大學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舉辦2022年研究生學術科技節總結表彰大會暨2023年研究生學術科技節啟動儀式,對涌現出師生先進典型代表、優秀組織單位、優秀導學團隊等進行總結表彰。研究生學術科技節由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于2010年首次舉辦,既為研究生搭建了交流學術思想、展示學術成果的平臺,也為大工校園文化注入了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豐富內涵。經過多年建設,逐步形成了“學術科研、科技創新、誠信教育”三位一體、融會貫通的研究生學術科研文化建設體系,是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
2022年研究生學術科技節聚焦國家戰略和民生領域發展方向,鼓勵學科交叉、前沿探索,在“高水平學術論壇”“高質量學術講座”“‘研創杯’系列賽事”“深層次誠信教育”等8個重要板塊,開展了一系列學術科技活動。
一、構建“雙高”導引平臺,培育研究生志存高遠、勇擔使命的視野格局,助力科研賦能
本屆學術科技節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卡脖子”問題,堅持將“高水平學術論壇”作為龍頭先鋒、將“高質量學術講座”作為前沿高地,通過多場次、深層次的學術研討,以知名專家學者寬廣的學術視野和進取的科學精神,引導學生關注國家需求的目光和穩抓機遇勇擔重任的自覺行動。
各學部、學院立足優勢學科舉辦第四屆博士生學術論壇分論壇,全校共設立分論壇17個,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積極開展校際、跨學科交流,邀請到院士、高端人才等權威專家65位,吸引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70余所高校學生參與,收錄論文1112篇、墻報227份、開展報告392場,研究生在論壇中充分吸收知識、探討交流。
依托“名師講堂”品牌活動,邀請到一批知名院士、學術大家面向研究生們開展學術報告,包括中國工程院范維澄、中國科學院趙東元等6位院士講述學術前沿動態、分享科技創新歷程;英國愛丁堡大學等5位國外知名學者開展環境領域講座;中科大、上海社科院教授從科研經驗、科技倫理等多方面為研究生們帶來啟發與指導;華大基因、SAP中國研究院等行業領先企業代表受邀介紹產學研最新成果。
二、構建“雙典型”帶動平臺,激發研究生投身創新、追求卓越的內生動力,培育科學精神
學術科技節期間,通過研究生“學術之星”、優秀博士論文獎學金評選等選樹了一批學術科研典型,通過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競賽等選樹了一批科技創新典型,以創新成果展、經驗分享會等形式的活動,鼓勵更多研究生做學術科研的“排頭兵”、科技創新的“領頭羊”。
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已連續開展十五屆,選樹了400余名博士、碩士科研先鋒,給予表彰和科研資助,在研究生當中發揮出示范引領作用。本次科技節涌現出博士生、碩士生“學術之星”各10人。優秀博士論文單項獎、特別獎評選深入挖掘研究生學習階段內科研工作系統性、創新性突出的博士生并予以資助,在此群體中培育出大批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本次科技節選拔出優秀博士論文特別獎11人、單項獎33人。
對標重大科技創新賽事,廣泛組織動員研究生積極參加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搭建集宣傳、培訓、選拔、指導、資助為一體的研創賽平臺,建設貫穿創賽全周期的三級培訓體系,加大資助力度,力爭以在各級科技創新賽事中獲獎的研究生個人和團隊作為“火種”,在研究生群體中形成科創文化的燎原之勢。2022年,學校研究生創新競賽獲獎達177項,獲獎學生覆蓋18個學部、學院,總計856人次,刷新了4項賽事的歷史最好成績,獲獎總量、高級別獎項數量、組織單位榮譽數量均取得新突破。
三、構建“多維度”互動平臺,強化研究生開放協作、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激發學術活力
學術科技節期間,圍繞學術研討、學術誠信教育、特色科研活動等,邀請各學科專業名師、優秀研究生齊聚現場面對面,打造“導師-學生”“博士生-碩士生”“校友-在校生”的多維度研討,碰撞創新思考火花。
“學術沙龍”作為學術研討的主陣地,開展活動34期,3000余名研究生在交流中共同解決困難,相互激勵帶動。學術誠信教育也貫穿學術科技節始終,開展學術誠信專題報告多場,搭建“學術誠信教育展覽區”,為廣大研究生系好學術誠信的第一顆扣子。“大工研究生”官微連載刊登研究生“學術之星”、優秀研究生標兵等典型人物科研風采,推送24期、點擊量近3萬次;各學部、學院還以“科研+文化”等不同形式開展“專利分享”“微結構攝影大賽”“優秀科研筆記大賽”等創意活動,營造出濃厚的科研文化氛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加大對基礎研究、創新團隊、創新平臺、交叉學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推動研究生教育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未來,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將繼續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科研土壤、拓寬育人路徑、搭建創新平臺,以高水平研究生培養助推“卓越大工”建設,為我校雙一流建設“加速跑”貢獻人才力量。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