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4-05-14 相關院校: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介紹:陳呂軍
姓 名: | 陳呂軍 |
所在單位: | 給水排水工程教研所 |
職 稱: | 正高級 |
教育背景1983.09-1988.07:工學學士學位
1988.09-1991.03:工學碩士學位
1991.03-1996.03: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履歷陳呂軍,工學博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人才。致力于工業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研究。領導完成了數十項環保工程項目,承擔完成了多項科研項目。曾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金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其它獎項多項,共取得國家專利12項,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是第一、三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1983.09-1988.07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學生,系團委副書記、學生輔導員、年級工作組長
1988.09-1995.07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研究生工作組副組長
1995.07-至今 北京市節水技術研究開發培訓中心研發部 副主任
1997.04-1999.03 校企合作委員會辦公室 副主任
1998.03-2002.04 清華大學科學技術開發部 副主任
1999.03-2001.03 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1999.10-2006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系主任助理
2003.12-至今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 副院長/所長
2003.12-2011.01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教授
2011.01-至今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教授
培養研究生情況
姓名 專業 入學及畢業時間 畢業去向
1、呂衛利、環境工程、1998-2001、企業
2、張忠波、環境工程、1998-2001、國外
3、張 艷、環境工程、1999-2002、企業
4、張文心、環境工程、2000-2003、國外
5、黨永光、環境工程、2001-2004、國外
6、馬曉民、材料科學、2000-2003、高校(工碩、聯合指導)
7、王江濤、環境工程、2001-2004、設計院
8、楊淑慧、環境工程、2001-2004、研究院(工碩)
9、賈建軍、環境工程、2002-2005、政府(工碩)
10、郭 彥、環境工程、2002-2005、政府
11、王浩、環境工程、2003-2006、設計院
12、劉江江、環境工程、2004-2007、設計院
學術兼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高級會員、理事
中國水工業學會排水委員會 委員
中國沼氣學會 會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 理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 理事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 理事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工業廢水治理技術委員會 委員
北京市環保產業協會 常務理事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循環經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社會兼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 委員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理事
中國青年實業發展促進會 副會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嘉興市第六屆委員會
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方向
工業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研究,主要包括:
1、工業廢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2、產業生態工程及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包括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產業生態工程建設,國家環境友好企業設計以及工業園區的生態化改造和循環經濟研究。
研究概況在研項目:
一、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研究領域:
1、治理含氮雜環芳烴污染的基因強化技術研究,863前沿研究(2006AA06Z336);
2、好氧-缺氧高效分離生物流化復合反應器的研制與應用(浙江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3、南太湖水專項――湖州市水源地藍藻暴發應急技術與供水安全技術研究(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大項目);
4、適用于農村飲用水的微濾膜技術開發與應用(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發展項目);
5、高效微濾裝置在污水回用中的應用研究(北京市重點節水科研項目) ;
6、深層顆粒填料生物床在中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北京市重點節水科研項目);
7、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制藥廢水的應用研究(橫向課題);
8、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印染廢水、小城鎮生活污水的應用研究(橫向課題);
9、用于乳化液回收利用的管式微濾膜凈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橫向課題);
10、小城鎮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與政策研究(國家環保部與日本環境省合作項目)。
二、企業生態工程及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的研究領域:
1、精細化工園區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02A16);
2、污染減排監督管理項目——循環經濟&污染減排(環保部重大專項);
3、國家環境友好企業計劃設計;
主持完成和參與完成的項目:
1、YHG系列水平軸轉刷曝氣機的研制
2、高效低耗污水資源化中試研究
3、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的設備化技術
4、氧化溝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
5、膜生物反應器設備化研究
6、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染料等工業廢水的研究
7、良鄉北潞園北潞春綠色生態小區生活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研究
8、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研究
9、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生產性示范工程研究
10、高濃度酒精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生產燃料沼氣工程技術研究
11、沼氣自動提升循環厭氧塔
12、中國工業污染預防政策研究
13、慈溪市城市污水回用工程示范研究
14、中美工業污染預防與能源效率
15、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研究
16、國家環境友好企業指標體系研究
17、膜-生物反應器廢水處理特性及機理研究
18、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19、企業生態工程研究
20、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
21、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22、峨嵋半導體材料廠企業生態工程研究
23、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承載力及環境保護對策研究
24、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應器(氣浮分離)的研制與應用
25、可移動遺傳因子在污染體系中的水平基因轉移與基因強化技術研究
26、浙江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循環經濟規劃研究
27、浙江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
28、深圳保安區觀瀾街道工業園區生態設計與規劃及觀瀾街道社區循環經濟規劃
29、寶安高新區觀瀾園區及園區企業循環經濟工作指引
30、觀瀾街道大富苑工業區及園區企業循環經濟工作指引
31、浙江桐鄉濮院針織產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編制。
獎勵與榮譽1、YHG系列水平軸轉刷曝氣機 國家發明三等獎
2、膜-生物反應器廢水處理特性及機理研究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3、北京市北潞春綠色生態小區示范工程研究 建設部科技進步金獎
4、YHG系列水平軸轉刷曝氣機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發明類)二等獎
5、脫氮除磷一體化污水處理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應器,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6、氧化溝水平軸轉刷曝氣機 機械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7、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城市污水研究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8、企業生態工程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9、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 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0、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及其設備化技術,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11、峨嵋半導體材料廠企業生態工程研究 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1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一、三屆青年科技獎
13、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應器研制與應用,環保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術成果出版著作:
1、溫東輝,陳呂軍 ,趙華林編著,鼓勵型工業污染預防政策的理論與實踐,環境科學出 版社,2003.9
2、溫東輝,陳呂軍譯,污染預防與清潔生產原理學員手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3、溫東輝,陳呂軍譯,污染預防與清潔生產原理教師手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4、溫東輝,陳呂軍等譯,污染預防與能源效率工業評估指南,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發表文章:
1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轉刷曝氣機的開發與研究”,第一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學術年會論文集,1989.
2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技術在處理石化廢水中的應用”,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3.4.
3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中的曝氣設備”,給水排水,1993.5.
4 陳呂軍,錢易,“鹽濃度對清水充氧試驗中氧轉移系數的影響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1993.5.
5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水平軸曝氣機性能指標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3.5.
6 陳呂軍,錢易,“水平軸剪切式曝氣機的開發研究”,第二屆環境保護技術及裝備學術年會論文集,1993.9.
7 Zhang Yizhang,ChenLvJun,QianYi,“Study on the Industrial Eco-engineering of EMEI Semiconductor Factory”,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Preparing for the 21th Century,Proceedings of World Congress Ⅱ on Engineering and Enbironment,Oct.,12-14,1993,Beijing,China.
8 汪誠文,陳呂軍,錢易,“一體化氧化溝試驗研究”,環境科技,1993.12.
9 陳呂軍,錢易,“一體化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4.1.
10 張義章,陳呂軍等,“企業生態工程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的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1994.1.
11 汪誠文,陳呂軍,錢易,“一體化氧化溝處理污水的試驗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1994.2.
12 陳呂軍,錢易,“YHG系列水平軸轉刷曝氣機的開發研制”,清華大學研究生學報,1994.2.
13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水平軸曝氣機充氧性能數據的處理方法研究”,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4.2.
14 張義章,陳呂軍,“企業生態工程研究—以峨嵋半導體材料廠為例”,環境科學,1994.8.
15 溫東輝,陳呂軍,“高濃度難降解染料廢水的治理”,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6.1.
16 何大江,陳呂軍,錢易,“生物膜氧化物污水處理性能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1996.4.
17 陳呂軍,錢易,汪誠文,溫東輝,“交替工作式氧化溝技術的發展趨勢與現狀”,第三屆中日水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9.
18 陳呂軍,錢易,“氧化溝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特點”,第三屆環境保護技術及裝備學術年會論文集,1997.10.
19 汪誠文,錢易,陳呂軍,“一種新型中水處理技術—膜生物反應器的試驗研究”,節水技術高級研修班論文集,1997.12.
20 高小萍,陳呂軍,胡紀萃,“厭氧反應器的發展”,江蘇環境科技,1999.3.
21 竺建榮,沈海銘,汪誠文,陳呂軍,“厭—好氧交替工藝處理遼河油田廢水的試驗”,環境科學,Vol.20.No.1.P62-64.1999.
22 張忠波,陳呂軍,胡紀萃,“IC反應器技術的發展”,環境污染與防治,1999.6.
23 胡紀萃,陳呂軍,汪誠文,“試論IC反應器”,第四屆環境保護技術及裝備學術年會論文集,1999.10.
24 劉銳,黃霞,陳呂軍,汪誠文,錢易,“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污水的中試試驗研究”,第一屆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11.4.
25 Rui Liu,Xia Huang,Lvjun Chen,Chengwen Wang and Yi Qian,“A pilot study on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vol A35,No.10 2000.
26 Jian long Wang,Lvjun Chen,Hanchang Shi,Yi Qian,“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hthalic acid esters under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ludge”,chemo sphere 41(2000).
27 Rui Liu,Xia Huang,Chengwen Wang,Lvjun Chen and Yi Qian,“Study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ecs in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 Biochemistry 36(2000) 249-254.
28 張忠波,陳呂軍,胡紀萃,“IC反應器技術的發展”,環境污染與防治,Vol.22,No.3.2000.
29 Wu,X.L.,Chen,L.J.,Qian,Y.And Inamori Y.,“Contributions of Attached-and Suspended-growth biomass to pollutants removal in a hybrid bioteactor”,Japanese Journal of Water Treatment Biology,23(5)1-8,2000.
30 何樹莊,陳呂軍,“關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執行中的問題探討”,環境保護,2000.1.
31 劉銳,黃霞,陳呂軍,汪誠文,錢易,“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洗浴污水的中試研究”,中國給水排水,Vol.17,2001.
32 陳呂軍,陳吉寧,張艷,張士章,“芬蘭的給水和排水”,城鎮供水,No.3,2000.1.
33 張忠波,陳呂軍,胡紀萃,“新型曝氣機生物濾池—Biostyr?”,給水排水,Vol.26,No.6.
34 王霞,陳呂軍,汪誠文,陳波洋,“電子商務在我國環保市場中應用前景展望”,環境保護,2000.12.
35 陳吉寧,陳呂軍,王燦,“給水工業的特性及其可持續發展-給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分析之一”,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4.
36 郭天鵬,汪誠文,陳呂軍,“UBAF與纖維球過濾結合工藝應用于污水回用的試驗研究”,環境工程.
37 郭天鵬,汪誠文,陳呂軍,“升流式曝氣生物濾池(U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處理的工藝特性研究”,環境科學,2002.1.
38 溫東輝,陳呂軍,“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雜排水的試驗研究”,環境工程,2002.2.
39 王燦,陳吉寧,陳呂軍,“給水工業的特性及其可持續發展”,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4.
40 陳呂軍,溫東輝,陳維敏,“美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現狀”,環境保護,2002.9.
41 溫東輝,陳呂軍,“膜—生物反應器中膜分離單元運行參數、優化試驗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2002.5.
42 張艷,陳呂軍,“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回用試驗研究”,環境保護,2002.6.
43 陳呂軍,“環保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清華人,2002.1.
44 陳呂軍等,“美國的國家環境表現跟蹤計劃”,環境保護,2002.12.
45 張文心,陳呂軍等,“美國補償環境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環境保護,2003.5
46 溫東輝,陳呂軍,張文心,“美國新環境管理與政策模式:自愿性伙伴合作計劃”,環境保護,2003.7
47 楊淑慧,陳呂軍,“城市污水處理BOT項目的實踐探討”,中國給水排水,2004.7
48張忠波,汪誠文,陳呂軍,“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食品廢水的工程應用”,給水排水,2004.7
49 Zhang Zhongbo,Chen Lujun,Wang Chengwen,Deng J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MBR in Food Wastewater Treatment,Biosystem Studies,6(1):37-46,2003
50溫東輝,陳呂軍等,“中國環境友好企業計劃的設計與實施”,環境保護,2004.6
51 Liu Rui, Huang Xia, Chen Lvjun, Wen Xianghua, Qian Yi. Performance of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to treat bath wastewater. IWA conference -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2002: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and Utilis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s. pp.213-220, Palmerston North, New Zealand. April 15-17, 2002.
52 Rui Liu, Xia Huang, Lvjun Chen, Xianghua Wen and Yi Qian (2005).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reclamation of bath wastewater. Process Biochemistry,40:125-130.
53 Zhang Zhongbo,Chen Lujun,Influences of Ratio of Air to Wat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oxic-aerobic Biofilter Treating Domestic Sewage,Biosystem Studies,7(1):45-55,2004
54 Yan Zhang , Lujun Chen,Jing Deng, A pilot study on anoxic-oxic biofiltration process for the reuse of the effuluent from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iosystem Studies, 2005
55 黨永光,陳呂軍,汪誠文等, 污泥濃縮脫水投藥量的優化控制研究,給水排水,2005,Vol.31,No.11
56 王浩,陳呂軍,溫東輝. 天然沸石對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2006)生態環境, 15(2): 219-223
57 郭彥,陳呂軍,溫東輝,沸石曝氣生物濾池中亞硝酸鹽氮積累的研究,中國給水排水,Vol.22 No.9,2006.5
58 賈建軍,陳呂軍,U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處理的生產性試驗,給水排水,2006 Vol32 No.7
59 劉江江,陳呂軍等,水平基因轉移應用于污染治理的研究進展,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l.42,No.4,2006
60劉江江,陳呂軍等,泥漿體系中吡啶的生物降解研究,生態環境, 15(6): 1180-1184
61劉江江,陳呂軍,溫東輝,等. 脫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W12對吡啶的降解動力學研究. 第二屆中國青年學者微生物遺傳學學術研討會,武漢,2006, 10。
62 Donghui Wen1, Yanping Li, Lujun Chen,*, Wenxin Zhang, Hualin Zhao, Jian Wang, Fei Yu, Yong Qian, Suzanne Giannini-Spohn, Chin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terprise Program: A New Approach to Industri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07), Vol. 1, pp. 12 – 22.
63 俞蓉,劉江江,陳呂軍,溫東輝,何玉山(2007)苯酚和吡啶在竹質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7(5): 8-11。
64田金平,陳亞林,梁彬,陳呂軍,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研究(Ⅰ)[1]
——醫藥類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第二屆全國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工業生態經濟與技術專業委員會2007年年會--技術創新與發展循環經濟,中國南京,南京大學,2007年12月15-16日.
65陳亞林,田金平,陳呂軍,濮院針織產業園區生態化改造與產業集群升級研究,第二屆全國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工業生態經濟與技術專業委員會2007年年會--技術創新與發展循環經濟,中國南京,南京大學,2007年12月15-16日.
66 熊瑞林,陳呂軍,劉銳等,MBR處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給水排水,2008.8
67 王浩,陳呂軍等,兩種不同濾料的BAF中硝化菌群特性的比較研究,中國給水排水Vol.24,No.15(2008)
68、劉江江,陳呂軍*,熊瑞林,俞蓉,溫東輝(2008)一株吡啶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4(6): 983-986(2008)。
69、張忠波,陳呂軍,缺氧—好氧一體式生物濾池運行過程中硝化菌和異養菌之間相互競爭關系的研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境保護分會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論文集,2008,鄭州。
70、田金平,陳呂軍,草甘膦生產的生命周期評價初步清單分析,全球性趨勢與本地化實踐,2008中國生命周期管理國際會議(成都),2008.10.20。
71、田金平,陳亞林,梁彬,陳呂軍,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研究(II)——染料產業共生網絡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生態產業. 循環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第三屆全國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學術研討會(武漢)。
72、008.10.25梁彬, 田金平, 陳呂軍, 周北海, 精細化工園區生態化改造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研究生態產業.循環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第三屆全國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學術研討會(武漢),2008.10.25。
73、田金平,陳亞林,陳呂軍等,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在浙江嘉興的實踐,排污交易國際研討會(南京),2008.11.9。
74、劉銳,陳呂軍,李熒,微濾膜處理地下水試驗研究,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2008年11月21-25,深圳。
75、孫偉華,劉銳,唐銘,邵鵬,陳呂軍,曾莎莎,藍藻暴發期飲用水廠微囊藻毒素的應急去除技術研究,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2008年11月21-25,深圳。
76、邵鵬,劉銳 陳呂軍,蔡強等,環太湖水域藻毒素污染水平初步調查,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2月5-8日,北京。
77、熊瑞林,陳呂軍,劉江江,脫氮副球菌W12降解吡啶的影響因素及其賦存質粒特性,環境科學學報,Vol.29,No2,2009.2。
申請專利、注冊軟件:
1、中國95205984.3 水平軸轉刷曝氣機
2、中國93216875.2 一種柔性聯軸節
3、中國93216449.8 水平軸轉刷曝氣機的剪切式葉片
4、中國63216444.7 一種一體化氧化溝的裝配式固液分離器
5、中國97228698.5 抽吸內置式生物膜反應器
6、中國97227687.4 剪切型葉片式曝氣轉盤
7、中國98200905.4 沼氣自動提升循環厭氧塔
8、中國992006236 空氣臭氧消毒除味器
9、中國95104290.4 四溝交替工作式氧化溝污水處理方法
10、中國02200678.8 旋轉盤管式動態微濾機
11、中國02200677.X 積木拼裝抽吸式微濾機
12、中國03123515.8無擴散的全密閉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