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7-09-28 相關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概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城東,紫金山麓,明代故宮遺址。古老的明御河貫穿校園,校園內風景秀麗、環境幽靜,實為攻讀求知的理想天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全國56 個建有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學校創建于1952 年,現隸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學校已于2006 年6 月通過國家"十五""211 工程"工程項目驗收。現有在校研究生7000 余人,教職工2800 人,其中正副教授1000 余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0 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設研究生院和14 個學院,52 個學科、專業可授予博士學位,127 個學科、專業可授予碩士學位,21 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 9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 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有無人機研究院、直升機研究所等80 個科學研究機構;有51 個實驗室,其中4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 個部級重點實驗室,5 個部級重點開放實驗室,1 個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基地,7 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近年來,學校有1382 余項科技成果受到國家和部、省級嘉獎。1991 年以來,獲部省級以上科技獎數量有9 年居全國高校前10 位。學校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形成了基礎研究、高新技術應用、重點型號工程研究等方面顯示出了強勁的實力,取得了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科研成果。學校自行研制成功21 種型號的飛行器,創造了我國航空科技史上的若干個第一。
近年來,學校先后派出2000 余人到近30 個國家和地區留學、考察、進修、講學、學術交流和科技協作等。先后接待了2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 余名專家、教授來校訪問、講學,先后聘請了80 余名外籍語言專家來校工作。此外,學校與德、法、英、美、俄、韓、日等國家50 余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我校設有多項特優獎學金,如長征獎學金、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獎學金、中國直升機獎學金、上海航空工業公司(CAIC)獎學金、海鷹獎學金、中航技獎學金、上海航天獎學金、金城獎學金、華為獎學金、洪都獎學金、長風獎學金、昌河獎學金,602 所、603 所、615 所和618 所等40 多個單位設的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獲獎者可得到500~5000 元特優獎學金。學校在各方面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
歡迎青年朋友報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
致考生
歡迎您報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
一、2008 年我校計劃在127 個學科、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1800 名左右(含推薦免試生、單考生、強軍計劃、MBA)。根據當年上線情況,各學科、專業錄取名額在錄取時將作相應調整;
二、招生專業目錄中‘★'表示在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專業;
三、2008年我校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筆試科目為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至四)、專業基礎共四門(復試階段加試專業課)。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至四)、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均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由我校自行命題;
四、2008 年我校在127 個學科、專業可接收兄弟院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屆時請考生訪問研究生院網站:www.graduate.nuaa.edu.cn 查詢有關信息。我校在博士學位授予點實行碩士-博士連讀培養,推薦免試碩士生和統考成績優秀者均可申請碩博連讀,學制一般為4.5~5 年;
五、應屆本科生和大學本科畢業的在職人員均可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大專畢業生(畢業后必須連續工作二年或二年以上),可以以同等學力人員身份報考我校,要求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并修完本科相應專業主干課8 門以上。同等學力考生在復試時需提交有效證明(CET-4 考試通過證書,相關本科課程學習證明及成績單原件),否則不予參加復試。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以筆試形式加試二門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 (加試時間、科目將在復試通知書中列出);
六、我校繼續實行在職人員(大學本科畢業)單獨入學考試制度;
七、凡通知參加復試的考生,初試成績必須達到當年教育部確定的相關報考學科門類的基本復試要求。我校將根據各專業錄取名額和專業復試分數線,確定復試名單。復試報到時須持有準考證和其它相關有效證件原件(畢業證書或學生證),否則取消復試資格;復試時我校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的原則,結合專業課加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確定擬錄取名單。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研究生院院校的應屆生和往屆畢業生考生;
我校向第一志愿報考考生且參加全國統一入學考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優秀的考生頒發新生特別獎學金。其中一等獎20 名左右,各得獎學金5000 元;二等獎30 名左右,各得獎學金3000 元;
八、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骨干計劃的招生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政策,按"自愿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的原則進行錄取。學生畢業后,全部回定向地區和定向單位就業;
九、考生必須提供在2007 年11 月份至2008 年7 月份間固定的通訊地址,以便我辦及時寄發準考證、復試通知書及錄取通知書。為便于及時與你聯系,報名時請認真填寫聯系方式(通訊地址、固定電話或手機號碼);
十、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的通訊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 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郵政編碼:210016 電話:(025)84892487 自動傳真:(025)84891419;為及時了解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歡迎訪問我校研究生院網站:www.graduate.nuaa.edu.cn;
十一、2008 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日期定于2007 年10 月初至10 月底,考生必須記住網上報名的報名號,并于2007 年11 月10 日至14 日憑身份證和畢業證書原件(應屆生憑學生證)到當地有關報名點確認網上報名信息,并現場采集圖像(我校招生單位代碼為10287)。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由國家教育部公布(春節前10 天左右);
十二、我校在全國市級以上地區招生辦和有關高等院校均設報名點和考場,考生可在當地報名點報名和參加入學考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07 年7 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〇〇八年對在職人員進行單獨入學考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為主動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貫徹按需招生的原則,努力從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中招收碩士生。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我校已連續22 年組織單獨入學考試(即不參加全國統考)招收優秀在職人員為碩士生。
2008 年我校共有45 名單獨入學考試招生名額。單獨入學考試的考生一律不能調劑錄取。考生錄取后作為原單位定向委托培養,委托代培費每生每年11000 元(按2.5 年收取), 畢業后回原單位工作。在校學習期間不轉戶口、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并與原工作單位簽訂定向委托培養碩士生合同。畢業后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寄給考生單位人事部門。
一、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工作成績突出;
2、凡大學本科畢業并獲學士學位后(不含同等學力)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連續工作四年(截至2008 年9 月)或四年以上(即2004 年9 月以前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業務優秀,己發表過研究論文的業務骨干;
3、由所在單位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
4、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40 周歲。
二、學習年限2.5 年
三、報名日期、地點:
1、確認網上報名信息日期:2007 年11 月10 日至11 月14 日;
2、報名地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四、報名手續:
1、辦理報名手續時,攜帶工作單位人事部門或政治部門同意報考介紹信;
2、2008 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實行網上報名,網報日期定于2007 年10 月初至10 月底,考生必須記住網上報名的報名號,并于2007 年11 月10 日至14 日憑身份證、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大學本科歷年學習成績單和發表論文(復印件)到我校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并現場采集圖像(我校招生單位代碼為10287),交納報名、考試費共150 元(考生自理);
3、考生所提供的材料必須齊全、真實,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報名、初試、復試和錄取資格。五、考試:
1、考試科目代碼:111 政治理論、211 英語、614 高等數學、專業基礎課共四門以及在復試階段加試的專業課均由我校自行命題 (科目及科目代碼見招生目錄)。凡報考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和部分管理學專業不要求選考高等數學,考生可按招生目錄中相應學科、專業選考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
2、考試日期:同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春節前10 天左右); 3、考試地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六、錄取:錄取工作貫徹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經筆試、面試(復試)、專業課加試合格方可錄取。入學報到時間為2008 年9 月(以入學通知書為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2008年正式啟動
為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導師和研究生在學校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激發研究生創新熱情和創新實踐的培養機制和資助機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于2008年實行"以科學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新的培養機制將改革傳統的計劃體系,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資助體系。通過學校加大投入,我校新的培養資助體系將包括獎學金體系、基本助學金體系、特別獎學金和專項獎助學金體系、國家貸助學金體系、社會捐助獎助學體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體系、研究生創新計劃資助體系。培養資助體系保證所有非帶薪全日制研究生都享受基本助學金;保證符合資助條件的研究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資助,潛心研究生學業;保證研究生創新體系更完備、研究生平均所得有較大幅度提高。
通過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一方面健全與強化導師負責制,明確導師責任,更好地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將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明確研究生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并通過有效的資助機制,保障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和基本生活條件,為研究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