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2024-07-16 相關院校:聊城大學
聊城大學坐落于享有“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聊城市。學校前身是1974年11月建立的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1981年7月國務院批準設立聊城師范學院,2002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更名為聊城大學,是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和推免單位、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與海內外諸多高校合作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半個世紀以來,學校秉承“敬業、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發揚“崇教、尚學、敦厚、奮進”的聊大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3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現有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1個學科門類。擁有教育碩士、法律碩士、體育碩士、翻譯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等2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校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
一、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招生類別
2025年我校擬在26個學術學位碩士點、2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具體招生專業詳見《聊城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報考學習形式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報考就業形式包括:定向就業、非定向就業。考生在報考時務必根據自身情況,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旅游管理(125400)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他專業只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學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三、招生專業及計劃
2025年擬招生專業、各專業初試科目、復試科目、初試科目參考書目等內容詳見《聊城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下載地址:https://yz.lcu.edu.cn/。
我校擬安排“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該專項計劃研究生的招收相關工作以最終國家下達計劃為準。學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僅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不招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每個專業學位授權點“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最多不超過2人。
學校2025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310人左右(含統考生、推免生、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和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05人左右,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5人左右。研招網招生專業目錄所列招生人數為“擬招生人數”,最終招生計劃數以教育部正式下達的招生計劃文件為準,各專業實際招生人數將根據國家下達我校的招生計劃、各專業上線生源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各專業推免生招收人數以最終錄取推免生人數為準。
四、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五)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四、報考條件” 中的第(一)、(二)、(三)、(四)項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六)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四、報考條件” 中的第(一)、(二)、(三)、(四)項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七)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四、報考條件” 中的第(一)、(二)、(三)項的各項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八)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上傳《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照片,復試前須向我校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九)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專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已被學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其他符合免初試資格(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員等)的考生,應在國家規定的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專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報名。
五、報考程序
(一)報名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逾期不再補辦。
1.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以教育部公布的正式公告為準)。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進行網上報名。
(2)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網上確認結束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3)符合教育部《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相關規定并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
未按規定申報的或審核不通過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或加分政策。
(4)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并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5)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6)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我校官方網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等,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2.網上確認
(1)網上確認時間由考生所選報考點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請考生及時關注相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報考點的公告。
(2)考生須根據所選報考點確定和公布的時間進行網上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3)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二)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具體時間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通知為準),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六、初試
(一)初試時間。2024年12月21日-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二)初試科目。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外國語
12月22日上午,業務課一
12月22日下午,業務課二
詳細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及有關要求等見《準考證》及考點和我校考試公告。
我校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數學(農)、化學(農)、教育學專業基礎、心理學專業基礎、教育綜合、法律碩士專業基礎(非法學)、法律碩士綜合(非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基礎(法學)、法律碩士綜合(法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我校初試自命題科目均不使用計算器。
七、復試錄取
(一) 復試及調劑
1.復試專業課筆試科目及參考書目、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詳見《聊城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具體復試時間、地點、要求、程序和方式等內容我校將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確定并公布。
2.復試考生資格審查。我校對復試考生提交的各項材料進行認真審查,網上學歷(學籍)校驗未通過的考生應在復試報到前向我校提交有關學歷(學籍)核驗材料,否則取消復試資格。對于不符合報考條件者,不予復試。
3.我校對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的內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復試內容包括專業筆試、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專業綜合面試三部分,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會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5.對符合參加復試基本要求的同等學力考生(以報名時填報信息為準)必須進行加試。以同等學力身份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見招生專業目錄。
6.我校嚴格執行教育部加分政策,具體加分以教育部文件為準。
7.調劑。我校根據第一志愿擬錄取情況確定調劑工作安排,具體專業調劑需求信息、調劑要求、調劑時間、復試錄取工作安排和實施辦法等內容,我校將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確定并公布。
(二)體檢
學校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等文件規定,由學校校醫院組織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教學〔2003〕3號)及其有關補充規定要求執行,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三)錄取
1.我校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在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及相關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管理下,根據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2.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之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3.碩士研究生錄取類別按其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4.我校全日制研究生(不含碩師計劃)須全脫產在校學習,在錄取后均須將人事檔案轉入我校(碩師計劃、公費師范生除外),未按規定時間轉入,取消錄取資格。
5.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的在職定向就業考生,人事檔案可不轉入我校,在入學前應與我校、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
具體復試錄取工作安排和實施辦法將另行通知,詳情訪問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lcu.edu.cn/)。
八、學制
我校碩士研究生除“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學制為 4 年外,其他所有專業基本學制均為3年。
九、學費及獎助學金
(一)學費
根據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教育廳《關于規范完善高校學費收費政策的通知》(魯發改價格[2023]559號),我校碩士研究生學費標準如下:
1.全日制研究生
學術學位:8000元/年;專業學位:10000元/年。“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錄取的學生學費總額與同專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總額相同(共30000元),分四次繳費,7500元/學年。
2.非全日制研究生
工商管理碩士(非全日制):58000元/3年
公共管理碩士(非全日制):45000元/3年
旅游管理碩士(非全日制):39000元/3年
以上學費標準如有調整,將按照上級部門和學校最新文件執行。
(二)獎助學金
1.全日制研究生
國家獎學金:20000元/年(按國家有關文件規定的比例執行)
國家助學金:6000元/年(定向研究生除外)
學業獎學金:按山東省和學校最新文件規定的金額和比例執行
2.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各類獎助學金。
十、培養地點及住宿情況
(一)培養地點
我校碩士研究生培養地點均在聊城大學,具體培養地點以實際教學安排為準。
(二)住宿情況
我校為基本學制內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提供住宿,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
十一、畢業
被我校正式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規定年限內完成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學分,并滿足學院設定的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最低要求(具體要求以各專業培養方案為準),通過碩士論文答辯,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授予注明學習方式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十二、違規處理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均對考試違紀作弊行為有嚴厲的處罰規定。考試作弊后果嚴重,將導致考生本次考試所有科目的成績無效,并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組織替考、作弊,考試過程中使用手機等設備拍攝試題、答題卡并通過QQ、微信群等傳播試題、答案等,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嚴肅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其他事宜
(一)學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代理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對以聊城大學名義進行非法招生宣傳或實施詐騙等活動的機構或個人,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二)學校不舉辦或參與舉辦任何形式的考前輔導班,未委托任何社會培訓機構進行考試招生輔導培訓、招生宣傳和組織活動。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試題,不出售或辦理郵購書籍業務。
(三)本章程未盡事宜或與上級相關文件沖突之處均以教育部當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及其他上級規定為準。
十四、聯系方式
學校國標碼:10447
聯系地址:山東省聊城市湖南路1號
郵政編碼:252000
聯系部門:聊城大學招生工作處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咨詢電話:0635-8239267
電子郵箱:yzb@lcu.edu.cn
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lcu.edu.cn
熱忱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我校!
附:招生學院咨詢聯系方式
代碼 | 學院名稱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聯系郵箱 |
001 | 商學院 | 趙老師 | 0635-8239657 | zytcpa@163.com |
002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馬老師 | 0635-8239527 | maxiaohui@lcu.edu.cn |
003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陳老師 | 0635-8239721 | chenhuanhuan@lcu.edu.cn |
004 | 教育科學學院 | 申老師 | 0635-8238391 | 1054331939@qq.com |
005 | 體育學院 | 宋老師 | 0635-8238075 | 645353652@qq.com |
006 | 文學院 | 孔老師 | 0635-8238657 | workklh@yeah.net |
007 | 外國語學院 | 黃老師 | 0635-8238575 | huangyan@lcu.edu.cn |
008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王老師 | 0635-8238539 | wangrui@lcu.edu.cn |
009 |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 倪老師 | 0635-8239977 | nipeng@lcu.edu.cn |
010 | 數學科學學院 | 薄老師 | 0635-8238758 | bochunxin@lcu.edu.cn |
011 | 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 張老師 | 0635-8238035 | zhangliyan@lcu.edu.cn |
012 | 化學化工學院 | 于老師 | 0635-8239077 | 791428635@qq.com |
014 | 地理與環境學院 | 曾老師 | 0635-8239214 | zengyangmei@lcu.edu.cn |
016 | 傳媒技術學院 | 秦老師 | 0635-8238006 | qinjianbo@lcu.edu.cn |
017 | 計算機學院 | 孟老師 | 0635-8238789 | mengleilei@lcu-cs.com |
018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李老師 | 0635-8239861 | liyan1@lcu.edu.cn |
019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邢老師 | 0635-8239301 | xingfengxuan@lcu.edu.cn |
020 | 法學院 | 毛老師 | 0635-8238276 | maomin@lcu.edu.cn |
021 | 音樂與舞蹈學院 | 潘老師 | 0635-8238917 | 136762009@qq.com |
022 | 建筑工程學院 | 張老師 | 0635-8239113 | zhangbaoliang@lcu.edu.cn |
023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徐老師 | 0635-8239938 | xulipeng@lcu.edu.cn |
024 | 藥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王老師 | 0635-8239566 | wangbingxiang@lcu.edu.cn |
025 | 生物制藥研究院 | 陳老師 | 0635-8239345 | chenhongyan1123@163.com |
026 | MBA教育中心 | 劉老師 | 0635-8239581 | liujie978@126.com |
027 | 高等教育研究院 | 李老師 | 0635-8238391 | Lit1984@sina.com |
029 | 山東省化學儲能與新型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 | 王老師 | 0635-8239795 | wangyaoyao@lcu.edu.cn |
030 | 運河學研究院 | 倪老師 | 0635-8239977 | nipeng@lcu.edu.cn |
031 | 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 | 倪老師 | 0635-8239977 | nipeng@lcu.edu.cn |
032 | MPA教育中心 | 朱老師 | 0635-8239559 | Mpa_lcu@163.com |
033 | 醫學院 | 孟老師 | 0635-8239365 | mengzhen@lcu.edu.cn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