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4-10-14 相關院校:廣州體育學院
廣州體育學院籌建于1956年,是華南地區唯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獨立建制體育高等學府,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等學校。
學校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繼續教育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學校1979年獲得碩士研究生授予權,2000年獲得港澳臺研究生招生權,2004年與上海體育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8年納入廣東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具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含體育學全部二級學科碩士點)、醫學門類的運動醫學碩士點、體育碩士和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碩士點。
學校擁有教育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5個學科門類;設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休閑體育、特殊教育、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舞蹈學、舞蹈表演、運動康復、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廣播電視編導、表演、學前教育17個專業。
體育學一級學科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等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體育新聞、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6個專業為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休閑體育專業是廣東省重點專業建設點。學校擁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廣東省精品課程7門(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游泳、武術、足球、田徑、體育媒體通論)。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8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344人,研究生911人,留學生35人,學歷教育學生560人。近5年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
學校擁有堅實的師資力量。中國著名武術家黃嘯俠和張登魁、中國乒乓球隊第一任教練梁焯輝、優秀游泳教練“蛙王”黃焯榮、優秀田徑教練孫紫萍、優秀乒乓球教練馮國浩等一大批知名學者曾在學校執教。學校現有教職工600多人,學校專任教師42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6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8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1人,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銀杏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珠江學者1人。國際級裁判員15人,國家級裁判員41人。
學校具有為學生成人成才服務的良好條件。學校占地面積30.02萬平方米,擁有設施先進、配套齊全的教學大樓、圖書館、科研樓、實驗中心、田徑訓練館、體育館、網球館、恒溫游泳池等教學訓練場館。其中,學校亞運籃球館是按洲級標準建設的承辦2010年廣州亞運會籃球賽事的現代化運動場館;學校圖書館是一座面積達20552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50萬余冊、華南地區最大的體育文獻信息中心;學校檔案室成為“國家二級科技事業檔案管理單位”。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擁有1個國家體育總局實驗室(運動技戰術診斷與技能評定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科研型運動與健康促進實驗室、廣東高校運動生化教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體育教師教育綜合技術訓練中心)。擁有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體育產業研究生基地、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健美操訓練基地、中國羽毛球協會(廣州)培訓中心和科研基地、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棒球分會訓練基地等11個科研培訓基地(中心)。校外實踐基地45個。另外學校擁有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的一級裁判員、一級運動員審批權。學校是中國武術協會一級會員單位。
學校堅持科研促教學。近年來,學校多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奧運攻關課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以及中芬政府合作、中澳合作等國際合作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成果獎43項,出版學術著作125部。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體育類核心刊物和CSSCI來源期刊。
學校積極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澳大利亞、芬蘭、馬來西亞、英國、葡萄牙、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師到國(境)外進修攻讀學位或學習交流。學校2010年承辦亞運會科學大會,開亞洲高校一校承辦國際體育科學盛會的先河。
建校50多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杰出專家學者、教師、教練員、管理干部等優秀人才,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像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中國第一個打破游泳世界紀錄者戚烈云、中國第一個跳水世界冠軍陳肖霞以及冼東妹、楊維、張潔雯、謝杏芳、付海峰等一批在奧運會和世界重大比賽中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王巍堡武術“二指禪”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學校健美操隊和體育舞蹈隊多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為中國體育事業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校半個世紀發展,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賀龍、陳毅、李富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2005年春節,江澤民同志親切接見我校體育藝術系師生。2007年6月,胡錦濤同志在出席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典活動時,親切接見我校乒乓球運動員高禮澤。學校50多年建設一直受到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廣東省委省政府、廣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校初期,原廣州市副市長孫樂宜、廣州市市長朱光、廣東省副省長曾生先后任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在未來發展中,廣州體育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秉承“德厚學博、文精武杰”的校訓,發揚“行勝于言、止于至善,自強不息、拼搏奉獻”的廣體精神,瞄準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體育大學的奮斗目標,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廣州體育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簡介
體育人文社會學:該專業中的社會體育是省名牌專業。體育人文社會學是研究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相互關系及其基本規律的學科群。應用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體育這一社會現象進行研究,旨在從理論上提出有關體育決策的建議,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運動人體科學:該專業是省名牌專業。運動人體科學是研究體育運動與人機體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的學科群,包括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保健康復等學科。
體育教育訓練學:該專業是省名牌專業。主要是研究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民族傳統體育學:民族傳統體育學是研究中華民族體育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學科群,它是現今我國體育學三大運動技術類專業之一。其下設三個專業方向,即:武術、民族傳統體育和傳統體育養生。它以武術(套路和散打)、體育養生以及民俗傳統體育(南獅、舞龍)為主要研究對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挖掘、整理和創新,并使之發揚光大。
休閑體育學休閑體育學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全民健身以及大眾休閑生活的需要。主要探討1.休閑體育理論與政策2.休閑體育項目策劃與指導3.體育旅游開發研究4.休閑體育市場開發與服務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
體育新聞傳播學體育新聞傳播學隸屬于體育學一級學科,是我院在全國率先設置的碩士二級學科之一,主要研究體育領域中新聞傳播活動的現象及其內在規律,研究重點在體育新聞傳播理論與業務、廣播電視體育新聞以及體育新媒體傳播等領域。
運動醫學:本專業研究運動和缺乏運動給人體帶來的生理、病理問題及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從醫學角度闡明體力活動及靜態生活方式影響健康和在各種慢性疾病病因學中的作用,并且為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研究提供醫學手段以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目的。同時運用醫學技術和知識對運動監督和指導,防治運動傷病、保障運動員健康、提高運動成績。本專業授醫學碩士學位。
專業學位(體育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習年限一般3年,實行學分制。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形式。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廣州體育學院201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招生名額
2015年我院擬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220名,招生目錄上公布的招生計劃數將根據國家下達計劃與各專業初試上線情況做相應調整。
二、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五)2015年我院擬接收推免生若干名,詳見推免生招生簡章。
三、報名方式、時間及地點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網上預報名時間:
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2.報名流程: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
(二)現場確認。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須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并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1.現場確認時間:
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補辦。
2.現場確認程序:
(1)考生到報考點指定的地方進行現場確認。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校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偽造證件時應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自考本科生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已經取得的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根據教育部規定,所有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的考生都必須簽訂《報考碩士研究生誠信考試承諾書》(網上報名時點擊后即視為簽字認可)。請每一位考生務必于報名前在認真閱讀上述有關規定基礎上,鄭重簽訂(點擊)該項承諾。
四、初試與復試
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9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初試日期: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
我院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休閑體育學、體育新聞傳播學和體育碩士等專業2015年入學考試初試科目為3門,新聞與傳播初試科目為4門:政治、英語為全國統考,專業基礎綜合、體育綜合、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為我院自行命題。運動醫學專業入學考試初試科目為3門:政治、英語、西醫綜合或中醫綜合,三門均為全國統考。復試時進行專業筆試和面試、英語筆試(含聽力),“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以及專業學位的“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專業須進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同等學歷考生復試時須加試(筆試)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具體詳閱專業目錄。
五、資格審查
2015年碩士研究生報考資格審查統一安排在復試時進行,考生須在復試時提供政審表、學歷證書(原件)、學生證(原件)、本科成績單等有關證件。
六、導師選派
我院實行師生互選制,導師的確定是在研究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師生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師生互選。目錄中所列的研究方向是讓考生了解各專業的研究動態。
七、學費及獎助
學術型研究生學費為8000元/年,專業學位型研究生學費為10000元/年;國家計劃內研究生可獲得每年6000元的國家助學金,還有機會獲得20000元/生的國家獎學金和學院的學業獎學金。
八、其它
1、考生請在網上準確、詳細填報本人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以方便調檔函、錄取通知書及時遞達。否則,后果自負。
2、聯系方式及地址:
單位代碼:10585地址:廣州市廣州大道中1268號
郵政編碼:510500
聯系部門:研究生部電話:(020)87553731
聯系人:張老師
廣州體育學院網址:http://www.gipe.edu.cn
E-mall:yanzhaobanzhang@163.co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