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2010-09-20 相關院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一、單位簡介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經過4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的研制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最具實力的骨干力量。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航天器研制、空間領域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航天技術應用等業務領域。還參與制定國家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有關探索、開發、利用外層空間的技術途徑,承接用戶需求的各類航天器和地面設備的研制并提供優良的服務。
1970年4月24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功研制并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開創了中國探索外層空間的新紀元。2003年10月,神舟五號飛船載人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樹立了中國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2007年10月,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進入環月軌道,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嫦娥奔月。2008年9月,神舟七號成功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截至目前,我院研制并成功發射了80余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4艘無人試驗飛船,3艘載人飛船和1顆月球衛星,形成了以通信廣播衛星、返回式遙感衛星、地球資源衛星、氣象衛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導航定位衛星和載人飛船七大航天器系列為主的航天器研制業務。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設多個研究所和工廠,擁有1家上市公司和1家投資控股公司,建立了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職工一萬余人,全院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1700余人,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空間技術專家,一大批正在茁壯成長的航天新生代為中國空間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十分重視空間技術專業領域人才的培養。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來,已經形成學科專業齊全,管理體制配套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博士學位授權專業4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1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現有8名兩院院士、12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博士生導師近100人,碩士生導師300余人。擁有包括語音教室、多媒體電化教室、計算機房在內的研究生專用教室和研究生宿舍,研究生基礎課學習階段集中授課,努力提升培養質量,營造完善的成才機制和濃厚的學術氛圍。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有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環境優美,設有“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究生獎學金”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生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同時,還與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多所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每年選派優秀在讀研究生赴國外進修一年,回國后進行論文答辯。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有許多充滿榮譽與挑戰的研究項目和工作,等待著同學們在學成之后大展才華,為創造“中國航天”的更加輝煌貢獻力量!
二、報考須知
1、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免交學費,每月享受800元助學金。
2、具體報考程序參見國家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試院或當地省招辦當年的相關招生文件規定。歡迎廣大考生來電、來函或在線咨詢我院招生信息。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各招生專業接受相關高校應屆免試推薦生,請具有推免資格的考生可直接與我院研招辦聯系。
4、考生在報名時,請在備注欄填寫相關報考部所。
三、專業課復習范圍和參考書
1、電磁場理論(950)
復習范圍:
靜電場的基本方程式和邊界條件,靜磁場的基本方程式和邊界條件,位場計算方法,交變電磁場的基本理論及計算方法,電磁波的輻射;電偶極子的電磁場計算、磁偶極子的電磁場計算。
參考書:
《電磁場與電磁波》,謝處方、饒克謹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應用光學(951)
復習范圍:
幾何光學基本原理;共軸球面系統的物像關系;眼睛和目視光學系統;平面鏡棱鏡系統;光學系統中成像光束的選擇;輻射度學和光度學基礎;色度學基礎;光學系統成像質量評價;望遠鏡和顯微鏡;照相機和投影儀;光纖光學系統;激光光學系統;紅外光學系統。
參考書:
《應用光學》,安連生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3、復合材料(952)
參考書: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北航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及其制件成型工藝》,西工大編,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4、普通物理(953)
復習范圍:
1、力學:質點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運動的守恒定律,剛體的轉動(相對論基礎不作要求)。
2、熱學:氣體動理論,熱力學基礎(多方過程不作要求)。
3、電場和磁場:真空中的靜電場,導體和電介質中的靜電場,恒定電流和恒定電場,真空中恒定磁場,磁介質中的磁場,電磁感應和暫態過程,麥克斯韋方程組,電磁場(電場的邊值關系,基爾霍夫定律不作要求)。
4、振動和波動:機械振動和電磁振動,機械波和電磁波,波動光學(干涉條文的可見度,旋光現象不作要求)。
參考書:
《普通物理學》(第五版一、二、三),程守洙、江之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5、空間環境工程學(954)
復習范圍:
空間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及其機理,空間環境模擬技術與模擬方法,空間環境模擬試驗技術與試驗方法,空間環境模擬設備的設計與研制。
參考書:
《空間環境工程學》93版,黃本誠主編,宇航出版社。
6、半導體物理(955)
參考書:
《半導體物理學》,劉恩科等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7、自動控制原理(901)
復習范圍:
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過渡過程、誤差分析、根軌跡法和頻率特性法、綜合與校正、非線性控制系統的分析、線性離散系統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穩定性分析,現代控制理論基礎(占20%,不考最優化控制及濾波估計)。
參考書目:
《自動控制原理》(1-9章),胡壽松編,國防工業出版社。
8、傳熱學(902)
復習范圍:
傳熱的基本概念、方式、定律、各參量的物理意義,一維穩態導熱的基本規律及計算,復合結構的導熱計算,對流過程的特性物理量及其含義,基本的換熱計算,輻射的基本定律、常數及其應用,黑體、灰體的輻射換熱,三種基本傳熱模式的基本復合計算。
參考書:
《傳熱學》(第三版),楊世銘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信號與系統(903)
復習范圍:
信號;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傅氏變換及其應用——濾波、調制與抽樣;拉氏變換與S域分析;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Z變換及Z域分析。
參考書目:
《信號與系統》(第二版)上下冊,鄭君里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材料力學(904)
復習范圍:
一般受力桿件的應用和變形分析,壓桿的穩定性,能量原理,簡單實驗應力分析。彎曲桿件的強度的變形,桿件的扭轉強度及剛度,復雜應力狀態下的強度,超靜定分析,重力載荷及高溫等效載荷下的強度。
11、理論力學(905)
復習范圍:
各種力學平衡,滑動摩擦,重心,點的運動,剛體的運動,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質點直線振動,碰撞,動力學普遍定理,達朗貝爾原理,虛位移原理,點在非慣性力學中的運動,第二類拉格朗日方程。
參考書目:
《理論力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合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理論力學》,清華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2、微機原理(906)
復習范圍:
微型計算機組成及結構特點;80x86微處理器、指令系統和工作方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處理器總線和系統總線;主存儲器;中斷;輸入∕輸出;并行∕串行通信接口、數∕模和模∕數轉換。
參考書目:
《微型計算機系統原理及應用》(第四版),周明德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13、工程熱力學(907)
復習范圍:
基本概念及氣體的基本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的熱力過程;熱力學第二定律;氣體的流動;氣體動力循環;實際氣體和水蒸氣;完全氣體混合物及濕空氣,熱力學一般關系式;蒸汽動力循環,制冷循環;熱化學;化學平衡;氣體分子運動論簡介;統計力學淺說。
參考書::
《工程熱力學》(第二版),沈維道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4、電子技術基礎(908)
復習范圍:
1.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部分(占50%):二極管、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和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反饋放大電路,信號的運算和處理電路(場效應管放大電路,功率放大電路,信號產生電路,直流穩壓電源等不作要求)。
2.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部分(占50%):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常用組合邏輯功能器件,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常用時序邏輯功能器件(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脈沖波形數模與模數轉換及數字系統設計等不作要求)。
參考書目: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四版),華中理工大學電子教研室編,康華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四版),華中理工大學電子教研室編,康華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