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4-09-10 相關院校:福州大學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信息介紹:魏可鎂
魏可鎂,化肥催化劑工程技術專家。1939年8月出生于日本。祖籍福建福清,1945年回國。1965年畢業于福州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并留校任教,1972年師從著名科學家盧嘉錫教授開始固氮研究。1978年任福州大學講師、1986年任福州大學副教授、1988年任福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4月至1988年4月赴日本化學技術研究所訪問研究,1988年至1999年任福州大學副校長,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至2002年任福州大學校長,1996年至今任福州大學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當選全國第九屆、第十屆人大代表和第七屆中共福建省委委員。
近四十年來致力于化肥催化劑的組成、制造工藝、結構、性能之間關系規律性的研究,通過催化劑的應用基礎研究,解決催化劑工業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研發成功了三個系列九種催化劑,并實現工業化生產和推廣使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還獲得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等獎勵:
1983年A110-3型氨合成催化劑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85年A201型氨合成催化劑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1年B116型一氧化碳中溫變換催化劑獲化工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3年B116型一氧化碳中溫變換催化劑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A202型低溫氨合成催化劑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6年A202型低溫氨合成催化劑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B121型一氧化碳高變催化劑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B121型無鉻一氧化碳高變催化劑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6年FBD型一氧化碳高變催化劑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7年“達到歐III歐IV排放限值的汽車尾氣凈化器研發”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8年“高效低排放FD型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的研發”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
2008年“汽車尾氣三元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1982-1984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范;
1985年獲“福建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光榮稱號;
198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歸僑、僑眷知識分子;
1990年獲“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1992年獲“福建省優秀專家”稱號;
1994年獲全國“僑界十杰”提名獎,被評為全國歸國華僑先進個人,獲“福建省勞動模范”稱號;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9年獲全國首屆“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
2000年獲“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2003年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2004年獲全國僑界“十杰”榮譽稱號,獲“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員”榮譽稱號;
200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目前,他負責研制的FD型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性能達到歐Ⅳ、歐V排放限值,并實現工業化生產。FD型催化凈化器在與壟斷我國歐IV排放限值凈化器市場的美、日、德等外企競爭中進入我國的一汽、長豐等汽車制造廠推廣應用,獲得了福建省科技獎一等獎和中國石油化工協會一等獎。同時,新一代釕系氨合成催化劑的研制也取得進展,已經開始在小型氨廠工業試用。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論文200多篇,申請專利50多項,其中授權20多項。先后培養博碩士生和助手30多人,部分已經成為化肥催化劑領域的學術骨干。
2001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向200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前排左三為魏可鎂),江澤民總書記給魏可鎂頒發國家技術發明獎證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