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蘭州財經大學研究生院 2023-12-28 相關院校:蘭州財經大學
從蘭州財經大學研究生院獲悉,蘭州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大綱已發布,其中811西方經濟學內容如下:
蘭州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西方經濟學》是蘭州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科目之一。《西方經濟學》考試要力求反映經濟學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利于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系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操守和以及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經濟學專業人才。
二、考試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西方經濟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運用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方式與分值
本科目滿分150分,由我校自行命題,全國統一考試。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80分鐘。
四、考試內容
第一章 經濟學導論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資源與稀缺性
1、資源
2、稀缺性
3、資源配置
二、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1、經濟
2、經濟學
三、資源配置方式
計劃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體制
混合經濟體制
經濟學的由來與演變
一、重商主義
二、古典經濟學
三、庸俗經濟學
四、庸俗經濟學后
學習經濟學的方法與意義
一、經濟學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經濟學的意義
第二章 供求均衡
第一節 需求與供給
一、需求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線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線
2、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函數
(1)影響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數
3、需求定理
4、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二、供給
1、供給、供給表、供給曲線
(1)供給
(2)供給表
(3)供給曲線
2、影響供給的因素與供給函數
(1)影響供給的因素
(2)供給函數
3、供給定理
4、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三、均衡價格
1、均衡價格的形成
2、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1) 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2) 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四、價格政策
1、價格調節的不完善性
2、支持價格
(l)支持價格的定義
(2)農產品支持價格的運用
(3)支持價格的作用
3、限制價格
(l)限制價格的定義
(2)限制價格的運用
(3)限制價格的利與弊
第二節 彈性理論
一、彈性的一般定義
定義
點彈性
弧彈性
二、需求價格彈性
1、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
2、需求價格彈性的計算:點彈性與弧彈性
3、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4、需求的價格彈性與總收益
三、其他需求彈性
1、需求收入彈性
2、需求交叉彈性
四、供給彈性
1、供給價格彈性的含義
2、供給價格彈性的計算:點彈性與弧彈性
3、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第三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第一節 基數效用論及其邊際效用分析
一、有關效用的概念
1、效用
2、基數效用
3、序數效用
4、總效用
5、邊際效用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1、經濟學解釋
2、代數表達
3、幾何圖解
三、基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
1、經濟學解釋
2、基數效用論對需求曲線的推導
四、消費者剩余
第二節 序數效用論及其無差異曲線分析
一、關于偏好的假設
1、完全性
2、傳遞性
3、局部非飽和性
二、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
1、離原點越遠,效用水平越高。
2、兩兩不相交。
3、凸向原點。
三、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1、定義
2、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四、預算線及其變動
五、序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
1、經濟學解釋
2、序數效用論對需求曲線的推導
六、消費者均衡的數學解
第三節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1、替代效應
2、收入效應
3、總效應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經濟學解釋
2、幾何圖解
三、低檔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經濟學解釋
2、幾何圖解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經濟學解釋
2、幾何圖解
第四章 生產者選擇
第一節 生產技術
一、企業的目標、本質和邊界
1、企業的目標
2、企業的本質
(1)交易費用
(2)影響交易費用的因素
(3)企業的本質
3、企業的邊界
二、生產函數
1、生產函數
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投入量與它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數量關系。Q=f(L,K)
2、固定投入與變動投入:長期和短期
(1)固定投入(fixed input):投入量不隨產量變化而變化的投入。
(2)變動投入(variable input):投入量隨產量變化而變化的投入。
(3)短期(short run):指生產者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
(4)長期(long run):指生產者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時間周期。
三、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短期生產函數
1、函數的一般形式
2、總產量函數、平均產量函數、邊際產量函數及其曲線
3、三條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
(1)TP和MP之間的關系
(2)TP和AP之間的關系
(3)MP和AP之間的關系
4、邊際報酬(收益)遞減規律
(1)規律內容
(2)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決定了MP曲線先升后降的特征
5、生產的三個階段(合理區域)
四、兩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長期生產函數
1、函數的一般形式
2、等產量曲線及其特征
(1)等產量曲線
(2)等產量曲線特征
3、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
(1)概念
(2)MRTS可表示為兩要素的邊際產量之比
4、兩要素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1)規律內容
(2)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了等產量曲線凸向原點的特征
5、生產的經濟區域
(1)脊線
(2)生產的經濟區域
第二節 生產者均衡
一、等成本線
1、成本方程
2、等成本線(定義、斜率、變動)
二、最優要素組合
1、含義
(1)成本既定,產量最大的要素組合
(2)產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組合
2、成本既定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
(1)最優要素組合點
(2)最優要素組合原則
3、產量既定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1)最優要素組合點
(2)最優要素組合原則
4、利潤最大化可以得到最優的要素組合
5、生產者均衡的數學解
三、擴展線和規模報酬
1、等斜線
2、擴展線
3、生產的規模報酬
第三節 生產成本
一、相關概念
1、機會成本
2、隱成本和顯成本
3、會計成本和經濟成本
4、經濟利潤和正常利潤
二、短期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一)成本曲線分類
(二)短期成本曲線
1.曲線形狀
2.曲線之間的關系
(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與短期成本曲線
1.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決定了MC曲線現降后升的U型特征
2.TC、TVC與MC曲線之間的關系
3.AC、AVC與MC曲線之間的關系
4. AC曲線與MC曲線的幾何畫法
(四)短期產量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1.短期總產量曲線與短期總成本曲線的關系
2.短期總成本曲線與擴展線
3.邊際產量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關系
4.平均產量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關系
三、長期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1.長期總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1)LTC函數
(2)LTC曲線及其推導
2.長期平均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1)LAC函數
(2)LAC曲線及其推導
(3)LAC曲線的形狀
在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作用下LAC曲線表現出現降后升的U型特征。
3.長期邊際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1)LMC函數
(2)LMC曲線及其推導
(3)LMC曲線的形狀
(4)LMC曲線的形狀決定了LTC曲線的形狀
四、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之間的綜合關系
第五章 市場結構分析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一、完全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二、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1.價格與需求曲線
2.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三、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五、對完全競爭市場的評論
第二節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一、完全壟斷的含義與條件
二、完全壟斷市場上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l.需求曲線
2.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三、完全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壟斷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五、壟斷廠商的價格歧視與壟斷利潤
六、對完全壟斷市場的評論
第三節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一、壟斷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二、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的需求曲線
三、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四、壟斷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五、對壟斷競爭市場的評價
第四節 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一、寡頭壟斷的含義與條件
二、寡頭壟斷市場的特征
三、寡頭壟斷市場上產量的決定
四、古諾解:雙頭壟斷理論
五、拐折的需求曲線
六、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價格決定
l.價格領先制
2.成本加成法
3.卡特爾
七、對寡頭壟斷市場的評論
第六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第一節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從廠商的需求曲線到市場的需求曲線
第二節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
一、對供給方面的概述
二、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三、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
四、資本的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
五、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
第一節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
帕累托最優狀態
帕累托改進
構造埃奇沃思盒狀圖
交換的契約線及其方程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條件
生產的帕累托最優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構造埃奇沃思盒狀圖
二、生產契約線及其方程
三、生產的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條件
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從生產契約線到生產可能性曲線
二、構造埃奇沃思盒狀圖
三、生產契約線及其方程
四、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條件
第四節 完全競爭市場符合帕累托最優條件
經濟學解釋
數學證明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一、壟斷與低效率
1、尋租理論
2、對壟斷的公共管制
3、反托拉斯法
二、外部影響
1、外部影響及其分類
2、外部影響和資源配置失當
3、有關外部影響的政策
4、科斯定理
三、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
3、公共選擇理論
四、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與商品市場
3、信息與保險市場
4、信息與勞動市場
第九章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宏觀經濟學部分導言
一、什么是宏觀經濟學
1.宏觀經濟學概念
2.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總產出
2.就業
3.價格水平
4.國際收支和匯率
5.宏觀經濟政策
三、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1.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2.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產品市場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IS-LM模型);
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國民收入決定(AD-AS);
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市場和國際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國民收入決定(IS-LM-BP);
3. 國民收入決定的改變----宏觀經濟政策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和失業政策
對外經濟政策
4.國民收入決定的動態化----經濟增長理論
四、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1.宏觀經濟學采用總量分析的方法
2.個體經濟行為分析是總體經濟行為分析的基礎,但很多在個體或微觀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斷定在整體或宏觀同樣成立,否則會出現合成推理的謬誤。
第二節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
一、國內生產總值
1.概念
2.含義
3.GDP指標衡量一國總產出的缺陷
4.幾點說明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
1.支出法
(1)定義:
(2)內容
2.收入法
定義:
內容
三、其他幾個重要的國民收入概念
1、國內生產凈值(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
2、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3、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4、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第三節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兩部門經濟:
2、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二、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三部門經濟。
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三、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1、四部門經濟:上述三部門經濟加上一個國外部門就成了四部門經濟。
2、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第四節 名義GDP和實際GDP
一、名義GDP(或貨幣GDP)
二、實際GDP
三、GDP折算指數
是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從國民收入核算到宏觀經濟理論
一、總產出和總支出
總支出
總產出
總需求分析的前提
經濟中存在著閑置得勝產能力。
價格水平不變。
總供給無限。
凱恩斯定律。
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一、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
1、消費函數
2、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
3、儲蓄函數
4、邊際儲蓄傾向和平均儲蓄傾向
二、兩部門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1、代數模型
2、幾何推導
3、經濟含義
三、三部門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1、代數模型
2、幾何推導
3、經濟含義
四、四部門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1、代數模型
2、幾何推導
3、經濟含義
乘數理論
一、乘數的一般含義
1、文字
2、數學公式
二、乘數的算法
1、等比例數列求和
2、幾何法
3、求偏導數法
三、兩部門的乘數
四、三部門的乘數
1、固定稅制下的乘數
2、比例稅制下的乘數
第十一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二)
IS-LM模型
第一節 投資的決定
一、投資及決定投資的因素
二、資本邊際效率MEC
三、投資邊際效率MEI
第二節 產品市場均衡--IS曲線
一、IS曲線及其推導
1、代數推導
2、幾何推導
3、經濟含義 (線上和線外)
二、IS曲線的斜率
三、IS曲線的移動
第三節 均衡利率的決定
一、貨幣需求動機
交易動機
謹慎動機
投機動機
二、貨幣需求函數和曲線
函數表達式
幾何圖形
三、均衡利率的決定及變動
第四節 貨幣市場均衡--LM曲線
一、LM曲及其推導
1、代數推導
2、幾何推導
3、經濟含義(線上和線外)
二、LM曲線的斜率
三、LM曲線的移動
第五節 IS--LM模型
一、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決定
二、兩個市場共同均衡的實現過程
三、均衡狀態的變動
第十二章 影響國民收入的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財政政策
一、財政政策及其工具
財政政策的概念
財政政策工具
財政收入政策工具
財政支出政策工具
二、財政政策的作用機制及其與IS曲線的關系
財政政策的作用機制
相機抉擇與逆經濟風向行事
財政政策與總需求的變化
財政政策與IS曲線的移動
三、財政政策的效力
IS曲線斜率不變,LM曲線變。
LM曲線斜率不變,IS曲線變。
第二節 貨幣政策
一、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貨幣政策的概念
貨幣政策工具
法定準備金率
再貼現率
公開市場業務
二、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及其與LM曲線的關系
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
相機抉擇與逆經濟風向行事
貨幣政策與總需求的變化
貨幣政策與LM曲線的移動
三、貨幣政策的效力
IS曲線斜率不變,LM曲線變。
LM曲線斜率不變,IS曲線變。
第十三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三)
AD-AS模型
總需求
從IS-LM模型到AD-AS模型
總需求的經濟解釋
庇古效應
凱恩斯效應
總需求的代數推導
總需求的幾何推導
由IS-LM模型推導
有45度線推導
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財政政策引起AD曲線的移動
貨幣政策引起AD曲線的移動
總供給
一、總供給的經濟解釋
二、古典宏觀經濟模型
假定
勞動市場
生產函數
AS曲線(長期)
三、凱恩斯宏觀經濟模型
1、假定
2、勞動市場
3、生產函數
4、AS曲線(短期)
四、新古典宏觀經濟模型
適應性預期
理性預期
“愚弄”模型
理性預期的政策含義
總需求與總供給
總需求與總供給的變動
需求沖擊
供給沖擊
總供求均衡
第十四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第一節 失業
一、失業的分類
二、失業的經濟學解釋
三、失業的影響
第二節 通貨膨脹
一、通貨膨脹的衡量和分類
二、通貨膨脹的原因
三、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第三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一、菲利普斯曲線及其政策含義
二、短期菲利普斯曲線
三、長期菲利普斯曲線
第十五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理論
第一節 經濟增長的內涵和假定
經濟增長的內涵
1、經濟增長
2、經濟發展
有關經濟增長的假定
正的邊際量。
邊際生產力遞減
規模報酬不變(不同于新增長理論)
第二節 新古典增長模型
假定
一種商品,即以一種商品來表示所有商品。這種商品既可以用于消費,也可用于投資。
社會儲蓄函數為S=sY。
規模收益不變。
勞動與資本可以相互替代。
勞動力按一個外生的不變比率n增長。
模型
評價
第三節 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一、自然條件
二、資本積累
三、人力資本
四、對外開放
第四節 經濟周期理論
經濟周期的涵義與特征
乘數-加速數模型
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第十六章 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
匯率和對外貿易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應用
南-北關系的一種經濟分析
第十七章 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消費
投資
貨幣需求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