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湖南工商大學 2023-06-08 相關院校:湖南工商大學
各二級培養單位:
為響應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辦開展的研究生走基層服務活動號召,幫助研究生在服務社會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提升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研究生在社會實踐中奮發成才,現就開展2023年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通知如下:
一、活動對象
2021、2022級研究生
二、活動時間
2023年7-8月
三、活動內容
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要與本科生“三下鄉”活動有所區別,須立足專業領域、突顯學科特色,以基層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為目標,結合個人專業知識和研究成果,有針對性開展專業實踐活動,遵循學生自愿、導師參與、專業實踐、服務社會的原則。
四、活動主題范圍
(一)社會調研類
社會調研類項目主要是指研究生應用科學方法,結合自身專業,對特定社會現象及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
1.時政熱點調研
調研活動圍繞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展開。各學院可指導研究生以黨的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為調研方向,深入基層,開展社會考察和調查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理論和實踐價值的調查報告。
2.就業與創新創業調研
實踐團隊采用到專業對口相關行業開展就業創業見習,以及深入基層或者企事業單位調查等形式,調研專業的業態動向,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發展趨勢等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專業技能實踐,在調研和實踐的基礎上,形成數據可靠、論證扎實的指向專業就業需求或職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二)社會服務類
社會服務類項目主要是指研究生利用專業特長開展各種類型的公益性實踐活動。實踐項目可涉及理論教育、政策宣講、教育幫扶、文化宣傳、生態環保、法律援助等方面。鼓勵實踐團隊深入農村、深入基層,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實踐團隊可以圍繞以上方向進行項目的設計與準備,也可在符合實踐活動內容的范圍內,自行選擇其他的項目方向進行選題立項。
五、活動流程
(一)項目醞釀及申報(6月6日——6月26日)
各培養單位做好宣傳動員,充分調研,聯系實踐單位,了解基層需求,明確服務目標,加強對點溝通;同時招募實踐隊員,以5-8人左右為宜,團隊須有1名負責人和1名指導教師,且團隊有專人負責宣傳報道和信息報送,鼓勵跨學院、跨專業、跨年級組隊。
各實踐團隊按照實踐主題,積極組織申報,認真填寫《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項目立項申報書》(見附件1,以下簡稱《申報書》),報送所在學院。經學院初評后,統一收齊推薦申報團隊《申報書》紙質檔(一式3份),于6月26日(周一)前交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辦公室,電子檔發送至郵箱137497187@qq.com。
(二)立項評審(6月27日——6月30日)
學校召開專題立項評審會,邀請校內專家擔任評委,對各實踐項目進行立項評審(立項評審標準見附件2)。
(三)實踐過程(7月3日——8月31日)
1.在實踐活動開展前,各實踐團隊根據指導老師要求修改、完善實踐方案,學院召開實踐團隊會議,強調相關安全事宜,制定風險預案。
2.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各實踐團隊指導教師按照實踐預期目標指導研究生實踐。
3.各實踐團隊及時向研究生院報送實踐新聞和圖片,對暑期專業實踐活動進行實時報道。相關資料發送至郵箱137497187@qq.com(格式要求為:標題黑體小二號加粗,正文宋體小四號,固定值24磅;圖片為jpg格式,不必嵌入word文檔)。
(四)結項評審(9月30日前)
學校組織專題結項評審會,以公開答辯的方式,結合各實踐團隊提交的總結材料,邀請專家評委進行評審(評審標準見附件3),核定項目等級。結項需報送的材料有:《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項目驗收申請書》(一式3份,見附件4),同時提交暑期專業實踐結題報告書、咨詢報告書等、5分鐘左右視頻、實踐日記(每人至少1篇)、精選照片10張。結項材料電子檔于9月20日前發送至郵137497187@qq.com,紙質檔交至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辦公室。
(五)總結表彰
學校設立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優秀團隊獎、先進個人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實踐日記(視頻)獎,對獲獎團隊和個人頒發證書。
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納入實踐環節中社會實踐學分的認定。
六、經費支持
1.根據立項評審結果,學校將立項資助10個左右的實踐項目,資助經費為3000-5000元。資助經費范圍為往返實踐單位與學校區間的交通費、餐費、住宿費及實踐期間的宣傳、資料印制等合理并實際發生的費用。
2.經費分兩次進行資助:立項階段資助經費60%,結項階段資助經費40%。
3.鼓勵培養單位從社會、企業、聯合培養基地、研究生導師個人等處多方籌措經費,用于補充支持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
七、活動要求
1. 各培養單位要高度重視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分管研究生教育與分管學生工作的院領導要共同負責,組織好本單位的暑期專業實踐工作,務必做到有計劃、有規范、有落實、有考核。要選聘思想品德好、組織能力強的教師擔任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對實踐內容、方法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等及時予以指導。
2.各培養單位要加強社會實踐安全培訓和教育工作,提升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有效落實安全責任制,與參與者簽訂《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個人安全責任承諾書》(見附件8)、參與者必須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要制定研究生實踐安全預案,加強全過程督導,做到把握實時動態、及時上報信息、安全有效處置。
3.各培養單位和各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團隊要做好社會實踐的宣傳工作。實踐過程中,要主動聯系各種社會媒體,及時宣傳社會實踐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團隊、個人和先進事跡;實踐結束后,要做好社會實踐的總結工作,通過團隊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社會實踐報告、圖片宣傳等多種形式推廣實踐成果。
附件1-9.zip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