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7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一、簡介
付立慶,1976年10月生于河北秦皇島。1998年畢業于天津財經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第二學士學位;2005年12月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獲得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導師陳興良教授);2004年10月—2005年9月,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外國人研究生;2005年10月—2006年9月,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2009年7月—8月,日本一橋大學法科大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掛職),兼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
二、教授課程
中國刑法學
外國刑法學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刑法學
比較刑法學
四、主要科研項目
司法部2006年度青年項目:重構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課題主持人,同名專著已由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育部2011年度青年項目:近代日本刑法史研究,課題主持人,在研。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一)獨著:
1.《法治的臉譜》
2.《法治的聲音》
3.《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
4.《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
(二)合著:
5.《刑法機制》(儲槐植、宗建文、楊書文、付立慶)
(三)譯著
6.《刑法總論》,【日】山口厚著(獨譯)
7.《從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與劉雋合譯,第一譯者)
(四)主編、副主編
8.《無情的法律與理性的詮釋——許霆案的深層解讀》(第二主編)
9.《和諧社會語境下刑法機制的協調》(副主編)
10.《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編)
11.《犯罪與行政違法行為的界限及懲罰機制的協調》(副主編)
(五)參編
12.《刑法分論》(謝望原、赫興旺主編)
13.《刑法總論精釋》(陳興良主編)
主要論文
(一)犯罪論體系序列
1.《重構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宣言與自省》
2.《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改造研究的現場敘事——兼對一種改良論主張的若干評論》
3.《重構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依托和意義所在》
4.《期待可能性的體系地位》
5.《違法性理論的應然位置》
6.《關于德日犯罪論體系的若干辯駁》
7.《重構我國犯罪構成體系的目標定位——二階層、三階層還是四階層?》
8.《重構我國犯罪構成理論所面臨的基本課題》
9.《刑事領域的違法性沖突及其救濟——以社會危害性理論的檢討和反思切入》(與梁根林教授合著)
(二)刑法基礎理論序列
10.《刑罰積極主義立場下的刑法適用解釋》
11.《論刑法用語德明確性與概括性》
12.《行為犯概念否定論》
13.《應否允許抽象危險犯反證問題研究》
14.《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國刑法第3條的檢討和反思切入》
15.《論刑法適用中的隱性不平等——以劉海洋事件為視角的考察》
16.《刑事一體化:梳理、評價與展望——一種學術史意義上的現場敘事》
(三)主觀違法要素與目的犯研究序列
17.《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別與定位——以偽造貨幣罪為中心》
18.《論金融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19.《論中國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
20.《論目的確定的推定化》
21.《論主觀違法要素的地位與范圍》
22.《論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誕生與發展》
(四)財產犯一般理論序列
23.《論刑法介入財產權保護時的考量要點》
24.《論刑法對財產權保護中的均衡性原則》
(五)刑法適用具體問題研究序列
25.《死刑案件裁量過程中的司法軟骨病及其祛除》
26.《惡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實行為之法律定性》
27.《綁架罪既遂標準的重新論證》
28.《論綁架罪的修正構成的理解與適用——兼評修正案對綁架罪的修改》
29.《“躲貓貓事件”發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
30.《利用ATM故障惡意取款案法律性質辨析》
31.《許霆案背后的幾點反思》
32.《拐賣幼女并奸淫行為之定罪量刑》
33.《“奸淫被拐賣的婦女”應如何理解》
34.《論軍警人員搶劫行為之法定刑適用》
35.《持假槍搶劫該如何定性》
36.《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致使被綁架人死亡之法律適用》
37.《典型案例的標本價值》
38.《求仁而得仁,何怨?》
39.《婚內強奸犯罪化應該緩行》
40.《死刑犯的生育權》
41.《超越與缺憾——蘇力“一個不公正的司法解釋總置評”》
六、聯系方式
TEL:010-82500411
EMAIL:fuliqingpku@aliyun.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100872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