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8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198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198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獲法學博士學位。1989年任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系副主任,副教授;1993年任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破格晉升為教授;1995年起任博士生導師。1992年任武漢大學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主任;1996年任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1999年任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2000年5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大法官。現任民革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任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顧問。2005年起任世界法學家協會中國分會主席,2010年當選為世界法學家協會副主席。
1987年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研究國際法與世界貿易組織法;1990年在德國海德堡馬普國際法與外國法研究所研究國際人權法;1993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問香港大學法學院;1994年應邀回母校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和哥倫比亞法學院擔任客座教授,就中國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和法律援助制度等發表演講;1995年至1996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加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和洛杉磯法學院研究國際條約法和國際人權法;2000年應邀訪問法國斯特拉斯堡羅伯特舒曼大學法學院并從事歐盟知識產權法研究。
1990年以來多次出席在美國、歐洲、非洲、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香港等地召開的國際法學研討會和世界法律大會,并作為中國籍代表多次主持過國際研討會。2001年至2012年率中國司法代表團出席在都柏林、斯圖加特、悉尼、羅馬、愛丁堡、基輔、毛里求斯和華盛頓召開的世界法律大會和在布拉格召開的第14屆國際司法大會并代表中國代表團演講;2002年以來先后在全國人大培訓中心、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等就《當代司法制度與司法公正》問題發表專題演講。2006年和2007年,應邀在美國重要智庫“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美洲國家組織”駐華盛頓總部,耶魯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等就中國司法體制改革問題發表演講。
1992年以來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審判權運行與行政法適用問題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外商投資企業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條文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1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探索》(人民法院出版2008年8月),《法官綜合培訓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民商法總論及涉外民商法理論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1月),《用證據說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8月),《民商事理論與審判實務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中國海事審判論文選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庫》(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大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司法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4年版)、《世界貿易組織案例叢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審判指導與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6年版)、《國際法問題專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國際知識產權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歐洲人權法院判例評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國際條約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國際人權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人權理論與國際人權》(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國際強行法與國際公共秩序》(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等。此外,還在《人民日報》、《新華文摘》、《法制日報》、《北京日報》、《中國法學》、《中國國際法年刊》、《法學雜志》、《法律適用》、《法學評論》、《中國對外貿易》、《武漢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學習時報》、《中國青年報》、《人民法院報》、《國際商報》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2005年以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人民法院案例指導研究》、《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司法部項目《中國提單法律制度研究》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