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西安郵電學院 2010-09-14 相關院校:西安郵電大學
學校概況
西安郵電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工、理、經、管、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培養選拔基地之一。學校先后隸屬于郵電部、信息產業部,現為中省共建院校,以省管為主。學校新、老校區分別坐落于西安市長安區韋郭路和雁塔區長安南路,交通便利,景色秀麗。學校被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陜西省“文明校園”稱號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
學校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職生等共計1.6萬人,設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工程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外語系、數字媒體藝術系等10個院(系),以及研究生部、體育部、信息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教學機構。現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碩士(含4個授權領域)、工商管理碩士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8個本科專業,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名牌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 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門省級精品課程。《微型計算機原理》被列入教育部-英特爾精品課程立項。學校擁有“計算機核心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全國優秀教師、省級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及師德先進個人6人,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高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和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雙聘院士6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4億元,圖書館藏書130萬冊。在編教職工1100余人,其中教師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00人,教授100余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400余人,博士、碩士占教師隊伍的70%。
近年來,全校共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242”信息安全計劃、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國家科技專項計劃、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6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科技成果獎勵33項,其中《40Gb/s SDH(STM—256)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獲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 3000 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50余部。有百余項科技成果通過評審鑒定并被轉化為生產力,有些科研成果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2008年,學校申請設立的“陜西省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批準,被列入陜西省 “13115”科技創新工程建設計劃,促進其自行設計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芯片系列,培養高質量的集成電路卓越工程師。2009年,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學校成立“陜西省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支持中心”,加強學校對陜西省信息化建設發展中涉及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與智力服務。
學校先后與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及香港、臺灣地區的30余所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美、英、德、法等國多所大學簽署了“1+2+1”、“2+2”、“4+1+2”等合作培養協議,使在校優秀學生有機會赴國外學習并取得中外雙方的學位。作為西北唯一一所承擔亞太電信組織(APT)和東盟(ASEAN)培訓任務的高校,學校先后為亞太和東盟國家培養了多批電信領域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校還是國際電聯中國互聯網培訓中心之一,與美國思科公司及國內的華為公司、中興通訊、大唐電信、陜西電信、陜西移動、陜西聯通、陜西郵政等著名企業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訓方面的戰略合作關系。
建校6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5萬多名優秀人才,畢業生大多在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運營企業及華為公司、大唐電信、中興通信、諾基亞等通信制造企業或高校、研究機構工作,很好地發揮專業特長,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學校以“為企業提供最短時間能適應企業工作的優秀人才”為培養目標,按照企業用人要求對大學生進行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培訓,成立 IT 應用型人才實訓中心,通過與企業的合作,探索出企業對接定制培養、3+1 創新教育培養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深受企業和大學生的歡迎,大大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與就業率,開辟了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這種實踐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面向新世紀對人才的新要求,面對國家調整振興電子信息產業新規劃,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牢固樹立“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核心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創新榮校戰略,全面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依托行業平臺,突出辦學特色,加強內涵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深化改革,求真務實,不斷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學校的科技貢獻率和國際化程度,努力建設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的現代郵電大學!
報考須知
西安郵電學院2011年繼續在18個學科專業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并在工程碩士(含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項目管理、物流工程4個授權領域)和工商管理碩士(MBA)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招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名額400名(招生人數以教育部和省上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目錄中的招生人數僅供參考)。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管理工作技能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同等學力人員:
①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2年或2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11年9月1日),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已進修完6門或6門以上與報考專業相關本科主干課程,并持有所進修院校教務部門出具的進修課程成績單;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同等學力考生不得跨專業報考,報名時必須選擇我校為報名點,經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審核后方可參加全國統一入學考試。
(4)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5)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為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生。
(6)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7)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領域的考生,還須符合下列條件:大學本科畢業后具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5年或5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
3、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三、報名
1. 考生報名前仔細核對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 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進行網上報名,如實填寫個人信息,牢記報名號等相關信息。
3. 11月10日至14日,陜西省內考生到西安郵電學院進行現場確認,外地考生在報名點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確認,不進行現場確認者報名無效。
4、報考我校工商管理碩士(MBA)的考生,必須選擇西安郵電學院(代碼6107)作為報名點。
5、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對考生的報名資格信息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自行在報名系統中下載打印《準考證》,下載打印具體時間以教育部安排為準。
四、考試時間及科目
1、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2、初試均為筆試,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時間為準。
3、初試科目4門:思想政治理論(科目代碼101)、英語(科目代碼201、204)、數學(科目代碼301、302、303)、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科目代碼399)、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科目代碼408)等統考和聯考科目的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統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編制,聯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組織編制。專業基礎課由我校命題,參考書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凡選考科目,考生必須在報名時選定,否則將由我校指定,考生不得變更。
4、復試時間定在2011年4月上旬,采取綜合面試、英語聽力及口試測試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
5、同等學力考生(除工商管理碩士)初試合格后還需加試兩門報考學科專業本科階段的主干課程。
五、體檢
體檢須在指定醫院或二級甲等以上(含二級甲等)醫院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六、錄取
根據教育部當年錄取工作的有關規定,差額復試,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定向生與委培生在錄取前必須與用人單位簽定協議書,用人單位須與我校簽定定向或委培合同。
被擬錄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需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學校同意,可以參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
七、學習年限
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工商管理碩士全日制學習時間為2年,非全日制學習時間為2年半。
八、獎學金和助學金
1、學校設立的研究生獎學金參考標準為:
研究生院長獎學金3000元/年,一等獎學金1500元/年,二等獎學金500元/年。
2、學校推薦優秀研究生申報西安--應用材料創新基金研究生獎學金,標準為4000元/人。
3、各院系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根據崗位工作核發津貼。
九、注意事項:
1、考生網報時必須如實填寫個人信息。
2、現場報名時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有效身份證件;其他考生持有效身份證件和畢業證書原件。
3、現場確認時先繳納報名費,然后現場攝像,打印報名信息簡表,仔細核對表內信息,確定無誤后簽名。
4、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報名,逾期不再辦理。
5、報考者必須符合報考條件,并如實填寫相關資料。對在報考中弄虛作假者,將取消報名、考試、錄取資格。
6、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學校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學校不承擔責任。
7、我校不舉辦任何考研輔導班,不提供考研參考書。需要參考書的考生請按照簡章指定參考書目到書店自行購買,謝絕匯款。
西安郵電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將一如既往為廣大考生提供優質的服務。考生如需咨詢,請直接來函或來電垂詢。
單位代碼:11664
通信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563號330信箱
郵政編碼:710061
聯系電話:029-85383458 88166179
傳 真:029-85383458 88166179
電子郵箱: yzb@xupt.edu.cn
學校主頁:www.xupt.edu.cn
研究生部主頁:gr.xupt.edu.cn或202.117.133.122
學科專業介紹
產業經濟學(020205)
產業經濟學主要研究產業的組織、結構、管理與發展規律,分析經濟活動中的市場結構、企業行為和經濟績效,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產業政策、企業管理者制定經營戰略提供理論基礎和分析工具。我校“產業經濟學”學科是省部級重點學科,多年來側重研究通信產業的經濟運行規律以及通信產業政策,關注西部通信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對電信業和郵政業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理論支撐作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規劃與信息產業發展、產業組織與管制、網絡經濟與移動商務、數字媒體與創意、信息經濟與管理創新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立足于當代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潮,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中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運用和與發展。我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主要結合西方哲學和文化、中國哲學和文化、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當代世界政治和經濟等方面進行研究,已經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社會思潮、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中國革命和建設史基本問題等。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力圖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和理論、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深入總結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歷史。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主要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展開研究,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等。
物理電子學(080901)
物理電子學是近代物理學、電子學、光電子學、現代通信技術的交叉綜合學科,近年來發展特別迅速,極大地促進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等學科領域的發展。我校“物理電子學”學科主要依托電子工程學院和理學院,由電子工程學院負責建設,主要研究光電信息技術領域的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顯示技術,重點研究光器件和光纖傳輸技術。“十五”以來,本學科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60余篇;獲得省部級獎勵6項;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信息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光纖光學應用技術、光子器件技術等。
電路與系統(080902)
電路與系統學科以現代電路與系統理論為基礎,主要研究計算機、數字信號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的VLSI體系結構及其應用、實現和驗證技術;研究數字信號處理在無線通信、電視和圖形圖像等系統中的應用以及這些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我校“電路與系統”學科依托電子工程學院和陜西省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年來,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余篇;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算法與系統實現、射頻與微波電路、圖形圖像與視頻處理、電視與顯示技術等。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傳輸、交換以及信息網絡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通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我校“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是省部級重點學科,以部級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為支撐,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寬帶無線通信、現代通信網、光通信、圖像與視頻通信、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量子通信、通信安全與信息對抗等。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是信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理論和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的各個領域。本學科以研究信息獲取、變換、存儲、傳輸、交換、應用等環節中的信號與信息的處理為主體,是構成各種通信與電子系統的技術基礎。我校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以部級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為依托,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信息處理、量子信息處理、網絡信息安全、通信信號處理、測控信號處理、圖像信號處理、信號處理理論與應用等。
計算機系統結構(081201)
本學科研究計算機系統,包括嵌入式系統、通信系統的軟件和硬件的體系結構。將計算機系統結構與VLSI技術相結合,圍繞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圖形處理器(GPU)和多核處理器開展面向新型體系結構的模擬仿真與設計、多核程序設計、VLSI測試和設計驗證方法等研究,在Web Service技術、分布式網絡管理、云計算相關技術、分布式環境下的軟件體系結構、網絡與多媒體通信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并行處理器體系結構、嵌入式系統設計和測試、VLSI 設計的形式化驗證方法、多媒體通信體系架構、Web Service技術、嵌入式多智能體系統等。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81202)
本學科根據計算機發展和應用環境變化的需要,不斷探索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研究解決網絡化應用需求使計算機軟件呈現的網絡化、智能化、可協同、高可信等問題。我校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以部級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和“西安郵電學院軟件工程研究所”為支撐,涵蓋計算機學院、信息中心、物聯網與兩化融合研究院等單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專用軟件的研究與開發、軟件測試理論與測試平臺、3G手機應用軟件開發與測試技術、中間件技術與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嵌入式操作系統等。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已滲透到現代科學技術各領域,是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影響最直接、最廣泛的學科。本學科以計算機在郵電通信領域及傳統工業領域的應用所涉及的原理、技術和方法為研究重點,在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通信、基于網絡的通信終端管理系統、機器人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與多媒體通信、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網絡信息安全、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數據挖掘與智能信息處理等。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管理科學、數學、經濟和行為科學及工程方法,結合信息技術研究解決社會、經濟、工程等方面的管理問題的一門學科,是我國管理學門類中唯一按一級學科招生的學科。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側重于研究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強調現代管理理念和現代管理的方法技術以及方法論,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通過管工融合,不斷改進和完善組織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管理決策與系統分析、項目管理、物流工程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管理研究等。
企業管理(120202)
企業管理學科側重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方法與應用。我校“企業管理”學科主要研究企業及其它社會組織管理的一般規律,為提高企業及組織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特別在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和通信服務企業的經營管理、投融資、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企業經營與策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較鮮明的特色。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企業運營管理、市場營銷與商務策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財務管理與決策、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等。
物理電子學(077301授理學學位)
物理電子學是近代物理學、電子學、光電子學、現代通信技術的交叉綜合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極大地促進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等學科的發展。我校物理電子學學科依托電子工程學院和理學院,主要在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內進行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研究。與工學門類的物理電子學學科相比,理學學科圍繞光電信息技術設置方向的同時,更加注重理論研究與應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信息技術、光纖光學應用技術、量子信息科學、計算物理等。
電路與系統(077302授理學學位)
電路與系統學科以現代電路與系統理論為基礎,主要研究電子信息與通信領域內電路與系統的理論、分析、測試、設計和物理實現。我校“電路與系統”學科(授理學學位)依托電子工程學院,主要研究電路與系統的基本理論與應用、非線性理論及其在通信領域中的應用、各種電路與系統的分析、綜合和故障診斷的方法與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電路與系統理論、非線性電路與系統、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算法與系統、微波光子學理論與技術、傳感器與信息融合技術等。
計算機系統結構(077401授理學學位)
本學科將計算機系統結構與VLSI技術相結合,圍繞并行計算機系統和多核GPU處理器開展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開展面向新型體系結構的模擬仿真、并行處理方法與理論、可信計算體系架構、片上網絡(NOC)和片內高速互連技術、VLSI測試和設計驗證方法等研究,在Web Service技術、分布式網絡管理、云計算相關技術、分布式環境下的軟件體系結構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并行處理器體系結構、VLSI 設計的形式化驗證方法、可信計算體系架構、Web Service技術、網絡與多媒體通信等。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77402授理學學位)
本學科根據計算機發展和應用環境變化的需要,不斷探索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研究解決網絡化應用需求使計算機軟件呈現的網絡化、智能化、可協同、高可信等問題。我校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以部級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和“西安郵電學院軟件工程研究所”為支撐,涵蓋計算機學院、信息中心、物聯網與兩化融合研究院等單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軟件可信性及軟件測試理論、智能信息處理、云計算相關理論與應用、計算智能與數據挖掘、中間件技術與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等。
計算機應用技術(077403授理學學位)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是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影響最直接、最廣泛的學科。本學科以計算機在郵電通信領域及傳統工業領域應用所涉及的理論與技術為研究重點,在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通信、機器人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工作。本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與多媒體通信、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多智能體與機器人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密碼與信息安全、數值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等。
管理科學與工程(087100授工學學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授工學學位)學科是管理學與工學的交叉學科,通過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現代數學、行為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及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對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控制、管理,以使其達到綜合最優化。管理科學與工程立足于人類管理活動總體協調的需要,既兼容多種管理理論優勢,又吸取信息技術、系統技術、應用數學、運籌學等多種現代技術與方法,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理論、策略、方法等進行綜合集成,科學處理,用于解決人類管理工程實踐問題。本學科特別強調信息技術在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的應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項目管理、電子商務、物流工程與管理等。
電子與通信工程(085208授專業學位)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在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培養方向:本學科根據現代信息社會的特點,在通信網交換、光通信、無線通信、通信信號處理和信息安全等多個層面上培養能進行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網絡運營管理的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系統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該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拓寬專業口徑,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使之具有較強的解決該領域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開發能力;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組織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較熟練地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外文寫作能力。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在電子工程學院培養方向:在電子、通信及相關領域,培養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具有獨立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本領域特別注重電路與系統,尤其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電子信息系統及相關產品實際開發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現狀和動態,掌握先進的電子科學技術研究手段以及工程設計方法,能夠獨立從事該領域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計算機技術(085211授專業學位)
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依托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與IT領域相關企業及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可為相關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高層次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與應用、計算機信息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軟件開發與測試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網絡與多媒體通信、計算機網絡安全、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等。
項目管理(085239授專業學位)
項目管理屬于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知識相結合的交叉性學科和綜合性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前沿性學科。項目管理視管理的核心問題為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管理的項目綜合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和項目采購管理、以及工作團隊的運作,有效地整合人力、財力、物力、信息、科學技術和市場等資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管理的概念、架構和功能,創新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和思維方式,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是工程碩士的一個領域(專業),是當今世界上備受關注的應用型學位。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質量管理、通信企業運營管理、技術經濟與創新管理、通信發展規劃等。
物流工程(085240授專業學位)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控制、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物流工程是管理與技術的交叉學科,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業工程、計算機技術、交通運輸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隨著經濟一體化和計算機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業迅速成為在全球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興服務產業。但我國現代物流業尚處在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培養滿足企業與社會各方面所需的物流工程專業中高級人才迫在眉睫。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郵政快遞網絡組織與規劃、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仿真、物流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物聯網技術開發與應用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