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4-09-24 相關院校:沈陽理工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沈陽理工大學簡介
沈陽理工大學前身是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創建于1948年。1960年組建成立沈陽工業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沈陽理工大學。學校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渾南高新區風景秀麗的渾河南岸,校園內建筑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環境清新宜人。
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沈陽理工大學已由一所學科單一的軍工院校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管、文、經、法、藝相結合,服務遼寧、面向全國,具有鮮明國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設有17個學院,2個教學部。有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點12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點45個,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53個本科專業。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優勢特色學科和培育學科,1個國家級沈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8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61人,中國工程院楊紹卿院士受聘我校“特聘教授”。教授、副教授52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30多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教學名師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領軍人才1人、省優秀專家1人,省特聘教授5人,省高校優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6人,省高校杰出青年學者成長計劃10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1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0人。
學校總占地面積11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4.3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校園內建有局域網及一批現代化高水平實驗室。圖書館面積3.9萬平方米,紙質藏書126萬冊,具有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擁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正穩步向數字化圖書館發展。學校建設了東北地區唯一的兵器博物館,被命名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遼寧省科普基地、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沈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文化體育設施齊全,建有標準運動場,大學生文體中心。是教育部批準的招收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高等院校之一。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26346人,其中碩士生1682人。建校六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各類專門人才10萬余人。
學校實施完全學分制管理,在人才培養上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示范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視頻公開課上線課程5門,省級資源共享課上線課程2門。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2個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項目,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是全省擁有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數量最多的高校之一。我校培養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受到社會的極大歡迎,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來位居遼寧省高校前列。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有國家級沈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及1個市級大學科學園。學校研制開發的條形碼、飛鋸機、大型螺旋活套等國家級新產品、火炬計劃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享有進出口貿易權,是沈陽市“火炬型科研院校”。2010年遼寧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簽署了共建沈陽理工大學協議,與企事業單位特別是軍工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形成了穩定持續的合作關系。
學校與俄羅斯、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芬蘭等12個國家的60多所大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所屬的9個研究所共建了4個設備技術先進的合作實驗室。與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大學開展聯合辦學。與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合作舉辦了孔子學院,與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合作建立的普希金俄語中心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俄語中心。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改革創新,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全面實施“特色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三大戰略和“教學質量工程、科技創新工程、學科提升工程、師資隊伍建設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程”五大工程。弘揚“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勵學,德才并蓄”的校訓,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立足區域經濟和國防工業,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國防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二、培養目標
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是為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招生說明
(一)2015年我校45個專業招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7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及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預計為595人,分學院擬招生計劃見下表,實際招生規模以國家下達的計劃為準。
(二)工程力學,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武器系統信息與對抗技術以及兵器工程(專業學位)六個專業為照顧專業。
(三)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所在招生單位推薦、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
(四)國家對所有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安排生均撥款,所有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都要繳納學費,我校積極構建新的研究生獎助體系,加大獎助力度,以保障考取我校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安心學習。(詳見我校各類獎助學金相關文件)
序號
|
院系所代碼
|
院系所名稱
|
院系所擬招生計劃
|
1
|
001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
20
|
2
|
002
|
藝術設計學院
|
16
|
3
|
003
|
裝備工程學院
|
35
|
4
|
004
|
機械工程學院
|
100
|
5
|
005
|
汽車與交通學院
|
17
|
6
|
006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44
|
7
|
007
|
理學院
|
12
|
8
|
008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143
|
9
|
009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41
|
10
|
010
|
經濟管理學院
|
147
|
11
|
011
|
外國語學院
|
20
|
合計
|
595
|
四、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報名參加除工商管理碩士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五、報名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的考生應選擇招生單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現場確認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負責組織相關報考點進行。
(一)網上報名時間
2014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二)網上預報名時間
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三)報名流程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
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網上報名有關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詳見《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已在教育部官網www.moe.edu.cn公開)及“研招網”報考須知。建議廣大考生合理安排報名時間,避開報名高峰,避免網絡擁堵。
(四)現場確認時間
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補辦。
(五)現場確認程序
1、考生到報考點指定的地方進行現場確認。
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校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自學考試機構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考生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六、資格審查
(一)我校根據教育部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網上學歷(學籍)校驗未通過的考生,我校將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否則不得準予考試。
(二)報考點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確定并公布。報考點接受考生咨詢,辦理報名手續,安排考場,組織考試。
(三)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
七、初試及成績發布
(一)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29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三)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日期及時間。
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9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14:30)。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四)初試科目
12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2月27日下午:外國語
12月28日上午:業務課一
12月28日下午:業務課二
12月29日: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
我校130500設計學專業的初試科目501設計在12月29日進行,考試時間為6小時,其他初試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
詳細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及有關要求等請見《準考證》。
我校涉及到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全國統考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我校涉及到的全國聯考科目為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五)考生成績由我校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內向考生公布。考生對評卷結果有異議,可以依程序申請成績復查,具體的復查辦法按照教育部相關考務文件執行。
八、復試
(一)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復試時間、地點、內容范圍、方式、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我校制定和公布。全部復試工作一般應在錄取當年4月底前完成。
(三)教育部按照一區、二區制定并公布參加全國統考和聯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一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四)我校在國家確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自主確定本單位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
(五)對初試公共科目成績略低于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但專業科目成績特別優異或在科研創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的考生,可允許其破格參加第一志愿報考單位第一志愿專業復試。
(六)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按照120%左右掌握,生源充足的招生單位,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提前在本單位網站向社會公布并嚴格執行。
(七)我校在復試前將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以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所獲得的文憑為準)、學歷學籍認證報告、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我校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八)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工商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不加試。
(九)會計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十)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十一)有必要時,我校將對考生再次復試。
(十二)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我校將嚴格規范執行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分政策,對加分項目考生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認真核實。
(十三)考生體檢工作由我校在復試階段組織進行,體檢須在我校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
九、調劑
(一)考生調劑基本條件: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5、第一志愿報考照顧專業(針對我校,指工學照顧專業及工程碩士照顧專業,下同)的考生若調劑出本類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達到調入地區該照顧專業所在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第一志愿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調入地區對應的非照顧專業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6、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的考生可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以上7個專業。
(二)我校接收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未通過該系統調劑錄取的考生一律無效。
我校將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及時公布生源缺額信息及調劑要求,積極利用該系統為考生調劑提供服務。
十、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一)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是保證入學新生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我校將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做好考核工作,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
我校將強化對考生誠信的要求,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記錄,對考生在報考時填寫的考試作弊受處罰情況進行認真核查,將考生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凡有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情節嚴重受到停考處罰,在處罰結束后繼續報名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由學校決定是否予以錄取。
(三)我校在復試的同時應組織思想政治工作部門、招生工作部門、導師與考生面談,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況或采取“函調”、“派人外調”等方式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擬錄取名單確定后,我校將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審查其政治思想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
十一、錄取
(一)我校將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教育部有關招生錄取政策規定及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的補充規定,根據我校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體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二)我校將嚴格按照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及相關要求開展招生錄取工作。
(三)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四)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我校不將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列入擬錄取名單公示或上報。
(五)被錄取的新生,經考生本人申請和我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錄取為保留入學資格的考生納入我校當年的招生計劃。
(六)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向我校請假。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七)新生報到后,我校將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專業素質、健康狀況等全面復查,發現有不符合標準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十二、信息公開公示
(一)我校將按教育部有關政策要求和“誰公開、誰把關”“誰公開、誰解釋”的原則,積極推進本單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開。
(二)我校將在本單位網站上公布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政策和規定、招生專業目錄和分專業招生計劃等信息。
十三、違規處理
(一)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
(二)相關單位應將考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違規或作弊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并將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記入考生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十四、其他
(一)我校不舉辦且不參與舉辦考試招生輔導活動,不委托社會培訓機構進行考試招生輔導培訓、招生宣傳和組織活動。
(二)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研究生相關辦法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參照《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另行制訂。
(三)其他未盡事宜,可通過電話、E-mail等方式咨詢。
沈陽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
單位代碼:10144
網址:http://www.sylgyjs.com/index.files/admin_index.asp
微博:http://e.weibo.com/sylgyjs
地址:沈陽市渾南新區南屏中路6號
沈陽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理學院樓B305)
郵編:110159
電話:024-24686219
傳真:024-24686215
E-mail:dzj6028@163.com
聯系人:張老師、鄧老師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