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東南大學 2009-09-23 相關院校:東南大學
2010年,我校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136個(含12個一級學科和124個二級學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類別7個:工程碩士、建筑學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公共衛生碩士、法律碩士(非法學),其中工程碩士招生領域14個(詳見我校2010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總招生規模約為3300名,其中學術型研究生2300名左右,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名左右;擬招收校內外推薦免試研究生900名左右。
一、學術型研究生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⑴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必須在研究生入學前取得本科畢業證書);
⑵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自考生和網絡教育本科畢業生須在報名時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⑶ 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注:有的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詳見2010碩士生招生目錄“備注”欄):
①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生取得學歷后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且已修完本科階段全部必修課程,并能提供由學校教務部門出具的全部必修課程學習證明及成績單。
② 同等學力考生一般不得跨專業報考,并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過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研究論文。
3. 凡在國外獲得學歷學位的考生,須持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證明;
4.本科階段是國防生的考生無論是推免生或統考生必須在網上報名前征得所屬選培辦的同意,并在報名信息的“現役軍人碼”欄中確認“國防生”身份;報考類別必須選擇“委托培養”。根據教育部、總政治部文件規定,國防生錄取后必須保留1-2年學籍后方可入學。對故意隱瞞“國防生”身份的考生,我校經查實后將不予錄取。
5.強軍計劃考生,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6.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7.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70年9月1日后出生),報考委托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
8.東南大學本校教職工報考,須按校人字[2008]23號文件“關于專任教師在職攻讀博(碩)士學位補充規定的通知”執行。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報考條件
1. 報考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公共管理碩士(MPA)的考生必須具有大學本科畢業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經驗,或具有大專畢業后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經驗,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學歷后兩年以上(含兩年)工作經驗。(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不接收推免生)
2. 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的考生,應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
3.其他專業學位類別的報考條件與學術型研究生一致。
4. 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原則上只能按委托培養類別報考,畢業后回原單位工作;其他類別專業學位碩士原則上均為自籌經費或委托培養,自籌經費研究生畢業后可以通過雙向選擇就業。
5.專業學位研究生完成學業后,可以獲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三、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
我校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采取“自愿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等措施招收一批立志為西部民族地區的建設和發展服務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報考條件與學術型研究生一致,報考類別為“定向”。考生必須在網上報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同意,并及時將加蓋公章的《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資格確認表》寄送至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四、報名
1.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應屆本科畢業生須經所在學校主管部門同意;在職考生須經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同意。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和錄取問題所引起的一切糾紛,與招生單位無關。
2.考生報名時必須準確填寫報考類別,一經確認,不得隨意更改:
⑴非定向——報考學術型研究生的考生(須調人事檔案;畢業后“雙向選擇”就業。)
⑵自籌——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須調人事檔案;畢業后“雙向選擇”就業。)
⑶委培——人事關系不離開工作單位、畢業后仍回原單位的在職人員,包括國防生(不調人事檔案;須與我校簽訂委托培養協議。)
⑷定向——專指強軍計劃和少數民族骨干計劃(不調人事檔案;畢業后回原定向單位或定向地區;須與我校簽訂相關的定向培養協議。)
3.所有報考我校的考生(包括推薦免試生)均須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系統報名(http://yz.chsi.com.cn/)和現場確認,報名時間和現場確認時間按教育部統一規定。
4.報考我校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和建筑學院美術學專業的考生必須在東南大學報考點報名和考試,其他類考生應在當地省級招辦指定的地點報名和考試。
5.考生須正確選考外國語語種及其他考試科目(以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內容為準),否則由我校指定。
五、考試
1.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2.初試時間按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初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英語(論壇)一、英語二、日語、俄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西醫綜合、中醫綜合、教育學基礎綜合、心理學基礎綜合、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法律碩士聯考的試題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其他科目一般由我校自行命題。
3.初試成績滿足我校復試要求的考生方可參加復試。我校復試為差額復試,復試統一安排在東南大學,具體時間、地點見網上通知。復試內容包括外國語聽力、口語、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測試。復試方式將采取面試、筆試及實際操作等。專業知識筆試覆蓋范圍參見招生專業目錄中的備注欄。
4.以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報考的考生,初試成績達到復試分數線后,還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報考專業本科階段主干課程的加試,其中筆試科目不少于兩門,加試科目及要求請直接與報考的院(系、所)聯系,加試合格后方可參加復試。
5.“建筑設計基礎”、“設計表現”等科目及復試階段的快題考試,考生應自備考試工具(包括圖板、文具和一號圖紙若干張)。
6.資格審查和體檢均安排在復試階段進行,具體安排見網上通知。資格審查時如發現有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一律取消其復試資格并不得進行調劑。
六、錄取
各招生院(系、所)根據《東南大學研究生復試錄取辦法》和本單位復試錄取細則,在招生計劃范圍內擇優錄取,寧缺毋濫。
擬錄取為委托培養的碩士生以及強軍計劃和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須在錄取前簽訂相關協議書;所有擬錄取碩士生須政審合格后發給錄取通知書。
錄取考生于2010年秋季入學。
七、其他說明
1.我校2010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中所列的招生“人數”指各院系預計的總招生規模(其中接收校內外推薦免試研究生的人數一般不超過總招生規模的30%);各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將根據實際生源報考情況進行調整。
2. 我校學術型碩士生采取2—2.5年彈性學制,醫學院為3年;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一般為2—2.5年(個別專業類別根據教指委的要求確定)。
3.我校按省物價部門批準備案的標準收取培養費用:
學術型碩士生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的培養費標準為1萬元/年·生;
專業學位碩士生原則上均為自籌經費或委托培養,除工商管理碩士6萬元/生,軟件工程碩士4萬元/生外,其他類別和領域均為1萬元/年·生。
4.我校從2007年開始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實行研究生獎助學金資助制度,激發研究生從事學習和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術型碩士生獎助學金設四個等級,覆蓋面達90%(注:原則上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生和委培生不參加該獎助學金評定)。
5. 2010年我校不組織單獨考試。
6.凡弄虛作假、違反考試紀律的考生,我校將不予錄取,并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7.為保證考試的嚴肅性,我校對有任何一門考試科目違紀、作弊或缺考考生的各科答卷均不予評閱。
8.我校部分專業在兩個以上院(系、所)同時招生,考生應注意選擇并準確填寫專業代碼和考試科目。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招生院系
|
|
040110
|
教育技術學
|
繼續教育學院
|
學習科學研究中心
|
040203
|
應用心理學
|
人文學院
|
學習科學研究中心
|
050403
|
美術學
|
建筑學院
|
藝術學院
|
070302
|
分析化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學習科學研究中心
|
080902
|
電路與系統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081301
|
建筑歷史與理論
|
建筑學院
|
建筑研究所
|
081302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建筑學院
|
建筑研究所
|
12010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經濟管理學院
|
土木工程學院
|
八、信息查詢、聯系方式
1.我校研究生招生的相關信息將及時公布在研招辦網頁(http://yzb.seu.edu.cn),請考生密切關注。
聯系電話:025-83792452 傳 真:025-83792583
電子郵件:yzb@seu.edu.cn
地 址:南京市四牌樓2號逸夫建筑館二樓203室 郵政編碼:210096
2.東南大學各招生院系聯系電話
院、系、所名稱
|
聯系電話
|
院、系、所名稱
|
聯系電話
|
001建筑學院
|
83790765
|
002機械工程學院
|
52090501-8302
|
003能源與環境學院
|
83794251
|
004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83791291
|
005土木工程學院
|
83794727
|
006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83795466
|
007數學系
|
52090595
|
008自動化學院
|
83792723
|
009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52090862
|
010物理系
|
52090600-8209
|
011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
83792749
|
012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52090672
|
013人文學院
|
52090933
|
014經濟管理學院
|
52090771/83791818
|
016電氣工程學院
|
83791815
|
017外國語言學院
|
52090808--8416
|
018體育系
|
83795293
|
019化學化工學院
|
52090622-6317
|
021交通學院
|
83790187
|
022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
83794157
|
024藝術學院
|
83794343/52091107
|
025法學院
|
83795050/52091143
|
041基礎醫學院
|
83272526
|
042公共衛生學院
|
83272577
|
043臨床醫學院
|
83272522
|
101建筑研究所
|
83353924
|
110高教研究所
|
83792217-808
|
111情報科學技術研究所
|
83795891
|
301學習科學研究中心
|
83795549/83795664
|
401軟件學院
|
83795589
|
403 繼續教育學院
|
83795337
|
404集成電路學院
|
83790511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